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ade in Taiwan的鍵盤-KBtalKing

亂入一下,這是我對目前機械式鍵盤的看法:
因為我最近也想玩機械式鍵盤,但發現目前可看到的機械式鍵盤離我理想中的,都還差很遠。

其實我覺得機械式鍵盤的造型可以再變化一下,每個看起來都和 299 鍵盤差不多,而且又都是有線的,實在讓人難以下手。
我個人有強烈的美感要求,所以不能忍受299的外觀和鍵鼠的線還存在桌面上...,或許有人會說有燈啊,很炫,但我覺得那比較像電子花車,感覺俗不可耐....
而且又幾乎沒功能鍵,我已經被功能鍵寵壞,不能用沒功能鍵的鍵盤了....

我想機械式鍵盤一直只能在特殊(狂熱!?)玩家間流行,和以上幾點都有關吧。
就我身邊的朋友而言,如果不考慮價位問題,其實最關心的還是在有沒有線、功能鍵、人體工學的程度如何....對是否是機械式有要求的,真的還沒見過。
至於有沒有人體工學真的差很多,光是把手放在上面的舒適度就已經不是沒人體工學的能比了,不管是鍵盤還是滑鼠,所以我的右手是不用對稱性滑鼠的,相信舉起你的手,你的單掌離左右對稱應該十萬八千里還有找。不過左手專用的滑鼠實在很難找,因此左手只能屈就於對稱性滑鼠。

還有常看到機械式鍵盤會強調多少鍵同時觸發,但那真的有意義嗎?你玩遊戲一隻手握滑鼠,一隻手按鍵盤,最多也只能同時按五顆鍵而已啊......
而且真的有出現過需要同時按四顆鍵以上的情況嗎?我覺得廠商在這方面可以不必太多著墨和花太多成本在這上面。
White Pope wrote:
亂入一下,這是我對目...(恕刪)


如果是這樣的話
小弟建議您還是不要逼自己使用機械式鍵盤了
既然您對機械式鍵盤已經存在這些疑問的話
加上您先前已經留下不良印象
除了想在使用後繼續對機械式鍵盤批判外
小弟實在想不出有甚麼理由讓您繼續嘗試機械式鍵盤

小弟自己對於您提出的疑問的自我解釋大概是這樣 您參考看看

有線:由於機械式先天架構的關係 重量會較傳統鍵盤為重(多半在一公斤左右)小弟實在不想躺在床上用機械式鍵盤 且機械式鍵盤的使用者原先的訴求就是穩定性 無線產品除了本身有電池的問題還有干擾問題...

外型:這就是見仁見智 不過再次強調 由於架構的關係 怎麼作 機械式鍵盤就是厚 所以如果是想要薄型鍵盤 那還是考慮剪刀腳吧 雖然小弟自己身旁都是機械式鍵盤 但是NB本身剪刀腳按鍵手感我也不排斥

多鍵觸發:這當然是看人 您的理論是最多4鍵同時觸發 別忘了偶而還會不小心多壓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按鈕呦 我用FPS舉個爛例子好了 往斜前方跳躍移動 換彈夾同時使用F1呼叫隊友 還不小心壓到按鍵 這樣一次就六個了XD 如果只支援到四鍵擊發 就囧了 還有就是跟朋友用模擬器對戰 一下子就好幾個按鍵

便宜的機械小弟也覺得不太好打(彩虹的ALPS簡軸) 問題是高級的薄膜與機械價格相差無幾 更重要的是我也不須要那些多媒體按鍵 我也不是FPS與即時戰略遊戲玩家 我需要機械鍵盤的理由 就只有因為這是最符合小弟打字手感的設計 當然 就像另一篇裡面討論提到的 薄膜也有薄膜的王道 機械有機械的愛好 用的習慣再說 何必強迫自己跟別人非得接受某種設計才是最棒的觀點
lightwing wrote:
人體工學的鍵盤的使用者相較於制式鍵盤的使用者還是少數
(說實話,已經會盲打的人要他換成用人體工學鍵盤還不願意.....因為鍵位不一樣)
更別談相較於薄膜式鍵盤下,機械式鍵盤更屬於少數...
加上會去龜毛鍵盤手感的人,大多是有大量打字需求,已經會盲打的...
(像我就是會中文盲打,英文盲打也已經練的差不多了)

我已經中英盲打十年了....
誰說人體工學鍵位不同的?
不是左右分兩邊的才叫人體工學,事實上人體工學有很多種以及程度上的差別。
現在不管羅技或微軟高階款都會有一些人體工學的設計。


多鍵觸發當然有這個需求啊...兩隻手就有十個按鍵囉...XD
(右手一定是滑鼠?? 有可能是方向鍵耶....)
更重要的是還有鬼鍵這個問題,部分鍵盤在特定的組合下是無法觸發的
就算是同時只按4個鍵....玩很多FPS遊戲或是OLG的人會發現......

我玩 FPS 的歷史超過十年,玩過不下數十種,基本上有名的都有玩過,還沒遇過這種問題...
WIN1029 wrote:
小弟自己對於您提出的疑問的自我解釋大概是這樣 您參考看看
有線:由於機械式先天架構的關係 重量會較傳統鍵盤為重(多半在一公斤左右)小弟實在不想躺在床上用機械式鍵盤 且機械式鍵盤的使用者原先的訴求就是穩定性 無線產品除了本身有電池的問題還有干擾問題...

不一定有在床上用的才需要無線鍵盤,我也沒在床上用的習慣,只是單純不想看到線而已。
鍵盤電池大多能使用一年至一年半以上,這不算是什麼問題。
干擾也早就不是問題了,我用無線鍵鼠多少年都算不清楚了,沒有十年也有七八年,從沒遇過這種問題。


外型:這就是見仁見智 不過再次強調 由於架構的關係 怎麼作 機械式鍵盤就是厚 所以如果是想要薄型鍵盤 那還是考慮剪刀腳吧 雖然小弟自己身旁都是機械式鍵盤 但是NB本身剪刀腳按鍵手感我也不排斥

和厚不厚無關,而是都長得太像 299 鍵盤,單純外觀設計問題...相信這點應該無可否認。

多鍵觸發:這當然是看人 您的理論是最多4鍵同時觸發 別忘了偶而還會不小心多壓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按鈕呦 我用FPS舉個爛例子好了 往斜前方跳躍移動 換彈夾同時使用F1呼叫隊友 還不小心壓到按鍵 這樣一次就六個了XD 如果只支援到四鍵擊發 就囧了 還有就是跟朋友用模擬器對戰 一下子就好幾個按鍵

您這個例子有點勉強耶,真的會有這種情況嗎,就算有,也多少會有先後的順序吧,而不是非得同時按。還有你 FPS 會放開右手去按鍵盤嗎,這應該是很危險的事吧,至少我從來沒做過。這樣能同時觸發五顆就很多了啊。
當然我只是舉個例子,只是有些鍵盤一直強調能同時觸發幾十顆甚至所有按鍵都能同時觸發,我覺得這個就有點淪於無意義,研發製造成本不會廠商自己吸收,這種意義不大的東西徒增售價,讓人覺得不值得而已。
當然啦,模擬器對戰的問題是真的會需求多鍵同時,但我覺得用搖桿會更好啦,反正幾千塊的機械鍵盤都買了,搖桿一支也才幾百塊而已。
我光是搖桿手把,就有五個了,不過大多數放著生菇倒是真的。

便宜的機械小弟也覺得不太好打(彩虹的ALPS簡軸) 問題是高級的薄膜與機械價格相差無幾 更重要的是我也不須要那些多媒體按鍵 我也不是FPS與即時戰略遊戲玩家 我需要機械鍵盤的理由 就只有因為這是最符合小弟打字手感的設計 當然 就像另一篇裡面討論提到的 薄膜也有薄膜的王道 機械有機械的愛好 用的習慣再說 何必強迫自己跟別人非得接受某種設計才是最棒的觀點

我只是提出一種需求而已,但我覺得現在一些機械式鍵盤的廠商會有自己的堅持,不會輕易改變現在的策略。
但也許羅技微軟哪天會出一款令我滿意的機械式鍵盤也不一定。
無線+機械式鍵盤
http://www.diatec.co.jp/products/det.php?prod_c=495

外型的確是見人見智
機械式鍵盤是比較少著墨在外觀上 但也不至於像299鍵盤
還蠻多機械式鍵盤都蠻有質感的
我就蠻喜歡KBT的外表 簡單 穩重
或是REALFORCE 一看到就被他的質感所吸引><

覺得多鍵觸發在射擊上比較少 畢竟另外一隻手是在滑鼠上 在動作或賽車遊戲上比較多


機械式鍵盤有一定的手感 但喜不喜歡是見仁見智 不然機械式鍵盤也不會有不同的軸
薄膜式鍵盤也沒爛到不能打 用過這麼多薄膜式鍵盤 也沒有幾隻會卡鍵的...

沒有這麼神 機械式鍵盤也只是提供了一些不同的選擇
對我來說 鍵盤的差別還沒滑鼠來得大~
White Pope wrote:
亂入一下,這是我對目...(恕刪)


基本上薄膜與機械的差異性非常大
壽命上與手感上都不同
可是我覺得光靠別人說怎麼講其實沒什麼感覺
最簡單的就是換個鍵盤打個一兩星期之後再會回原本的鍵盤
就會知道答案了
不過...機械式真的對多媒體方面的支援比較少

機械式鍵盤會強調到幾鍵觸發是因為for電競
不然以一般打字來說其實沒什麼用到
只有在電玩時才會去注重這些

電競鍵盤會去強調多鍵觸發與鍵位衝突部分
基本上這兩種算是不同方向的
有些game還是會需要多個鍵觸發
如音樂節奏遊戲,KOF等等
這還會扯到鍵位衝突問題
就是說如果可以最多可以輸出7個鍵
並不是隨便按都可以7個鍵輸出
這裡就看鍵盤廠商如何去處理
如JAKi與Steelseries 7G是任三角鍵不會有衝突問題
或者薄模式鍵盤iRock 6220G強調遊戲區不會有衝突問題

如果遊戲區鍵盤配置會調動
還是想要更保險的話
就直接提升到NKRO(N-Keys-Roll-Over)
只要可以全觸發當然沒有衝突問題
如Steelseries 7G, Realforce 103等等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用搖桿
像我用搖桿就不會用了....

至於長得像299不想買
這就沒辦法了...
就不要買吧
不過如果這麼認為的話有個優點
這麼貴的鍵盤就沒人會偷了
再怎麼樣
買一把自己喜歡的最重要
不要刻意去跟隨別人
老貓測3C http://iqmore.tw
White Pope wrote:
亂入一下,這是我對目...(恕刪)


White Pope wrote:
和厚不厚無關,而是都長得太像 299 鍵盤,單純外觀設計問題...相信這點應該無可否認。
...(恕刪)


外型見仁見智,或許你喜歡造型輕薄,否則如KBtalKing、GP101、FILCO等等,其實並不差,個人認為市面上六成以上的薄膜鍵盤都比不上,市面上許多鍵盤其實都不怎麼樣,有的只有薄膜鍵盤的輕薄而已

你所謂「無可否認」應該只有你自己這樣認為吧


White Pope wrote:
不一定有在床上用的才需要無線鍵盤,我也沒在床上用的習慣,只是單純不想看到線而已。
鍵盤電池大多能使用一年至一年半以上,這不算是什麼問題。
干擾也早就不是問題了,我用無線鍵鼠多少年都算不清楚了,沒有十年也有七八年,從沒遇過這種問題。
...(恕刪)


有線無線對滑鼠這種用手移動的東西來說,當然有差,多了條線,就會拉來拉去
但是鍵盤有線無線其實對一般人差別大不大,大多數人都固定在桌面上使用鍵盤,移動他的機率很低,無線,只是為了省那條線的空間,但多出來的是換電池的困擾,差別其實並沒有很多,而且機械鍵盤也有無線的

你說使用無線滑鼠多久,應該是你記錯了,當年還在紅外線滑鼠的時代,我就買過RF的無線滑鼠,距離只有一公尺,抗干擾力實在不怎麼樣,那也不過七八年前而已,就算是我現在用的羅技鼠王MXR,當我的無線網路傳輸資料時,一樣會一頓一頓,只要是無線,就一定有干擾問題,只是影響程度而已

至於功能鍵,仍然是個人習慣而已,每一款鍵盤的功能鍵各不相同,擁有的功能也不盡相同,對一般人來說,這些不過是雞肋,有了很好,少了也不會不能用,機械鍵盤也不都是沒有功能鍵,無論KBtalKing、GP101或者7G、K8000等等,都有一個以上的功能鍵,甚至還能夠自訂功能鍵

之前用了兩年的diNovo,也覺得上面的多媒體功能鍵很好用,不過換了KBtalKing,也沒有覺得少了什麼,反而安裝AutoHotkey之後,多了更多方便的用法,也不用低頭去看鍵盤找功能鍵,就使用上來說,安排在鍵盤周邊的功能鍵不但要記憶功能,還要記憶位置,遠比不上安排在順手位置的複合鍵

例如KBtalKing的音量調整,安排在數字區上方,位於鍵盤最右上角,你必須低頭移動你的手去按,我使用AutoHotkey設定RCtrl+RAlt、RCtrl+RWin作為音量控制,右手根本不必移動位置,也不用低頭看鍵盤。

又例如diNovo cordless desktop,音量一樣在右上角,還是兩個小小的圓形按鍵,右下角圓形配置的播放控制還比較好按,但我現在使用RCtrl+<、RCtrl+>、RCtrl+/作為Last、Next、Pause/Play,同樣不需要低頭看、移動手去找按鍵,也不用換了鍵盤後重新適應

對我來說,真的要功能鍵,AutoHotkey更好用,你愛怎麼按怎麼按,要什麼功能有什麼功能,遠比鍵盤上那些雞肋好多了

況且,要鍵盤輕薄好移動,又要功能鍵多,是不是有點矛盾呢?


至於人體工學,說老實話,真的有人體工學設計的東西,實在太少了,除了微軟的人體工學鍵盤,羅技的Wave系列勉強算,其他真的是少之又少,而在我用過六七年的人體工學鍵盤、坐Mirra也好幾年後,我覺得這種人體工學,最終還是要靠使用者,桌面、座椅高度、使用者良好的坐姿、良好的使用習慣,遠比任何鍵盤的人體工學更重要,影響也更大

從人體工學鍵盤換成diNovo又換成KBtalKing,我並不覺得人體工學鍵盤有多不同,反而CHERRY茶軸的良好觸感對於我長時間的輸入工作有不少幫助

如果你對人體工學那麼在乎,首先你應該先從你的桌面高度、椅子高度以及坐姿著手,要不然再好的滑鼠鍵盤都是枉然
再者,如果你是慣用右手滑鼠的話,鍵盤要找60%、80%或者左配,更甚者改用左手軌跡球

不過,上面這些關於人體工學的建議,是基於你是個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而言,例如我上班日要坐在電腦前至少十小時,不然對一般玩者來說,有沒有人體工學並沒有太大差異,只要你離開電腦,活動半個小時,有沒人體工學,並沒有差別

看到你身邊朋友對於鍵盤所在乎的點「有沒有線、功能鍵、人體工學的程度」,要提醒的是,鍵盤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按的,有沒有線、功能鍵、號稱的人體工學,其實都不如他的手感重要

你說的沒錯,機械鍵盤大概只剩一些狂熱者,因為我們對鍵盤的耐用度、外觀、手感,尤其是手感,有更大的要求

而這正是鍵盤的本質

追求本質有錯嗎?

應該沒有


而且我們也沒有強迫別人要跟我們一樣買機械鍵盤,只是在有機會推廣的時候,去推廣我們認為鍵盤該有的本質,而這應該是鍵盤最應該做好的地方


至於你說「常看到機械式鍵盤會強調多少鍵同時觸發」這件事,我想是你的誤解,也是你對鍵盤不夠瞭解
許多鍵盤都會卡鍵,尤其低價品,卡鍵不是很多鍵,而是三鍵就有可能卡鍵
你也許說從沒見過,那是因為你沒有遇到,按的不夠多

鍵盤韌體進行按鍵掃瞄都會做一些處理,並且分別配置同一區的按鍵,避免常常被按到超過三鍵,因此有些人遇不到卡鍵,其實是按的不夠多,剛好沒按到

而你看到強調這個的鍵盤,是以「遊戲專用」為目的市場,因此避免卡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總不能在遊戲中才發現某些組合按不出來,那就糗了,因此許多強調「遊戲專用」的鍵盤,都會加強這一點,這不是機械鍵盤才這樣強調,薄膜也一樣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White Pope wrote:
亂入一下,這是我對目...(恕刪)


  說真的,有線無線是看個人需求,長得像299鍵盤又怎樣。就像聯力、星野機殼很多人說質感很棒很漂亮,但也會有人持反面意見覺得星野或聯力的機殼造型太樸素很醜,如果有星野或聯力的愛好者請見諒,人不是我殺的(死)。但還是有人喜歡那種樸實無華的設計。

  就像您所說的,您無法忍受傳統鍵盤的外表太樸華,那會不會有人覺得您所謂的美感設定是多此一舉或譁眾取寵呢?您可以排斥、討厭機械式鍵盤,但真的沒必要去大肆批評,畢竟這玩意如果真的過時沒有優點,現在也不會有產商還肯繼續生產機械式鍵盤。在這情況下,無謂的批評只會引來眾人圍剿,而且說話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啊。真的別把話說得太死比較好。

  另補充一下我自己周遭的情況,只有圍遭朋友接觸電腦的時間夠早,打過早年機械式鍵盤,有不少人都對薄膜式鍵盤的手感不滿意,應該說在當年買電腦送的機械式鍵盤掛點後,薄膜式大行其道,結果買回家總覺得打起來的手感怪怪的,當時年少無知,還以為是新鍵盤的製作品質沒以前好,後來才知道是製作方式的不同。所以一知道有機械式鍵盤,更換意願也都很高,只是看到售價心都冷了。週遭的朋友反而沒在要求是不是無線、外型夠不夠炫、是不是人體工學設計,反而卡在預算敗不下去的人很多。

  所以只能說,你的王道不等於我的王道(笑)。

PS:這裡可是啊。想說服別人放棄機械鍵盤,用說的或是討論的太慢了,直接發好用(或高階)的他型鍵盤開箱文還比較快一點
White Pope wrote:
鍵盤電池大多能使用一年至一年半以上,這不算是什麼問題...(恕刪)

我用羅技MX3000的無線鍵盤 "下班只打魔獸世界" ,但只能撐快一個月....
我是用市售的充電電池2300mAh
比較好奇你是用哪一家的無線鍵盤??
對我來說, 機械式鍵盤的好就在於"簡單",
我也用過無線的多功能鍵盤滑鼠組, 一開始覺得很新奇,
那種可以把鍵盤拿到身邊又不需要拉條線的感覺真是便利,
只是最後還是改回使用有線的鍵盤, 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 無線的要用電池, 還得記住你上次是什麼時候換的電池(或充電), 很不喜歡那種用到一半突然發現鍵盤(or滑鼠)
沒電了的感覺!
2. 有功能鍵是很方便, 但代表你必需安裝軟體, 否則功能鍵無法正常運作, 而且有時候軟體又會和系統有衝突,
方便反而變成不便, 最主要的是我並不常常去使用到那些功能鍵(個人使用習慣)!
3. 有時換完電池, 鍵盤滑鼠又要重新設定一次, 才能和接收器連線, 也是不大方便。

我在想, 那時候用的都是羅技一組快3000元的東西都會如此, 那假如是那些1張小朋友出頭的不就更多問題!
所以後來還是用回有線的鍵盤, 在不追求功能及無線的情況下, "簡單好打"也就成了我挑鍵盤的重點。

不過我倒不是很認同那位說機械式鍵盤有299元外觀的說法,
機械式鍵盤就如同一些簡單面盤的高價錶一樣, 價值是在於內部構造,
有時候簡潔並不代表簡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