前言:
鍵盤開箱文第三十五篇,WAVE 75 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在樓主的入手名單內,說穿了其實就是雨 75 的加強版,論同質性實在高了點,不過為了鍵帽主題,當時市場上僅有 WAVE 75 是紅色金屬外殼有現貨且細節亮眼的款式,而實際入手的體驗好壞參半…由於版規因素,這邊無法直接放以往的開箱文連結,若對樓主的鍵盤、鍵帽、軸體開箱文及鍵盤長期使用心得有興趣,請Google本篇標題就能找到,或私訊樓主會盡快回覆提供,感謝。
注意事項:
1.本篇非廣告,僅分享購買物品的開箱及使用心得。2.本篇極長,為好講解會搭配圖片說明,時間不夠的可直接看本文的規格清單及最底下的總結。
3.若文內有講錯的部份,還請告知,會盡快修正或補充說明,先說聲謝謝了。
4.此商品屬中國品牌,解說跟圖片已盡量使用台灣用語及歐美地區的商品圖,為講解仍會包含部分中國用語或圖片含簡體字,不喜請見諒。
品牌介紹:
PMO,WOB 子品牌,純正的中國品牌;截稿前共發售兩款鍵盤產品、三款定製軸體;評價多數好評,單以 WAVE 75 來看,剛開始發售時與其他中國品牌一樣有首發、第一批生產瑕疵,不過瑕疵狀況不多,後續也有問題改善、售後,品控也逐漸回穩。基本上 PMO 說穿了就是 WOB 貼牌,品控、設計語言都維持 WOB 風格,只是 PMO 產品又稍微更加強細節設計與品質;坦白講樓主其實一直搞不懂主品牌經營的好,非得要再弄另個子品牌的現象,尤其是中國鍵圈這種狀況很常見,例如本品牌,WOB 自從推出 Rainy75 後,有持續經營且品牌口碑也不錯,但這時卻生出個 PMO 子品牌,且產品路線也與 WOB 一致,奇妙的營運方式…
鍵盤店家介紹:
先放店家的成品照片,WAVE 75 是成品鍵盤,PCB 有無光及幻彩 ARGB 兩種款式;電池有 4000mAh 及 8000mAh 兩種容量;裝飾背板有鏡面玻璃、不鏽鋼拉絲 兩種;塗層工藝顏色有 180目陽極氧化、180目噴砂電泳、靜電閃粉噴塗 三種,軸體有 HMX 青竹軸、凱華 雪青軸 兩種。
由於官方搭配的款式多,不好用文字說明,這邊提供官方的配置清單如下,樓主習慣會依低、中、高配分類,低配指無 LED 燈珠、無光的版本,中配指 HMX 青竹軸及 PP 定位板的版本,高配指凱華 雪青軸及 FR4 定位板的版本,這樣方便快速直接辨別是哪種配置。
雖然有分低中高配,不過差異只在軸體、定位板材質、電池容量、內膽聲音填充,其餘包含基礎功能、原廠配件都一致;低配並不代表比較差,低配雖然電池容量只有 4000mAh,內膽填充少夾心棉與軸下墊的中間一層 PET 聲優墊,但由於夾心棉背面有 PET 膜,故差 PET 聲優墊並不會讓聲音差太多;另外電池可擴充,官方商店有販售電池,如果是低、中配可額外買電池即可獲得與高配相同的電池容量。

入手本款主要是為了紅色的陽極氧化外殼,金屬外殼是紅色的款式不多,而 WAVE 75 的陽極氧化有到 180 目,加上 PMO 是 WOB 子品牌,自然成了首選,不過 WAVE 75 的陽極氧化紅只限定高配,故只能入手高配的陽極氧化紅。
鍵盤規格及功能:
因商品頁講一堆,整理幾項比較有用的資訊製圖如下;單看規格有好幾點值得說明,首先碰珠快拆,官方號稱自行研發新的碰珠結構,有更好的拆卸體驗。二是磁吸彈簧排線,以往徒手快拆最讓人詬病的是排線仍使用傳統排線連接 PCB,導致無法達到真正的快拆,而磁吸排線是靠中間觸點與左右兩側的磁鐵,達到磁吸排線的效果,並獲得完整的快拆體驗,以往僅出現在高價位的客製化產品,近期也開始下放到量產產品。
三是兩種 Gasket 結構切換,出廠預設是 PCB 矽膠套的 Gasket 結構,不過移除矽膠套後,在 PCB 上還有開孔可插上矽膠粒,達到兩種 Gasket 結構,兩種手感、聲音略有差異 。

鍵盤結構:
下圖為官方商品照;依序是 PP or FR4 定位板、Poron 夾心棉(帶 PET 底膜)、PET 聲優墊、軸下墊、單鍵開槽 PCB、Poron 軸座棉(帶 PET 底膜)、PET 底墊,可見填充相當足夠。
售價:
此商品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依外殼配色、低中高配有不同價格,高配陽極氧化紅的定價 ¥469,換算台幣約 NT$1973;以 2025/07 月初當天匯率換算台幣,商品+電商折扣+店鋪活動+國際刷卡費+運費+關稅 = 約 NT$2193,官方直送-海運從出貨到送達天數 10 天。開箱:
外包裝使用自家紙箱運送,正面有廠牌與款式名稱,摸得出來裡面沒有再塞緩衝:側面有各顏色與款式標籤。
拆開外箱,鍵盤外盒用塑料膜包覆,雖然包裝多一道工但整體質感好上不少,也能確定是全新品;不過由於外箱沒有額外加緩衝材料,鍵盤外箱仍然點有凹傷的狀況;鍵盤外盒正面有彩虹燙金的廠牌名稱。

鍵盤外盒背面有鍵盤型號及公司名稱的標示。

鍵盤外盒側面有標籤指示外殼顏色、軸體款式;單從鍵盤外盒來看,很標準的工廠量產化產品,沒有粗糙的外盒標籤,保持量產產品的外盒質感,好評。

打開鍵盤外盒,鍵盤本體的左右兩側有厚海綿夾住鍵盤本體,鍵盤本體有用透明塑料袋包覆來避免刮傷,上方長方形盒存放配件,正上方有四款填充棉包。

清點內容物,有鍵盤本體、防塵蓋、三顆備用軸體、Type-C傳輸線、雙頭拔鍵器、碰珠螺絲四個、矽膠粒八顆、說明卡、說明書、填充棉包。
另外本款鍵盤包裝也採用雙層塑料袋的設計,封死的透明塑料袋外加霧面塑料袋,這包裝沿用雨 75 的設計,除了塑料袋封死能確保鍵盤是全新品外,也能在開封前初步檢查外殼是否有瑕疵、試按按鍵等。

簡略看鍵盤正面,外殼顏色實際看偏暗紅色,比想像中還要暗,與宣傳照色調差異是不大,在高亮度的環境下確實色調會更亮;外殼陽極氧化工藝,略反光但反光程度低,反光時提高紅色的色調亮度,觸感非常細緻滑順,幾乎摸不到任何顆粒感;這款陽極氧化的外殼挺有趣的,打字視角外殼呈現偏暗紅色,正面看有反光變成金屬紅。

簡略看鍵盤背面,上方有長形大塊的 PVD 不鏽鋼金色拉絲配重,中間則是 2.4G 無線接收器收納倉,金屬製的磁吸式蓋板,表面有貼上薄的塑料片防刮傷,四周有細長形防滑腳墊;金色配重也是入手本款的原因之一,除了是限定陽極氧化紅才有的背板限定色外,也與後續更換的主題鍵帽有搭。

近距離放大仔細看收納倉,蓋子偏上方有個小凹槽可翹起移除蓋子,蓋子本身與外殼採同樣工藝,皆為 180 目陽極氧化,蓋子背面有磁鐵對應收納倉的螺絲,接收器也採用磁吸固定,兩者磁吸都偏弱,不過還不至於搖晃就會掉落的程度。

鍵盤中心處的下方有連接孔,雖然插線時美觀不會看到線頭,但老實講不方便,每次插線都需要把鍵盤翻過來插線,如果沒對準插線,長期下來充電孔旁的區塊可預期容易磨損。

拔起 CapsLock 鍵帽後,無線模式切換開關做在鍵帽下方如下圖,如以往開箱文提到的,原先此設計是樓主無法跨越的一道坎,畢竟樓主主要使用無線開關,每次要開關無線模式都要拔鍵帽相當不方便,但後續長時間使用 Hi75 後也覺得金屬鍵盤不太需要用到無線功能,故此設計也開始能接受;開關撥桿段落清晰且穩固無晃動。

仔細看鍵帽正面,顏色有兩種:膚色底與淺紅色、淺紅底與白色;觸感細緻,表面能摸到點細緻顆粒、二色成形字符的觸感,空白鍵的表面顆粒感更明顯,但整體仍滑順;字符大致上看無暈開或缺口的狀況,線條清晰,在沒燈光的情況下仍可看的清楚。

仔細看鍵帽內部,所有鍵帽皆有加強筋,鍵帽本身非常輕,屬標準的二色成形鍵帽,鍵帽邊緣乾淨無缺口,除了空白鍵其餘鍵帽內部皆有標上鍵帽高度及長度。
簡單說依然是鍵圈常見的預裝鍵帽那套,日常使用絕對沒問題,只是這套的色彩很像 Soya 那套乳酸菌養鍵多的配色,滿有特色的。

仔細看軸座,FR4 定位板、黑色夾心棉及軸下墊,對光汙染不友好,且橫向開槽偏大,理論上與 Hi75 同樣有開燈後仍可看見黑色夾心綿的狀況;衛星軸出廠預潤,可看見有明顯潤脂。

仔細看軸體,頂配的預裝軸體是 凱華 雪青軸,提前觸底線性軸、五腳軸底、45克左右的壓力克數、廠潤、有導光柱;軸體上蓋、底殼皆為奶白色,軸心為奶紫色;軸體上蓋有 凱華 自家的 Logo。
手感方面,非常滑順的偏乾爽按壓手感,慢慢按壓時能感受到一點沙感,但不卡澀也無阻力感,初始壓力不大但也不小,體感約在 40 克左右,觸底壓力體感約在 50 克左右,回彈力度夠,若平常用習慣壓力克數在40克左右的軸體,當大鍵軸不會容易誤觸;軸心未按壓前的晃動程度小,按壓過程、按壓到底的晃動程度中等,軸心整體穩定度中等偏高。
聲音方面,觸底聲屬脆響的高音調,回彈頂蓋的聲音集中、軟彈中音調,靠近仔細聽可聽到摩擦聲及細微彈片音,打字距離是聽不到任何雜音。
整體素質非常高,印象最深刻的是手感,相當滑順,比起許多 HMX 軸還要滑順,加上凱華著名的高亮度導光柱、冰淇淋軸奶白配色,整體素質之高;軸體聲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傳送門: https://whyp.it/tracks/299643/kailh-snow-green-switch

鍵盤開機點燈,首先燈光亮度中等,雖然定位板材質因素無法擴散 LED 光亮,但透過打字視角能看見軸體導光柱、LED 亮度高,讓整體仍有不錯的光汙染表現;另外方向鍵旁的燈效無漏光,大寫會變成靜態白光。
打字感受,軸體按壓沒有卡澀或阻力感,偏乾爽的相當滑順手感;衛星軸調教還可以,Enter鍵、Shift鍵 皆有其中一邊有空鍵程的雜音,其餘大鍵則正常。
聲音方面,整體聲音屬高音調的棉堆疊聲音,聲音集中,大鍵的聲音偏脆;雜音的部份,僅有兩個大鍵有空鍵程的雜音,其餘無任何雜音;空腔音的部份沒有,雖然門牙處的按鍵有明顯聲音變化,但樓主認為不到空腔音的等級,沒有金屬空腔音的回響。
聲音,樓主倒覺得算中規中矩,簡單說就是脆軸 + FR4 定位板搭配填充滿配的聲音集中,算可預期的範圍,比起聲音,樓主更覺得驚豔的是手感,如軸體段落描述,非常滑順的手感,與以往接觸過的凱華軸完全不同,也比許多高價位的軸體還要滑順;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傳送門: https://whyp.it/tracks/296619/typing-sound-pmo-wave75

拔掉鍵帽及部份軸體來確認LED燈珠的亮度表現,LED燈珠本身亮度偏高,眼睛直視久會有烙印的程度,而透過軸體導光柱,亮度又增加許多,但由於 FR4 定位板會大幅抑制整體亮度,導致整體亮度並不理想,不過如果是 PP 定位板材質的版本,理論上整體燈光亮度會好許多。

鍵帽、軸體、導光柱的改造費用說明:
鍵帽:
鍵帽使用先前在迷你開箱文,開箱過的 FBB 麥當勞主題鍵帽,在決定組一把紅色主題鍵盤時,就決定使用這款鍵帽;Cherry 原廠高度、PBT熱昇華。
軸體:
軸體使用先前在迷你開箱文,開箱過的 MZ Y2 軸,這款軸體與鍵帽一樣,都是確定方向後指定使用的款式;Y2軸,提前觸底線性軸、五角軸底、48~53克壓力、無導光柱。
導光柱:
導光柱使用預計後續會在迷你開箱文,開箱的 MZ 軸體導光柱,MZ 自家推出的導光柱,適用 Y2、Y3軸,加裝導光柱也能改善整體亮度。
改造費用:
軸體有額外加裝 MZ 導光柱,導光柱 90 個NT$114;Y2 軸 90 顆 NT$627;鍵帽整套 NT$1002;鍵盤+鍵帽+軸體+導光柱= NT$3936。拆解與改造:
首先說聲抱歉,原先這段落會測試鍵盤本身的聲音特性,將數款不同款式的軸體,實際上機並試聽確認聲音特性,以瞭解鍵盤本身的內膽調教,會讓軸體呈現怎樣的聲音,不過由於定位板太反人類,光裝上一顆軸體就花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在下面段落也會提到,故本篇開箱文不進行軸體聲音測試。拆下上蓋如下圖,如上述提到本款是碰珠快拆設計,食指頂住左右兩側的上蓋往上提,大拇指頂住定位板或按鍵往下按,即可拆除上蓋。
先談碰珠快拆體驗,拆除施點力可順利移除,裝回上蓋從上蓋的四個碰珠卡扣,表面往下壓可順利裝回,整個過程不卡,上蓋依然穩定卡住且不晃動;整體快拆體驗良好,既順利拆卸裝回,拆卸過上蓋依然穩固不輕易脫離底殼,以結果來說這設計良好。
再來幾點額外說明,一是 Gasket 結構,如規格段落提到,本款可切換兩種 Gasket 結構,出廠預設如下圖,PCB 延伸耳朵套上矽膠套,另種則是移除矽膠套,PCB 耳朵中間有孔,可插上配件的矽膠粒,即另種 Gasket 結構;二是方向鍵旁的裝飾燈效名牌不漏光,PCB 有四顆 LED 燈珠,亮度相當足夠,而上蓋在名牌周圍有遮蔽,滿足亮度同時也不會漏光;三是限位,上蓋、底殼有各種限位孔位,就算全拆下,裝回去也有限位也不會讓內膽移動,設計優良。

針對碰珠快拆再稍微放大說明,碰珠體積小,值得注意的是碰珠左右兩側面有螺絲,依官方描述可自行調整鬆緊度;整體設計挺像先前開箱過的 Lucky65v2,只是 WAVE 75 的碰珠快拆設計更完善。

仔細看PCB背面,軸座為 華密軸座,完全沒聽過的廠牌名稱,有與 Rainy75 對比過,兩者軸座不同,且華密這款軸座在焊接處有明顯焊油,與 Rainy75 那乾淨的 PCB 差很大;從軸座可發現一點,左邊 Caps Lock 按鍵有兩個軸座,意味支持正常一字形與階梯形鍵帽;另外磁吸碰針排線,卸下內膽時直接整個移除,不用額外拔下排線,確實方便許多。

接下來看底殼,軸座棉及整張的 PET 底墊;磁吸排線明顯呈現蹺蹺板、傾斜,不影響使用,後續可能在底部再塞個東西至少不會傾斜比較穩固。

內膽裝回並拆下軸體及鍵帽,插上幾顆軸防止內膽位移後如下圖;FR4 定位板在中央區做極限開槽;兩點稍微提一下,一是 Caps Lock 按鍵,如上述由於按鍵有兩個軸座,理論上支援一字形與階梯形鍵帽,定位板也有做長型開孔,只是要注意軸體的安裝方向,上燈位是一字形鍵帽,下燈位是階梯形鍵帽;二是拆下鍵帽與軸體的方式,由於上蓋可徒手拆下,通常建議先拆上蓋再拆下鍵帽與軸體,避免刮傷上蓋,不過上蓋與鍵帽的空隙,大小適中,鐵絲型拔鍵器可順利拔下鍵帽。

裝回上蓋並裝上 Y2 軸後如下圖,雖然軸體配色是透殼挺突兀的,但軸體配色與外殼配色皆屬紅色系,而軸心黃色也有呼應鍵帽主題,整體配色一致性還不差。
裝軸體驗非常差勁,最大的問題在於定位板的軸孔洞開太小、中央按鍵區的極限開槽,兩者導致這設計非常反人類,難度比先前開箱過的維咖 Sugar65 還要高,整個 PDST 又上來;首先 Y2 軸的底殼雖然比其他款軸體還要稍微大一點點,但樓主測試過在其他 PC、FR4 定位板,皆可順利插上拔下,不過確實稍微緊一點,但 WAVE 75 原裝 FR4 定位板需要施相當大的力才能插上軸體,而中央按鍵區的極限開槽更是地獄級難度,由於軸孔太小、極限開槽,導致軸體下方卡扣無支撐點,無工具根本完全插不上軸,需額外拿工具支撐定位板才能插上軸,樓主手邊也沒適合的工具,直接拿螺絲起子支撐定位板,若細看照片可發現定位板邊緣許多都已經掉漆,只是換軸直接變戰損…

Y2 軸裝上鍵帽前,開機點燈後如下圖,LED 燈珠本身亮度偏高,額外加裝導光柱後,整體亮度比沒加裝導光柱前有明顯提升,光有均勻擴散整個導光柱,不過整體亮度仍然輸預裝軸體 凱華 雪青軸。

裝上鍵帽後如下圖,首先配色有一點色差,雖然照片上幾乎無色差,但以打字視角來看,外殼會顯得暗淡一點,不過以正面、亮度足夠的視角來看,外殼顯得更亮,與鍵帽幾乎無色差;另外鍵帽瑕疵,這點在鍵帽開箱文也有提到,許多鍵帽的插槽不在正中央,導致同一排鍵帽不平,例如空白鍵,明顯偏下。

鍵盤開機點燈後如下圖,上述提到因定位板開槽偏大能直接看見黑色夾心綿,導致開啟燈光後能清楚看見黑色填充,不過比起黑色填充,反而會先看見 FR4 定位板,整體亮度低,基本上只有下燈位及周圍有點光亮。
手感方面,觸底53克的壓力是樓主習慣的壓力克數,平常打字不累手;按壓時無任何卡澀或沙沙感,整體潤脂感滑順,在極度邊緣按壓時能感受到一點點阻力感,不過 WAVE 75 的高度搭 Cherry 原廠高度,打字角度下幾乎不會出現極度邊緣按壓的場景,故整體按壓仍滑順;鍵帽表面的觸感屬於有細顆粒的滑順手感,正常的 PBT 鍵帽觸感。
聲音方面,整體聲音屬悶響的超低音調,聲音集中無雜音,上機後所有軸體確認皆無雜音,廠潤一致性高;周圍按鍵沒有明顯的空腔音,門牙處的 Shift 鍵、方向鍵上的旁邊皆有上蓋區塊,通常這兩塊會有點金屬空腔音或聲音略高,但 WAVE 75 內膽調教優良,這兩塊沒有任何金屬空腔音,音調也差不多。
而整體聲音很讓樓主驚艷,通常 FR4 定位板會讓聲音加高音調加脆,但 Y2 軸竟然能讓音調變相當低,低到有點像靜音軸在填充不夠的鍵盤上的聲音,非常悶,觸底聲的音量比一般脆軸音量還低一節,正常力道打字偏安靜,雖然還不到靜音軸的程度,但比起其他軸體來說音量確實較低;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傳送門: https://whyp.it/tracks/296620/typing-sound-pmo-wave75-y2-switch

關閉房間燈光並周圍無光源的狀況下拍攝下圖,雖然整體亮度有明顯提升,而手機的夜景模式有讓照片亮度上升,實際現場看並沒有照片上這麼亮,不過亮度也不低;意外呈現一種奇葩的現象,在光源充足的環境,鍵盤整體亮度低,但周圍無光源的環境,鍵盤整體亮度大幅提升,就連下燈位另一面也有足夠的亮度,這應該是目前樓主遇過兩者亮度差異最大的鍵盤。

查看電量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組合鍵FN+空白鍵會顯示幾格電量如下圖,二是以藍芽連接 Windows 10 時,在藍芽的鍵盤滑鼠頁面下可以看到 WAVE 75 的電量,並且電量相當精準。
另外續航實測,8000mAh 樓主以藍芽連接從 100% 開始耗電,RGB 背光固定在最大亮度、靜態紅光,一天 8 小時間斷使用,使用 14 天掉四格電量,推論就算使用一個月也只需充一次電,這續航表現相當優異。

無線開關的撥桿,樓主實測使用模型用鑷子可從按鍵 A 的旁邊伸進去撥動,這樣做有個好處,拔掉鍵帽 A 總比拔掉靠邊框的 CapsLock 鍵帽還好,能防止手滑刮到邊框的塗層;這操作在先前開箱幾款把無線開關撥桿做在鍵帽底下,也有實測,鑷子前端的彎曲程度需較彎,就可伸到撥桿處,太直會卡到鍵帽無法碰觸到撥桿或不容易操作。

防塵蓋的厚度偏厚且相當堅挺,契合度中等,與上蓋保留一點縫隙不會刮傷上蓋,而後方防塵蓋剛好在接口的上方,故接線時也能蓋上防塵蓋。

WAVE 75 改鍵支援 VIA,鍵盤接上電腦後開啟 VIA,導入 .json 檔後如下圖,與一般 VIA 改鍵相同,常見的按鍵、多媒體鍵、FN層都能更改。

總結及心得:
先講結論,原廠 FR4 定位板非常糟糕的優良金屬鍵盤。整體優缺點,缺點只有一項,原廠 FR4 定位板的設計太反人類,強烈建議把原廠 FR4 定位板換掉,使用久終究會遇到軸體壽命的問題,屆時更換軸體就會遇到極度反人類的裝軸體驗;樓主也開箱過極限開槽的 FR4 定位板,Null75 Pro,同樣極限開槽 FR4 定位板,卻沒有難裝軸的問題,明顯 WAVE 75 的原廠 FR4 定位板設計有問題。
優點有三項,一是內膽調教良好,雖然本次沒進行聲音測試,但透過其他測試也確認內膽的調教相當不錯,像是通常有空腔音的方向鍵上旁的裝飾名牌、門牙處,WAVE 75 這兩處都沒有空腔音或音調高的狀況;二是預裝軸體,說實話原裝的凱華 雪青軸已經相當優秀,要光汙染有光汙染,要手感有手感,聲音也不差,以預裝軸體來看是相當優秀,若以單獨販售的軸體來看也是水準之上;三是支援 VIA,VIA 是真的方便。
使用滿一個多月,WAVE 75 說真的除了原廠定位板之外,其餘沒什麼缺點,基本上就是雨 75 的各項升級,外殼工藝、內膽調教、碰珠快拆與磁吸碰針,這幾項是最有感的提升;但以出廠狀態來看,反而雨 75 各項表現都正常,到手即用,不需要使用者再額外改造或異動,而 WAVE 75 嚴格上也算是到手即用,只是如果未來要更換軸體,除非是底殼小的軸體,不然一般大小的軸體都會遇到裝軸相當困難的狀況,單從這點使用者體驗來看不優,不過如果能接受手動換定位板,或是未來沒打算更換軸體,WAVE 75 確實又是比雨 75 更好的選擇。
附錄:主題照片
附上鍵盤主題成品照片,使用麥當勞薯條杯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