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G Azoth在ROG鍵盤產品系列中是相當獨特的存在,比TKL尺寸更小一些的75%,體積更緊縮不過該有的功能一點都不缺,甚至還搭載了小型的OLED螢幕,豐富了整體的視覺觀感,具備Gasket 吸音減震的泡棉結構,賦予按鍵全新的回饋手感,加上所附的客製化套件,讓玩家親嘗潤軸的可玩性,ROG Azoth或許不是第一款可客製化電競鍵盤,但是其配置絕對是其中最頂規的
ROG Azoth 產品規格
型號 : ROG Azoth 青軸連接 : USB 2.0、 Bluetooth 5.1、 RF 2.4GHz
燈效 : RGB Per keys
AURA同步 : Yes
防鬼鍵 : N Key Rollover
巨集鍵 : All Keys Programmable
USB 回報率 : (USB Report rate) 1000 Hz
RF 2.4G 回報率 : 1000 Hz
隨附線材 : 2M USB type A to C braided cable
軟體 : Armoury Crate
尺寸 : 326 x 136 x 40 mm
重量 : 1186g PBT keycaps without cable
顏色 : Gunmetal
ROG Azoth 產品特色
矽膠 Gasket 結構設計:矽膠減震墊片結合三層減震消音棉,提供無與倫比的打字體驗三模連接:藍牙®可同時連接、切換至多三台裝置,2.4 GHz RF模式下的ROG SpeedNova 無線技術可提供長達2,000小時以上的低延遲遊戲體驗 ( OLED 和 RGB 關閉狀態下),或以有線 USB 使用
OLED 顯示器及簡易控制介面 :可快速查看系統資訊和鍵盤設定,內建三向按鈕可快速調整鍵盤設置
ROG NX 熱插拔機械軸:預潤鍵軸帶來更順暢的點擊並消除吵雜彈簧聲;特殊調校的觸發行程,提供高速的觸發體驗以及絕佳的觸鍵手感
絕佳打字體驗:獨特設計的 ROG 鍵軸穩定器,確保流暢鍵擊及長鍵的穩定性,鍵盤還配有ROG PBT 二色成型鍵帽及內搭載吸音泡棉
鍵軸潤滑套件:隨附 Krytox™ GPL-205-GD0 潤滑劑,提供玩家最佳DIY體驗
人體工學設計:三種傾斜角度,提供絕佳舒適度及支配力
支援 MacOS:可輕鬆切換 Windows 和 MacOS 模式
ROG Azoth 產品開箱

▲外盒正面,這次開箱的軸體是ROG NX 青軸,支援熱插拔模式,鍵帽為PBT材質,三模連接讓這款小體積鍵盤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外盒背面有詳細的產品資訊、特色、機械軸和內容物介紹

▲內容物一覽,有ROG貼紙、說明書、ROG Azoth鍵盤本體和配件盒

▲配件盒一覽,內容相當豐富,而且都有固定的擺設位置,並用泡棉加強保護和固定,看了非常舒心

▲配件有拔鍵/軸器、潤軸油/筆、可替換ROG NX機械軸、無線/有線接收延長器、開軸器、潤軸座

▲ROG Azoth鍵盤本體,尺寸為75%,總共有81顆按鍵,採用內嵌式設計,鍵盤的體積會比懸浮式更為內縮,按鍵的顏色有左右黑色加上中間鐵灰色的排列,避免視覺的單調感,且上蓋使用金屬材質,所以有將近1.2Kg的重量,鐵灰色霧面外觀質感相當優異

▲比起常見的小尺寸60%鍵盤,75%鍵盤有更多功能鍵,方向鍵的區域也不會太擁擠,造成打字卡手的狀況出現,而且在右上方搭載了兩吋的LED螢幕,算是把75%的格局用到了極致

▲鍵帽為二色成形PBT材質,磨砂質感的外觀不易打油,ESC鍵有ROG專屬LOGO,可惜沒有透光設計

▲ROG NX 機械軸為ROG獨家鍵軸,針對觸發行程和手感均有特殊調教過,ROG NX 青軸的觸發壓力為65gf,打起來很有段落感,想要享受如機關槍打字的清脆聲,選青軸就對了

▲熱插拔底座支援3pin或5pin針腳,符合市面上所有的機械軸,空白鍵的衛星軸內側有兩塊矽膠墊,減少按壓時的回彈音

▲內建快捷鍵,搭配Fn鍵使用,像是燈效調整、巨集設定和等基本功能外,還有ROG鍵盤獨有的隱形鍵,可以瞬間切換至桌面

▲鍵盤背面有著ROG專屬的一刀斜線造型,右方有大型的ROG LOGO,並用透明膠膜保護,四角都有防滑矽膠墊

▲兩段式腳架可提供三種不同的傾斜角度,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

▲無線接收器可收納在鍵盤後方左側的孔位,採用穩固的磁吸式設計,ROG Azoth提供三種不同的連接方式,包括USB有線、Bluetooth 5.1和2.4GHz ROG SpeedNova無線技術

▲右側的USB-C接孔,接有線USB使用

▲操控螢幕的三向按鈕,分別是前、後和中間按壓,側面LOGO按壓則是可以切換OLED螢幕的各項模式

▲因為採用內嵌式設計,ROG Azoth 的燈光沒有像懸浮式這麼華麗,而是呈現一種低調的美感

▲右上角的OLDE顯示器,雖然僅有2吋大小,不過系統資訊和鍵盤設定都有清楚顯示,像是Caps Lock、連線模式、PC/Mac 模式指示燈和電池電量等,另外透過三向撥桿右側可調整五種模式,包括音量高低、燈效模式和燈效亮度、多媒體和OLED亮度,並透過撥桿上中下去進行更細部的操作
Armoury Crate 軟體操作(可點圖放大)

▲有按鍵、燈效、撥桿、OLED顯示器、電量和韌體更新六個頁面可以操作

▲按鍵功能,可以針對各按鍵做出鍵盤功能、滑鼠功能、多媒體和巨集等設定,對於電競鍵盤來說幾乎是標配功能了

▲燈效模式,內建10種燈效模式,並支援自家的Aura Sync同步燈效,大部分燈效像是亮度、速度和顏色等都是可以調整的
▲燈效展示影片,內有彩色循環、彩虹、星空、流沙、電流和雨滴模式

▲這是撥桿針對OLED螢幕的模式進行三向的操作,像是鍵盤燈效部分,往上是增加亮度,往下是減少亮度,開啟或關閉燈效是中桿下壓

▲OLED螢幕中間可顯示專屬動畫、橫幅自訂標語、音樂頻譜動畫和系統資訊

▲動畫模式中最有趣的就是施放煙花了,動畫和標語都是可以自己設計然後上傳,有時在桌面留言給朋友,像這種移動式的標語就容易吸引到注意

▲個人覺得最實用的非系統資訊莫屬了,可以將CPU、GPU和記憶體的頻率和溫度都完整呈現在OLED螢幕中,而且最多可以顯示兩組硬體的資訊
ROG Azoth 鍵盤拆解

▲鍵盤底部有上下和兩側共10個小小的六邊螺絲,個人是使用小米精修螺絲刀(沒有業配啊)

▲螺絲卸下後就可以直接分開鍵盤底部,完全不需要使用特殊工具或力道就可以輕鬆拆卸

▲拆解時要小心排線的位置,輕輕上提卡扣就可以卸下排線,不要太用力

▲這是整體拆解後的狀態,由上而下分別是鍵盤底部、鍵盤內膽區域和鍵盤上蓋

▲金屬上蓋,可以看到整個鍵盤面分成五個區塊,上方的F1~F12、中間的主要按鍵、右側的功能鍵、下方的方向鍵,還有右上角的OLED螢幕保護罩

▲底部有兩層減震消音棉,一塊是在上方的PORON泡綿,作為整個底部最後且最大片的吸音墊,可以有效吸收外殼的金屬聲

▲另外一層則是在更底下的矽膠泡棉,有ROG的字樣和LOGO,作為底部的內襯最重要的是吸收按鍵回音,並填補底部空隙,讓PORON泡綿能整片平躺在上方

▲ASUS最新的2.4G BLE 無線專有模塊

▲Gasket結構的內膽區域,定位板為鋼化材質,所以拿起來有一定重量,空白鍵的衛星軸內側有兩層矽膠墊,PCB板四周也有10組可拆卸式隙膠墊包覆

▲Gasket結構設計很大的特色就是具備多層的減震消音棉,所以除了底部吸收回彈的兩種泡棉外,PCB板和定位板中間也夾有厚厚的一層矽膠墊

▲可以從PCB板後方卸下原廠的衛星軸,替換成自己喜歡的手感
ROG Azoth 潤軸體驗

▲ROG Azoth所附的潤軸套件,為該鍵盤帶來最大的客製化樂趣所在,如果說機械軸的更換對手感帶來的是「表」的影響,不論是青紅黑白茶軸,對打字的手感和回饋感都是很直接的感受,而潤軸則是為手感帶來「裡」的細緻感,無論是塗刷的方式、區域,甚至是潤軸膏的比例都會影響到整體手感

▲潤軸前最重要的就是先開軸了,ROG開軸器可以處理自家的ROG NX軸和CHERRY MX軸,都是3pin的針腳

▲放上機械軸,稍微按壓一下即可分開軸體外蓋,將其一一放置在潤軸板上,有上蓋、軸心、彈簧和底座,我是不知道這款ROG NX青軸有沒有預潤過,打開來看是沒有摸到油分,也許上的很薄也不一定

▲ROG附潤軸油是杜邦的Krytox™ GPL-205-GD0,偏膏狀,不過不難刷開,潤軸每個人使用的方式不同,大部分都會潤軸心、兩側的導軌面(白色的部分)和彈簧前後兩端,最重要是潤的時候要盡量刷開,使潤軸油較白稠的部分消失,並呈現薄且透明的狀態即可

▲個人沒有特別刷導軌前方的兩個小腳,除了跟接點距離比較近以外,也會讓ROG NX軸的段落感消失,潤好軸後直接組裝回去,並試試看手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若不是的話隨時可以清洗掉重新在上,這次個人只有潤三顆,畢竟是第一次嘗試,怕沒有把軸潤好,失敗的話還可以用內附的三顆來擋一下
▲這邊附上潤過以後試打的影片,因為不確定原軸有沒有預潤,所以用新潤軸做區隔,可以聽到潤軸後,原本青軸的那種清脆感消失了,整個段落感和回彈音還是有一些,按鍵的壓力變輕很多,有種類似茶軸的感覺,不過整體的手感黏稠度也增加不少,或許是技術不好,也可能是段落軸本來就不適合潤軸,個人還是喜歡原本預潤軸那種很明顯的段落感和清脆聲

除了價位以外,實在很難找出ROG Azoth的缺點
● Gasket 結構設計賦予了鍵盤截然不同的手感,得益於內部的三層減震吸音泡棉,從按壓到回彈後的所有聲音和反饋力度都有一種截然不同的高級感,有清脆聲響但完全不吵雜,而且75%的尺寸不僅可以容納方向鍵,整個鍵面也不會像65%這麼狹窄,整體配置無疑是我目前用過電競鍵盤裡面最為優異的
● 鍵盤配置的2吋螢幕並非只是單純展示,而是能透過軟體去載入動畫、標語和系統資訊等功能,甚至能切換使用模式去進行鍵盤包括多媒體、燈效模式和亮度等簡單操作,比預設熱鍵還方便使用
● 完整的潤軸套鍵,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可玩性,雖然設備比起專業的客製化套件來說略顯陽春,但是對於初次接觸的玩家來說已經很足夠了,開軸、潤軸都可以一次完成,慢慢從0開始學習,完全不難上手,強烈建議一定要玩玩看,會很有成就感
● 未來如果想讓客製化的優勢更加擴展,包括金屬上蓋、定位板,底部框架甚至是潤軸工具都可以進一步提升更有特色或是更便利的單品讓消費者選購,讓每一個擁有ROG Azoth的玩家能打造出自我風格獨特的專屬鍵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