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10205 wrote:
還有前面說到的演色性
按照演色性來說,因為很多低價的白燈LED都是用藍光+螢光粉來做!
演色性當然不好,如果是用高價的LED演色性也沒有那麼不堪(兩年前也是)
真要不好就是解熱吧!!...(恕刪)
關鍵字上面都有提到啊!
但並沒有說高價演色性不堪(兩年前也是)
討論就討論,無中生有的字句就不需要了

tmt3 wrote:
看了你的回覆,本魯...(恕刪)
eclair_lave wrote:
沒有所謂純的白光
三菱鏡拿去解析自然光的太陽光會出現7原色就已經很清楚,白光本身是多種顏色的混合展現
eclair_lave wrote:
W-LED之所以會有藍光過量疑慮,主要原因是它以藍光LED做基底,搭配黃螢光去激發出其他顏色
而因為顏色轉化上有效率不一的問題,所以像是要得到夠明顯或足夠的紅色時,藍光必須發出更多亮度才能弭補這個落差,所以WLED的頻譜上藍光峰值會特別高
要改善這個問題可以改採用GB-LED或是RGB-LED
但成本會提高.發熱量也會.而壽命會有明顯下降
(相對於單色發光源的WLED,多色發光LED內的各色亮度衰變時間不同,故GB或RGBLED背光使用幾年後色偏會特別明顯,除非是類似專業級或醫療級那種自帶校色的螢幕才會輕微些)
eclair_lave wrote:
傳統的CCFL則是以紫外光搭配螢光激發出其他顏色,因此沒有藍光過量的疑慮,但相反的有紫外光的潛在問題(尤其是燈管內表面塗布有破洞時),因為紫外光的問題故CCFL也會導致生理時鐘變異
eclair_lave wrote:
另外因水銀在製造與回收過程中有明顯的汙染及人體傷害,在國際性效力的水俁公約的共識與約束,消費性產品內有含汞的零組件都會被其他替代品給取代
所以有使用水銀的CCFL同樣受到制約,未來除了醫療或特殊用途還會繼續少量使用外,其他幾乎都會被不含汞的其他發光產品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