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鍵盤開箱文第二十五篇,這把原先剛推出時有考慮入手,以木製套件來說定價算便宜,但考慮已久最後也沒下單,近期剛好在二手市場看見就立馬決定入手,也算是圓入坑鍵圈後的一個夢想,入手一把木製鍵盤。提醒,本次沒有品牌介紹,主要是樓主找不太到相關資料,只知道團長老貢有推出數款木製外殼的鍵盤,原先沉寂一年直到最近7月底再次開Null75Pro R3團;由於版規因素,這邊無法直接放以往的開箱文連結,若對樓主的鍵盤、鍵帽、軸體開箱文及鍵盤長期使用心得有興趣,請Google本篇標題就能找到,或私訊樓主會盡快回覆提供,感謝。
注意事項:
1.本篇非廣告,僅分享購買物品的開箱及使用心得。2.本篇極長,為好講解會搭配圖片說明,時間不夠的可直接看本文的規格清單及最底下的總結。
3.若文內有講錯的部份,還請告知,會盡快修正或補充說明,先說聲謝謝了。
4.此商品屬中國品牌,解說跟圖片已盡量使用台灣用語及歐美地區的商品圖,為講解仍會包含部分中國用語或圖片含簡體字,不喜請見諒。
鍵盤店家介紹:
先放店家的成品照片,Null75Pro 是套件,規格有分單模、雙模、三模連接,且統一無RGB,即無光;題外話,Null75 第一代的套件,外殼是分成上下蓋的形式,由於表面有中縫且上下蓋紋路不同,相對顯得突兀,而 Null75Pro 第二代的套件,外殼是採一體式天包地的形式,意指其中一塊木料挖空做上蓋,底殼在底部,接縫處也在底部,故整體外表一致性會更好,另外第二代套件也由原先裸露的Type-C接口,升級成接口周圍添加金屬,避免插線時刮傷外殼表面。外殼材質共有四種:FAS級-北美黑胡桃木、FAS級-北美櫻桃木、國際紅木級-巴西花梨木、加拿大硬楓木;原先有 紫光檀木 的材質可選,但聽說該材質製作時,確定翻車無法出貨,故應該算只有四種外殼材質;針對外殼原材料,店家提到由於採用天包地的形式,一把套件會用兩塊整塊厚料來做,沒有拼接,加上寬度也達到15cm,對木料要求極高,去除窄料去除大瑕疵,最終導致單木料成本增加一倍多;如前言提到的,本次在鍵圈入手,無法挑選款式,入手的規格為單模-北美黑胡桃木的款式。

鍵盤規格及功能:
因商品頁講一堆,整理幾項比較有用的資訊製圖如下;單看規格有兩項特殊的亮點,一是外殼材質是實木,二是PCB支持Caps鍵的階梯式鍵帽,及Enter鍵的七字鍵帽;雖然PCB支援這兩種鍵帽,不過出廠預裝的定位板是一字Enter鍵,若需要可安裝七字Enter鍵帽,需額外購買定位板或請其他店家訂製定位板。
鍵盤結構:
下圖為官方商品照,這邊使用第一代的爆炸圖,第二代官方沒提供且比對過內膽用料一樣;依序是FR4單鍵開槽定位板、井上Poron夾心棉、金特IXPE軸下墊、PCB、井上Poron軸座墊,可見填充用料算頂,Poron棉使用井上,井上與中國國產Poron棉有網友對比,井上的聲音表現更好,而IXPE軸下墊使用金特的品牌,金特是一家中國鍵圈早期就存在,專門販售聲音包材料的店家,如上一篇鍵盤開箱文提到的,不同店家販售的IXPE因原材料不同,聲音也所有不同,而金特則是中國鍵圈當中,聲音表現有獲得認可的店家。
售價:
此商品在官方淘寶店,單模版定價¥499,換算台幣約NT$2258;如前言所述,本次從鍵圈購買二手品,購入價格含運費為NT$2038。開箱:
外箱紙封套正面印有聯名的名稱、外殼材質及鍵盤型號。
紙封套背面印有套件的Layout及組合鍵操作、說明書、QQ群的QR Code;說明書採電子檔的方式讓使用者自行掃 QR Code下載,另外 QR Code 內也包含定位板的圖紙,定位板包含一字Enter及七字Enter,可依圖紙請店家訂製定位板,這點非常彿心且便利,若不喜歡原廠的FR4材質,也可請其他店家訂製其他材質的定位板。

移除紙封套,套件外盒非常素無任何標籤;打開套件外盒,內部正面及側邊皆用厚泡棉當緩衝,整體包住套件。

移除正面的泡棉,能看見套件本體;如上述由於樓主本次是購買二手品,原先Null75採零件各別包裝,需自行組裝的形式,且不含衛星軸,上一位主人已事前組好並已裝上衛星軸。

清點內容物,有套件本體、未使用的IXPE軸下墊、備用螺絲及Gasket矽膠套、腳墊;原本的PCB、定位板、軸座棉、夾心棉的夾鏈袋仍在。

仔細看套件正面,首先外殼,黑胡桃木的顏色偏深,且仔細看表面有小部份的木頭氣孔及線條,這點只要是原木加工就無法避免有氣孔或不平整線條的狀況,不過初步檢查表面氣孔非常少,看來確實有篩選過原料及加工後的外表品質;表面觸感滑順,感覺確實有上一層薄的保護漆,這觸感讓人想到古玩意、藝品店常見的木製作品,都屬於薄的保護漆並能摸到木頭質感,且近距離聞有明顯木頭香味;定位板及PCB會在下面拆解段落講解。

仔細看套件背面,背面無任何標籤或圖案,四周有腳墊並有八個螺絲孔來固定上下蓋;另外上蓋與底殼的縫隙大,畢竟是兩塊不同木料製作而成,不太可能像塑料或金屬能有精準的高密合度,由於整體有靠螺絲固定,拿起套件時並無殼體晃動或異音等狀況。

套件後面正中心的位置有Type-C連接孔位,並四周有金色的金屬框,放大仔細看能看見金屬框旁的上蓋挖孔周圍有點不平整,不過遠看是看不出來。

盤點瑕疵點,只有上蓋前方有明顯刮傷,挺深的,不確定是出廠瑕疵還是前位主人造成的損傷,不過樓主平常使用都會用手托,刮傷部份剛好會被手托擋住是還能接受。

鍵帽、軸體、改造費用說明:
鍵帽:
鍵帽使用先前開箱過的 不現實商店 - 奧利凡德魔杖店鍵帽,這把也是下訂前就有預想要裝上這套鍵帽;Cherry原廠高度、PBT熱昇華。
軸體:
軸體使用 HMX 鴨鴨軸,測試過數款軸體,仍覺得 HMX 的高音調在這把套件比較符合樓主的喜好,原先有考慮 HMX 焦糖布丁軸,不僅軸體顏色有搭主題,聲音聽說也是 HMX 當中偏悶的軸體,但錯過跟團時間只好入手當時二手市場有現貨且同樣是 HMX 的鴨鴨軸;軸體開箱文與本篇同時發佈,有興趣歡迎在迷你開箱文內觀看;鴨鴨軸,線性軸、五腳軸底、42~48克壓力克數、廠潤、無導光柱。
改造費用:
鴨鴨軸90顆NT$738,一顆NT$8.2,用掉81顆NT$664;鍵帽整套NT$1629;套件+鍵帽+軸體=NT$4331。拆解與檢查:
首先卸下背板的八顆螺絲,前方的螺絲較短,後方的螺絲偏長,後方的螺絲孔偏深,如果不是用加長型的螺絲起子,而是用可替換螺絲起子頭,這類頭偏短的可能會刮到螺絲孔位需注意。
移除上蓋,可看見Gasket結構是靠PCB延伸T字型並在兩端套上矽膠套,達到Gasket結構的功用;定位板除了有單鍵開槽,橫向開槽也許多條,算的上極限開槽了,另外CapsLock鍵的定位孔做寬,靠左裝軸即可裝上階梯型CapsLock鍵帽,靠右可裝上一般CapsLock鍵帽。

仔細看上蓋,上蓋內部大部份算平整,也能看見CNC的痕跡,Type-C接口旁有一條明顯凹陷,這不算做工瑕疵,整塊木料內部不可能整塊都是密實,一定會有氣孔及不規則線條,木料加工後高機率會碰到照片中這種狀況;樓主看到這線條更加確定是整塊木料加工,慶幸至少不是出現在正面,倒不影響美觀。

仔細看底殼,底殼能明顯看見CNC加工的痕跡,底殼能明顯看到木料的氣孔;由於本款是單模,左邊的電池倉有放一塊Poron棉填充防止空腔音,底殼中間有開槽放排線以致不會頂到內膽,上一位主人在排線處有貼上鐵氟龍膠帶,排線太軟導致安裝或拆解時會到處亂跑,這樣貼能固定排線也能防止排線頂到內膽。

仔細看夾心棉及軸座棉,由於PCB支援七字Enter鍵帽,為避開軸座,在Enter處開孔開的特別大。

仔細看PCB,首先PCB的線路有額外用紫色突顯,讓整體顏質大增;再來軸座,在PCB背面可看見Enter鍵及CapsLock鍵的軸座特別多,需注意的是軸座的方向性,例如CapsLock鍵,如果要裝階梯型鍵帽,軸體的燈口要朝上,若裝一般鍵帽,軸體燈口要朝下,裝軸體時需注意這點,樓主原先沒注意,硬裝軸體結果插壞一顆軸…

全部組合起來並添加原本的IXPE軸下墊,如下圖,不過原本的軸下墊針對軸體針腳處沒有開孔,樓主是直接插軸刺穿軸下墊。

改造與實際測試:
正式裝軸之前,先進行軸體聲音測試,測試手邊數款軸體,確認聲音表現再決定是否需額外改造或手動封包;軸體以樓主常用或有知名度的軸體來當範例,從左至後分別是LEOBOG 收割者軸、LEOBOG 冰脉軸、LEOBOG 枸杞軸v2、發狗外設 集賢白軸v2、HMX Cheese軸、VERTEX V1軸、Duhuk x QK QK01軸,鍵帽使用奧利凡德魔杖店鍵帽,PBT-Cherry原廠高度-R3高度試按。首先收割者軸,收割者軸從原本偏悶響,變成脆且雜音放大,能清楚聽到彈片音及摩擦聲,回彈頂蓋聲也有點散;冰脉軸從原本的悶、明顯摩擦聲,變成中高音調偏一點尖,仍然有明顯的摩擦聲;枸杞軸v2從原本的悶、低音調,變成中頻聲,能聽到細微彈片音,細微彈片音聽久了有點煩躁;集賢白軸v2原先觸底聲偏脆,回彈頂蓋有特殊軟彈聲,上機後觸底聲變成中頻且音量偏小,回彈頂蓋聲放大,體感感覺只剩回彈頂蓋的聲音;Cheese軸上機後同樣是乾淨的高音軸,不同的是觸底聲放大偏厚實;V1軸原本也是偏脆軸,上機後變成偏脆一點的中音調,整體讓人感覺很塑料,不論是觸底聲還是回彈頂蓋的聲音,兩者塑料感挺重的且沒記憶點;QK01軸原本是乾淨的脆軸,上機後變成偏脆的高音調,不過回彈頂蓋的聲音挺散的,整體不算好聽;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傳送門: https://whyp.it/tracks/192954/typing-sound-null75-pro-switch-test

測試完軸體聲音後,只有 HMX Cheese 軸的聲音符合樓主的喜好,後續入手同樣是 HMX 的鴨鴨軸,上機後如下圖,軸體、衛星軸配色過於鮮豔不搭外殼也不搭鍵帽主題;軸體的安裝方向與常規有點不同,首先 CapsLock 鍵,由於本次鍵帽要裝常規的一字型鍵帽,軸體往右靠裝,Enter 鍵本次也是要裝一字型,不過一字型的軸體安裝方向,燈口處反而會朝右,也導致拆軸非常不便,軸體卡扣剛好被兩側的衛星軸擋住,而 Enter 上方的\鍵,軸體燈口朝左安裝。
另外原廠的FR4定位板,開孔大小適中,既不窄小也不寬大,插各種軸卡的緊,拔軸時也能輕易拔下,由於樓主對 FR4 的印象還停留在維咖Sugar65那超緊的FR4定位板,拔軸難拔到懷疑人生,但歷經這次,樓主對FR4定位板的印象完全改觀,或許這才是FR4定位板應有的表現?

裝上鍵帽後並在房間開燈以自然光拍攝下圖,主題鍵帽整體偏深色調,而主按鍵區的數字鍵木紋作為點綴,整體來看仍偏協調;漏軸方面,Null75Pro 做的相當好,不管是從側面看、正面看都沒有漏軸狀況,打字視角也只能看到一點點的軸體上蓋,加上本款沒有LED燈珠,就連軸體配色相當鮮艷的鴨鴨軸,上到 Null75Pro 也不突兀。

手感方面,首先軸體手感,鴨鴨軸承襲 HMX 一貫的廠潤表現,在邊緣按壓也無卡澀感或阻力,按壓手感滑順,既不黏膩也不到乾爽,算正常的潤脂手感,加上軸心穩定度高、適中的壓力克數,整體適合長時間打字;衛星軸按壓順暢,無空鍵程、異音等狀況,上一位主人把衛星軸調教的非常優秀;不過定位板採極限開槽、PCB也做單鍵開槽,整體軟彈度相當軟,就算樓主整套填棉,正常力道打字仍有明顯型變,樓主試過去掉夾心棉及軸下墊,型變量達到非常誇張的凹陷程度,樓主仍偏好堅挺的手感就維持既有填充。
鍵帽觸感與目前主流的觸感不同,目前主流、常見的PBT鍵帽觸感偏細緻滑順,表面絲滑,而本款魔杖店鍵帽的表面有明顯的細小顆粒感,且帶有阻力,與開箱鍵帽時的感受不同,單摸鍵帽會覺得偏滑順,但手指開始施力打字時,鍵帽正面由滑順轉變為阻力,阻力感確實能讓手指有更扎實的打字觸感,但這觸感樓主相信並不適合每個人,樓主長時間使用是能接受,也算種特色。
聲音方面,鴨鴨軸本身是高音軸,回彈頂蓋的聲音也偏集中,在軸體開箱文內也有提到,簡單說鴨鴨軸是Cheese軸的弱化版,鴨鴨軸靠近仔細聽仍聽得見摩擦聲,上機後聽不到摩擦聲;而鴨鴨軸裝上 Null75Pro 後,整體聲音屬高音、乾淨且音量偏小的雨滴聲,大鍵的聲音也不難聽,聲音一致性也高,同一排沒有聲音不一樣的狀況;空腔音的狀況,雖然周圍按鍵、小門牙旁的按鍵聲與主按鍵區的聲音不同,理論上應該算空腔音,尤其是ESC鍵及左右Ctrl鍵能感受到一點腔體回音,但與塑料、金屬外殼那種空腔音厭惡感不同,Null75Pro 的空腔音仍有質感且不難聽,完全能接受;打字音可參考以下傳送門。
傳送門: https://whyp.it/tracks/192953/typing-sound-null75-pro
由於 Null75Pro 套件本身沒附防塵蓋,但樓主的使用習慣,防塵蓋是必須的存在,這邊延續先前開箱賤驢A3時加購的壓克力防塵蓋,大小適中,能完整蓋住所有按鍵的表面,起到基本防塵的功用;由於泡棉墊高防塵蓋,鍵帽離頂部有很高的距離,除非是定製鍵帽,正常高度的鍵帽多數都能蓋上不會頂到防塵蓋。

鍵盤接上電腦後開啟軟體,單模版只能用Vial改鍵,三模版能用 VIA 改鍵;Vial軟體也算方便,組合鍵、宏按鍵都能設置。

最後額外添加霧面塑料袋方便收納,由於樓主時常替換鍵盤使用,習慣上每次替換鍵盤時都會放回原廠盒內存放,而原廠並未提供任何收納袋來包覆套件,僅放在厚泡棉內,雖然緩衝能力有,但時常拿取仍會刮傷外殼表面,剛好手邊有多餘的霧面塑料袋就給Null75Pro收納用,既方便拿取、防塵也防刮傷外表。

總結及心得:
先講結論,有質感且聲音表現良好的木製套鍵。整體優缺點,缺點有兩項,一是一字型Enter鍵的軸體難以拆下,樓主能理解需配合支援一字型及七字型Enter鍵帽,軸座會採非常規的方式設計,但一字型Enter鍵的軸體,實際上,卡扣剛好被衛星軸擋住,要拆下只能拆解鍵盤,無法用拔軸器直接拆下軸體,除非改用七字型Enter鍵帽,不然對時常拆換軸體的使用者來說不便;二是沒防塵蓋,對樓主時常更換鍵盤使用,或不使用前會蓋上防塵蓋,來防塵的使用者來說,沒有防塵蓋確實可惜。
優點有一,內膽填充與設計,整體呈現的手感及聲音讓人感到舒適,偏軟的手感,搭上進口棉的填充材質所呈現的聲音表現,既特殊也讓人有記憶點;木製外殼與其說優點,比較算是特點,木製外殼的特性,外殼自帶木頭香味、外表呈現截然不同的特殊造型、聲音表現也截然不同。
使用超過一個月,除了外殼需比塑料、金屬材質的外殼,多花點心思維護外,其餘並沒有哪邊有不滿意的地方,缺點也能事後改善;樓主最滿意的地方反而是聲音表現,與賤驢A3裝上Cheese軸所呈現的聲音不同,鴨鴨軸搭 Null75Pro 的表現非常戳中樓主的喜好,這把也是樓主第一把使用FR4定位板的鍵盤;至於會不會推薦,如果想嘗試木製外殼的鍵盤,絕對推薦,不僅價格以木製外殼鍵盤來說不貴,整體用料、品質也是有水準,並且有附上定位板圖紙,整體很符合客製化的精神,但如果有耐用性考量,樓主則不建議入手木製外殼的鍵盤,尤其是會在電腦桌前飲食的使用者,木製外殼因材質特性,比塑料、金屬材質還要軟,外表更容易損傷,嚴重髒汙的清潔也不容易,濕度方面雖然外殼有上保護漆,但長時間待在高濕度的環境仍可能會變形或發霉,仍需注意周圍的濕度;題外話,濕度這點樓主算過來人,有接觸過不少木製古玩意,就算木製產品在表面有上保護漆,如果沒注意濕度,長時間待在高濕度的環境,仍會發霉,發霉過後也不易清潔或移除。
附錄:
附上鍵盤主題成品照片,使用奧利凡德魔杖店的照片當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