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張,包裝看起來還不小呢,不過數位板就是要夠大才好用呀。

背後林林總總的寫了很多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慢慢研究,我都是先用了再說(哈)。

後來發現,這張板子是跨平台的呢,有提供Mac的驅動程式呢。

打開包裝,把裡面的都東全都拿出來排一下,最左邊是說明書與驅動程式的光碟片,三顆電池分是滑鼠兩顆,數位筆一顆,而袋子最左下角還有替換的筆芯。再來就是數位板、滑鼠與數位筆了。

再來一張高一點的角度(我真無聊)。

把滑鼠翻過來,由於是透過數板來感應的,所以不需要雷射頭,不過一定要在板子上才會有反應。

滑鼠的大小與一般筆電用的大小差不多。

要用到兩顆電池,手抖了一下,糊了。

再來我們來看一下數位筆。

電池是這樣裝的,有點在裝鋼筆黑水的錯覺 XD。

在板子上方有個神秘凹槽,其實這是數位筆收納的地方。

這是替換的筆芯,而那個黑色的環則是可以幫你把筆花拔出來的工具。

硬體解說完畢,接下來就是要把板子裝上電腦來好好試一試了,其實就是把板子插上USB,丟進光碟跑一跑,然後數位板就可用了,基本上這部分沒什麼難度,也沒什麼問題。不過在光碟中還附有不少小軟體。
比如說 Pen Notice 可以在任何地方加註畫面,然後只要按下儲存,它就會變成圖檔方便輸出給別人。不過對大家比較有用的應是 Word 批註程式吧,可以直接在 Word 裡面加註,同樣可以存成Word給別人,方便處理。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光碟裡面附的Photoshop與Painter都是試用版,不過以這價位是沒什麼好嫌的,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是有正式版的軟體,我想就不會是這種價位了。不過前陣子Painter 11推出了,就剛好趁此機會試一下Painter 11與這數位板的相容性。
特別跟別人凹來試下的Painter 11中文版,這一套的定價比是數位板的好幾倍

實際以Painter 11下去畫畫看,發現感壓階調還挺敏的,不需要大力下壓就可以感受,輕刷與重劃都可以明確的判斷出來。還算不錯,只是因為數位筆中需要一顆電也,因此握起來比較沈,這倒底是好是壞就很難說了,因為每個的習慣不一,個人還挺喜歡這種「重手」的手感。
Painter 11的實際搭配,不要問我那是什麼鳥,因為我也不知 XD
以1024的感壓階調就一般使用其實綽綽有餘了,說真的大部分的應感受不到512或1024階的差異啦,除非你是畫圖畫成精的人,我才相信你感受的出來。
在細部的設定上,這張數位板該有的都有,設定起來真的也不難。

然後這個可以把數位板的面積如何定義到桌面

這個快速鍵設定超好用的,你可能發現數位板除了上面一排固定的快速鍵之外,左右各有一大排可以自定的快速鍵,一邊8個,總共有16個。

你用它來啟動特定程式

或連網站

最讚的是這部分了,直接設定功能快速鍵,在繪圖時,只要點一下,馬上就可以做切換,不用在那軟體找功能表或對功能對話框,超快的。

雜七雜八的講了一堆,到底這張板子值不值得呢?以我個來說,我覺得還算不錯,價位合理,功能也很實在,而且板子面積夠大,操作起來也很順手,感壓階調也很足夠,況且還附有一隻無線滑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