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由於我想要以手寫的方式在網頁查英文單字,又因為10年前的買的小聽寫似乎無法支援win10,
於是買了這款可以及時顯示筆跡的產品。

但買了之後才發現是浪費錢,使用起來綁手綁腳,十分不悅。

1. 『限時書寫』不是給固定秒數, 是依照你最後下筆之後停頓多久沒有再書寫去判定,
軟體不給消費者調整停頓秒數,只給『快、正常、慢』這樣的選項,誰知道各代表多長的時間?
經實測,『慢』大約是等0.5秒,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當你要寫一個比較長的英文單字時,例如: profitability ,字母間格時間只要稍長,還沒寫完就自動開始辨識了,
換句話說,你沒有時間去思考拼字,只能一口氣寫到底,拿這產品來查線上字典、寫英文信真的很折磨人。


讓消費者自己調停頓秒數很難嗎? 不合理嗎? 軟體原始碼裡把內定3個預設值改成外部輸入值不就好了?
不然就多幾個選項並直接標示秒數,
怕消費者亂輸入也可以限定等待時間的區間,例如: 0.2~ 10.0秒,
我不相信這麼做會讓這產品變得難以使用。



2. 中英混和書寫時,辨識度5%以下,屬廢物等級,好吧,我不該高估這產品的能力。

3. 英文、標點符號 混和書寫時,辨識正確的比例50~70%,太渣了。

4. 全英文書寫時,力道需要需要每個字母都夠強,如果你寫的是已經廣泛被使用的英文單字,
辨識完全正確的機率90%以上,說真的還是很難接受,主因是書寫力道要十分注意,如果哪一畫太輕了,就很可能錯了。

※ 此外,如果你寫的字母組合並非現存的字彙,而是無意義的組合,像是密碼(erjgdmbzdf)、物品型號(yyrew-eiwujf)......
這軟體會強制套用內建的字典檔,辨識成現存的字彙。
這樣的設定沒得關閉,也不能調整的,如果算上『無意義的字母組合』,辨識正確的比例會降至50~70%,屬於垃圾級的產品,
如此不堪使用,這種東西也敢拿出來賣?

5.英文、阿拉伯數字 混和書寫時,辨識正確的比例50~70%。

6.全中文書寫.......懶的試了,這非我的主要需求。

7. 書寫時,需要略為大力,即便如此,手寫板上出現了字跡,但卻依然不是軟體感應到的字跡,
軟體感應到的『軌跡』只會比你寫得少,
克服的方式為『放慢筆尖的移動』,要你慢慢寫就對了。

=============
8. 手寫板太小,可書寫面積的實際長度只有10.9cm,如果你要寫英文,一個單字如果字母超過11~12個,
就很容易頂到邊框,
官網上說『手寫區域: 113 x 64 mm』,我實際量測是『手寫區域: 109 x 60 mm』
除非我的尺的刻度大小不正確,否則官網的數據真的很會灌水。
而這份差距足以差到0.5~1.0個字母的書寫空間;我真的建議蒙恬去翻翻英文字典,看一下由12~13個字母組成的單字有多少。

113mm是怎麼算的? 如下圖所示,左右兩斜邊的上緣間距竟正好是113mm,
也有可能是塑膠框底下的觸控板實際長度為113mm,
不管怎樣,消費者實際能書寫的範圍就是只有109 x 60 mm,
有本事就做到連塑膠斜邊都能正確感應再來宣稱113 x 64 mm。

搞這種小動作很有意義嗎? 或許該公司認為商譽不值錢吧,又或者認為消費者都是白癡、願意將就認賠。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
9. 已知手寫板的有效感應區塊是109 x 60 mm,但是可用範圍真的有這麼大嗎?
經實測,不知是軟體或硬體的問題,無法有效完整利用到109 x 60 mm。

你書寫的地方若太靠近邊框,寫的超大力,軟體也不一定能感應出完全的筆跡,反而還可能弄壞手寫板。
經測試,上下左右各要再內縮約0.5cm,也就是說軟體對應到硬體,實際適用於手寫的範圍只有 99mm x 50mm。
測試到這邊,我已經懶得對蒙恬再做甚麼評價了。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10.電紙筆的手寫板 和 write2go 可能是可以共用的,
功能是靠軟體在發揮的,並非內建在手寫板中。
如果真是如此,何必多花1000元?? 買1200的 write2go即可。
關於這一點的正確性就有待持有write2go的板友去測試了。

11. 目前軟體的版本是2016年2月的,其辨識度正確率和10年前買的 小蒙恬/小聽寫 沒有多大的差異,
我感受不到任何明顯的進步。


12. 這板子建議直接插在 M.B.的 USB PORT上,不要插在機殼的前置USB PORT,
因為電壓有可能因為搭接阻抗而偏低,影響到板子的感應,進而降低辨識度。


13.附贈的塑膠筆如果遺失也沒關係,只要有硬物能施壓就能書寫,
感應區塊上的塑膠硬度大於指甲(摩氏Mohs硬度2.5),
我估計硬度大概是摩氏硬度4~5之間,不要拿金屬物去刮應該就沒問題。


總結: 粗製濫造,不人性化,與玩具級別的商品差不多,
坊間售價約2200元上下,但這種東西我認為最多只值1500元,甚至1000元。


=========以下是產品買來時的外觀==========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盒子很大,板子相對很小,右邊那隻塑膠筆不能收到下層去嗎?
想靠外盒體積來營造消費者的錯覺嗎?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我已經先測試過才放回盒中拍照,usb線原先是綁好的。
蒙恬電紙筆 不想受氣最好別買,除非你很有耐性去適應它的軟體設定、硬體特性。

盒中下層的其他配件為:說明書、第2枝塑膠筆 和光碟。

2017-02-14 13:05 發佈
經過一番研究,發現問題可能出在2個環節,

1. 『電阻式』觸控板
三大觸控螢幕主流技術圖解
如果傳到電腦的原始訊號就是錯的或不完整,軟體再強也無用。
在書寫時,有時會感覺到板子底下有凸起物,像氣泡一樣,同一處再劃過不一定能再發現,
只要有感覺到,當下你畫的線一定會斷開,畫的再用力都會斷。
看完上面那一篇介紹後才知道那個可能是『隔球』。

2.軟體
辨識度高低當然與辨識方法、資料庫的完善均有關。

說起來,不管我寫得多清楚、多慢、多大、多用力,這軟體無法正確區分 z 和 2,
z的中間必須強制加"一小撇"才會被辨識成 z。

同理,英文的o 和 數字的0 也一樣會混淆,但是這一條我就認為不能怪軟體。

=============

要進一步界定問題根源,就必須去弄一塊『電容式』觸控板來比對。

對比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tablet pc、i-pad ....等採用『電容式』觸控板的產品,
書寫相對輕鬆,不會有 斷線 及 邊框處感應不佳 的問題。

這電紙筆要賣2200? 起碼要配一塊相同大小的『電容式』觸控板,
而『電容式』很貴嗎? 感應區 155 x 86mm才賣台幣約450,
面積只有55%的113 x 64mm 應該值多少錢? 而工廠價又更低了。

掏寶網址:
https://world.taobao.com/item/542543110786.htm



電紙筆的售價包含軟體,
但不管蒙恬花了多少經費在軟體上,現階段軟硬體搭配出來的效果就是"很爛",
不值2200。

樓主的見解精闢, 真是讓小弟佩服. 樓主可以寫一篇您所介紹的"禦筆"的測試開箱文嗎? 淘寶的東西價廉但有沒有物美還有待商確,以個人的消費經驗.....Umm.....!

smartcougar wrote:
樓主的見解精闢, 真是讓小弟佩服. 樓主可以寫一篇您所介紹的"禦筆"的測試開箱文嗎? 淘寶的東西價廉但有沒有物美還有待商確,以個人的消費經驗.....Umm.....!


我透過代買在中國買過幾次東西,
但消費經驗同樣不是很好, 不是要等待1~3週,就是來的東西有缺,尤其是贈品。

"禦筆"暫時沒想過要用,我只是覺得當初抱著支持國貨的想法真的很蠢,
這種 10年時間還讓能辨識度毫無長進、產品設備過時的公司怎麼還能活到現在? 這能算是另類的台灣奇蹟嗎?

我問了國外的友人,他們說以"純英文"來說,能接受的辨識正確率不能低於99%,甚至要高於99.5%,
意即寫100個字母,辨識錯的次數必須低於一次,
外國人寫文章很快,字母一個接一個的寫,不像中文一個字要寫好幾筆畫,我相信"純英文"要求99%並不算過分,
誰有空分分秒秒回頭去看字母有無辨識錯誤?

我寫的還不是英文草書,而是正楷。


如果是 "英文+數字+標點符號"這種符合常態的使用情況,辨識正確率不能低於99%是最好,
最低也只能接受到98%,意即寫 50個字,辨識錯的次數必須低於一次。

=====================
今天早上收到一封私信,
自稱是蒙恬的官方帳號,不管是真是假,我開放我的回應給眾人看。
我認為寄信人不願意公開他的帳號,既然他的言詞無損於我,我也無須刻意宣揚此帳號。




E大, 淘寶的東西十之八九都有其缺陷, 為避免踩雷,所以我都盡量在國內購買所需產品.

但英文輸入不是應該直接Key in會快過手寫?以一般公司要求的英打速度都至少需要150~175 words/min.(自己的經驗),手寫反而不適用?

其實現在人也很少使用到這種產品了,畢竟現時的通訊軟體太方便,大多直接傳送語音或圖像.搞不懂的是為何Windows不願開放Cortana給台灣的使用者,如此可直接語音輸入(方便許多).

我想每樣產品都有其優缺點,E大也無須為此生氣,若東西不合用就換了吧.期待E大找到合適的產品上來開箱推薦一下.....!!!
smartcougar wrote:
E大, 淘寶的東西十之八九都有其缺陷, 為避免踩雷,所以我都盡量在國內購買所需產品.

但英文輸入不是應該直接Key in會快過手寫?以一般公司要求的英打速度都至少需要150~175 words/min.(自己的經驗),手寫反而不適用?

那是對文書處理的部門才有的要求吧?
研發部哪有人在管這一項?

相對於中文字體,英文字母的辨識是不是應當簡單許多?
如果簡單的都能做成這樣了,那還需要期待甚麼?


smartcougar wrote:
其實現在人也很少使用到這種產品了,畢竟現時的通訊軟體太方便,大多直接傳送語音或圖像.搞不懂的是為何Windows不願開放Cortana給台灣的使用者,如此可直接語音輸入(方便許多).

我想每樣產品都有其優缺點,E大也無須為此生氣,若東西不合用就換了吧.期待E大找到合適的產品要上來開箱推薦一下.....!!!


台灣人有台灣腔,雙母音、連音的發音非常糟,軟體很難正確辨識。
這一點外國朋友常糾正我,所以我很清楚。

再來就是書面文件比較正式,公司間的往來書信都要留底當日後糾紛的證據。

基本上我認為蒙恬可能不具備『電容式面板』的技術,電容式產品的普及已經不只1~2年,
製造成本也大幅下降,為何不採用感度較高的電容式面板?
合理的解釋應該就是尚未掌握此一技術。

蒙恬如果要省錢,大可以與學術單位提產學合作計畫,把技術留在台灣或拓增技術人才數量;
要快則可以直接買現成的技術或外包,但現在應該都是找中國廠商了。
基本上我認為蒙恬若再不進化,這已經滿是裂痕的招牌遲早會斷。

eanck wrote:
那是對文書處理的部...(恕刪)


E大倒也是憂國憂民,在E大的身上看到了台灣的希望. 台灣還有太多的公司面臨同樣的問題,只能說有E大的公司真幸運...!
smartcougar wrote:
E大倒也是憂國憂民,在E大的身上看到了台灣的希望. 台灣還有太多的公司面臨同樣的問題,只能說有E大的公司真幸運...!


也沒這麼偉大啦,只是台灣裡敢站出來寫負面評價的人真的不多,
主因可能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專業度不足,對『甚麼是好、甚麼是爛』沒有通盤的概念,
也沒有足夠的經驗或設備來支持他們的想法。

次因可能是甘願隱忍、認賠的心態也居高比例。

======================
自我文章發完之後,剛剛發現蒙恬官網上改了電紙筆的尺寸數據 :



手寫區域: 108 x 60 mm (原為 113 x 64 mm)

現在就等看他們甚麼時候修訂軟體了,改使用介面和參數是可以很快的,含測試和debug 正常來說幾天就能完成。

至於硬體,我想大概要等下一代產品了;如果蒙恬從今天才啟動研發,
而且不願仰賴其他公司或機構,要玩自主研發,那大概需要等2年。
今天又收到該帳號第2次來信,看來似乎是蒙恬了,
以下2圖為我的回信內容,

我特別把文中的網址列出來,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瀏覽,
該帳號參考影片如下:
https://www.dropbox.com/s/bg3rlnqns1u2vbc/IMG_0448.MOV?dl=0


軟體更新下載如下(請點選Windows 下載):
http://www.penpower.com.tw/download.asp?series_sn=1&product_sn=752

=================








===============
有件事不寫不痛快.............

幾個小時前,我用這板子好不容易寫完了一篇報告,
結果還是被看的人挑到一個錯誤,
我寫的是identify(verb, 確認;識別), 結果給我辨識成 identity(noun,本體),
這2字對人眼而言確實很像,我一時不察就繼續寫下去了,但f和t對這產品而言有那麼像嗎?


被挑到之後,我很不爽的重寫了數次indetify來測試, 發現唯有把f上半部的"勾狀"寫的特別大才能辨識正確。

用這東西寫文章的效率很低,光是反覆糾錯就十分令人火大,
我英打再慢也比用這個"玩具"快。
樓主真的是全完使用心得,可給網友多一份參考...
不知道你試完,是不是要氣死了
期待往後您有更多3C開箱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