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在UV-LED裡面添加類似CCFL螢光粉配方,並加上一層UV隔離膜
發射出來的光成分理論上會很接近CCFL
雖然會損失一點光效,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LED傷眼問題
不知各位高手覺得本魯這想法是否有可行性?

eclair_lave wrote:
生物對光的色彩感知基本上包含物理與生物學兩部分,
白光只是視覺接收到連續光譜後在腦中合成的一種總合判斷
比如說WLED,它由藍光混黃色螢光後,同時發出藍光和黃光
然後黃光會同時刺激眼睛的紅色和綠色受體,腦中合成後你就會以為看到了白光
所以白光不需要所有顏色的發光量完全均衡才能看到,而是可以形成連續光譜你就會"以為"這是白光
但是真要嚴格細分還是會有不同K數就是了
eclair_lave wrote:
我想個人並沒有說到wled是否傷眼...
eclair_lave wrote:
而所謂的白是分很多種的
白可以是暖白也可以是冷白,不同的白光之間的光譜是存在差異性的
eclair_lave wrote:
這也就是wled背光的螢幕硬是要調成低藍光模式時,整個螢幕會看起來偏黃,或是紅色附近頻段的顏色表現不太出來的原因
eclair_lave wrote:
畢竟你其他顏色需要靠藍光/黃螢光共同轉化,但又調低了藍光強度,自然就不可能得到足夠的顯現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