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鍵盤好不好用,好不好打才是關鍵,我用了這隻鍵盤兩小時以後,原來用了10年的IBM 機械鍵盤就被我收起來了,這篇分享文也是用它完成的。其他附加的功能就是用來加分了。
先來看包裝吧。還是Icon7一貫的橘色包裝,圖片直指有旋鈕的設計,是這一隻產品的主要特色。

拿掉外面的袖套,是一個黑黑的盒子。上面寫了幾行英文,簡單的看了一下,是感謝大大們買了 Icon7 的產品,Icon7希望創造使用者日常生活和科技應用的無縫銜接。再來就是有問題的反應方式,以及希望大家去FB參觀一下順便按個


打開黑盒子,入眼是一個用不織布套(那個是不織布吧)包起來的物體,同時我注意到上蓋有兩條海綿做為緩衝,另外有一個塑膠片可以很容易的取出鍵盤。可以在包裝上看得出廠商的用心。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Icon7 Rondo 多媒體無線鍵盤,右上角一顆大大的旋鈕,旋鈕下方是一列快速鍵,鍵盤是現今很流行的巧克力鍵盤,所以鍵盤的高度只有一般鍵盤的一半左右的高度,採用的是和NB一要的剪刀腳。鍵面的安排是比較緊緻,可以看得出來功能鍵的部分包含方向鍵大概是85%的設計,但是文/數字的部分是正常的大小。同時方向鍵的位置和大小都有做調整,對方向鍵有要求的人應該不會喜歡這樣的配置。

旋鈕的配置主要有三個部分
A 是一個按鈕。按下去可以呼叫Windows Media Player,在Media Player下又會變身為Play/Pause。同時也是鍵盤自己的電源鍵,長按三秒關/開。開關電源時有一圈橘燈會亮起。
B 是系統音量的大小,我的VAIO在轉動的時候,可以看到音量的OSD。
C 是放大縮小用,相當於於Ctrl+滑鼠滾輪,可以在Office,瀏覽器或是看圖軟體裡用。我試過在Excel、Word、IE、Firefox、看圖軟體、PhotoImpact裡可以使用。
這幾個功能我個人是覺得還不錯,上轉下轉放大縮小音量控制一指搞定。


右側的功能鍵由上而下分別是;(這部分我發現十分有趣,有些功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表現)
1.老闆鍵相當於Windows Key+D
2.Windows Media Center ( Windows 7/Vista限定)
3.Internet鍵,如果桌面上沒有開啟的瀏覽器,會幫你開一個系統預設的瀏覽器。如果已經有瀏覽器同時是使用中的視窗,不論是哪一種瀏覽器都會回到那一個瀏覽器設定的首頁。
4.在一般狀況會直接呼叫Windows的檔案搜尋出來,但是在Firefox會將游標移到右上的搜尋功能。
5.用Flip 3D切換視窗( Windows 7/Vista限定)。

背面的設計也是很簡潔的,有電池和USB 無線接收器的收納。電池已經放在裡面了,將有箭頭的塑膠片拉掉,就立刻可以使用了。記得要打開Dongle的收納,無線接收器要拿出來插到電腦的USB。

一段高度的調整腳架。不過我後來發現,不需要拉出腳架就很好打了。

Dongle和一塊錢差不多大小。

和一般鍵盤的比較,以白線(我放了一張白紙)為分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不管是主體或是鍵帽都比較薄。

鍵盤最低的部分高度約1公分,最高處約為2公分。

實際放到桌上和舊鍵盤一起看,覺得比較有科技感,桌面也簡潔許多。


請不要問我有沒有質感這種類太主觀的問題,不過我在辦公室拿出這隻鍵盤的時候,有同事是一直問我在哪裡買到(我也不是很確定,自己去問G大神)。
優點:
1.採用了剪刀腳機構的鍵面,除了降低鍵盤的整體高度,打字的時候可以用較短的行程,使用較輕的力道打字,及感受的到回彈的細緻Q度。
2.由於整體高度的降低,手腕不用刻意抬高就可以輕鬆的敲擊。
3.設計上的科技美感,實在是讓我愛不釋手。
4.採用了先進的省電技術,2個AA電池宣稱可以用24個月。這點我是覺得不管是不是24月,即便是十幾個月也很不錯了。以前不喜歡用無線鍵盤就是要常常換電池,很麻煩。
5.雙層旋鈕和功能鍵的整合,音樂重度使用者應該有方便到。
也是有缺點:
1.方向鍵的位置和大小和一般的鍵盤不一樣,需要時間適應。
2.使用者的快速導覽可以再多下點功夫。
總之我覺得就一隻鍵盤應有的功能來說,我是很滿意啦,畢竟現在的職場工作者有大半的時間要和鍵盤滑鼠這類的東西,做長時間的親密接觸。有一隻好用的鍵盤,無非是讓職場人生多了一絲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