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 Odyssey OLED 電競螢幕,左邊為 G9,右邊為 G8。
三星的 Odyssey 電競螢幕中的 G 系列一向都讓人印象深刻,先前的 Neo G9 1000R 超曲面加上超寬比例設計,仍然是電競螢幕中獨走的規格。而今天台灣三星宣布在台導入新一代的 Odyssey OLED G9 曲面電競螢幕,由原本的 Mini LED 改為 QD-OLED 面板設計,搭配 1800R 的曲率以及新的機身設計,讓頂級電競玩家有更不一樣的新選擇。

這一次 Odyssey OLED G9 螢幕改採 QD-OLED 面板,整體機身更加纖薄,跟先前的 Neo G9 相比在視覺上有種縮小的感覺,但其實尺寸仍然維持 49 吋 32:9 的設計。螢幕面板規格採用 5120 x 1440 的 Dual QHD 解析度設計,並且具備 240 Hz 更新率,反應時間則是因為改採用新的 QD-OLED 面板,由原本 Neo G9 的 1 毫秒反應時間縮短至 0.03 毫秒。

新款 Odyssey OLED G9 螢幕反應時間縮短至 0.03 毫秒,讓遊戲應更為迅速。

至於在螢幕色彩表現上,Odyssey OLED G9 提供了 99% 的 DCI-P3 色域覆蓋,搭配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認證,提供更為鮮明的影像顯示。
機身設計也是這次 Odyssey OLED G9 螢幕的更新重點,除了改用 QD-OLED 面板讓螢幕整體更為纖薄外,底座部分也跟 G8 相同改採用平整式的底座,雖佔用了部分桌面面積,但仍然可以擺放一些物品。
另外在機身背面設計部分,原本在支架轉軸處的 CoreSync 圓形燈效設計這次改與機身背面整合,圓圈尺寸變得更大,在燈效顯示上更為明顯。不過在介面上這次 Odyssey OLED G9 螢幕雖然提供了兩組 HDMI 2.1 連接埠以及一組 DisplayPort 1.4 連接埠,但是其中一組 HDMI 連接埠是採用 Mini HDMI 規格,對於需要連接雙螢幕的使用者,需要多準備一組轉接線來使用。

Odyssey OLED G9 螢幕背面的 Core Sync 燈效設計,尺寸更為加大了,另外支架調整部分提供了高度以及俯仰角度的調整機制。

視訊連接埠的配置,有一組 HDMI 是採用較小的 Micro HDMI 規格。
另外在軟體更新部分,這次 Odyssey OLED G9 也開始內建了 Smart Hub 功能,透過隨附的遙控器,讓使用者不需連接電腦設備,即可透過網路觀賞如 Netflix 和 YouTube 等串流影片,也可以直接與手機進行連接,透過 SmartThings APP 進行控制,或是利用語音控制操作,如開/關機、切換設定等各項功能。
除了 Odyssey OLED G9 外,這次台灣三星也導入了新款的 Smart Monitor M8/M7,維持先前的 32 吋/27 吋 4K 顯示規格,主要導入了 「My Contents」個人化功能介面以及更新了支架設計,讓 Smart Monitor M8/M7的顯示高度變為可調整,螢幕也可旋轉 90 度變成垂直方向,適合觀看直式內容時使用。

三星今天也推出新款 Smart Monitor M8/M7 螢幕,採用高度可調整的支架設計。

可以轉成垂直狀態方便觀看直式內容。

機身背面還內建了 USB 連接埠,可以讓使用者直接連接鍵盤滑鼠(也可透過內建藍牙連接),發揮 Smart Monitor M8/M7 不用電腦即可使用的方便性。

另外也可直接與手機連線,串流播放手機螢幕上的內容。
至於在建議售價部分,Odyssey OLED G9 曲面電競螢幕建議售價為 5 萬 9900 元,新款 32吋 Smart Monitor M8 建議售價 1 萬 7900 元,27 吋 Smart Monitor M7 建議售價為 1 萬 39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