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方式可以改善,且不用花錢買什麼人體工學桌椅
1.椅墊離地高度為膝蓋關節到腳跟的高度,也就是正常坐姿腳跟必須著地,但絕大部分號稱人體工學椅的高度,因為是根據老外的身高體型設計,部分東方人的身高腳跟無法著地,這是會讓血液無法循環的原因之一
2.傳統的桌子為了方便寫字,所以高度會距離頭部較近,大多是離地70~75cm,但是現在普遍都是用電腦,後來有一種過度的改良方式就是用鍵盤托架,會比桌面高度較低,但是滑鼠還是在原來的桌面使用,如果手部沒有支撐,長時使用容易造成肩膀酸痛
3.我的作法是把桌面的高度降到離地65cm(坐下之後手肘關節高度),滑鼠和鍵盤都在同一個桌面使用,桌板的深度75cm,所以手肘可以整個放在桌面上支撐,為了達到這個作法可以考慮使用IKEA可以調整高度的桌腳,我們辦公室全部是依此高度訂做
4.最後就是把螢幕的高度放到頭部水平直視的位置,但前提是必須先學會鍵盤盲打,不然剛開始會很不習慣
這幾個方式我已經維持了10年了,這段時間市面上還是沒有合適的產品,並沒有造成什麼後遺症,唯一的缺點就是用電腦的時間更長,近視加深,肚子變大,一但坐到了不是這個高度的桌子和椅子就全身不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