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 AOC 將這一款顯示器的規格,寫得頗有水準,具備 100% sRGB、10.7 億色、IPS 面板、HDMI 2.0 與 DP 1.2 等規格。同時,號稱 sRGB 色域的出廠校色 dE 平均值小於 2,可以滿足專業人士需求的螢幕。
再者,有一個叫做 TRASHBOX 的俄羅斯網站(名字倒是挺機車),有這款顯示器的完整評測,包含用 Spyder 4 Elite 測試的結果,宣稱這款顯示器的色彩表現( sRGB 模式、亮度 30%、Gamma 1,平均 dE 值 1.0 ),符合專業使用者的要求。
對我來說,AOC 一直被我歸類在遊戲與電競這一個種類,跟專業完全扯不上邊的品牌,大概就跟經常推出奇怪規格的飛利浦差不多,根本就不能稱為一個「專業」顯示器製造商的等級。
如今,它推出了一款號稱「專業」的顯示器,頓時讓我黑人問號滿天飛。

然而,AOC 這款螢幕的定價十分具備競爭力,撇除像是 HKC、白牌與自組機這些垃圾之外,僅需 2399 人民幣,換算成台幣,也才 1 萬出頭。
因此,我的犯賤魂頓時發作,決定下單買回來,測看看 AOC 的葫蘆裡到底賣得什麼藥?
同時,俄羅斯網站使用的 Spyder 4 Elite 已經是舊款的色度計,用於廣色域的螢幕會失準。所以,我會拿出 2018 年出廠的 X-Rite i1 Display Pro 色度計(如下圖),來驗證看看 AOC 這個廠商所推出的這款 27 吋 4K 螢幕,是否符合專業人士的需求?

評測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看看 Trash Box 所提的設定是否可以重現,藉此知道這個網站的色彩測試,是否具有可信度?因此,我依照 TRASHBOX 網站所提到的,將顏色模式設置為 sRGB 後,便發現在此顏色模式下,顯示器的亮度、對比與 Gamma 值的設定選項,全部無法調整,如下兩張圖片所示。


由此可知,將顏色模式設置為 sRGB,便無法調整亮度的設定值,想要重現 TRASHBOX 網站的色彩設定,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說,TRASHBOX 網站所宣稱的校色成果( sRGB 模式、亮度 30%、Gamma 1,平均 dE 值 1.0 ),有可能是利用別種方式所達成。
目前為止,無法得知該網站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達成 sRGB 色彩模式下的亮度調整功能。
最起碼,使用 DP 接頭與 HDMI 接頭時,都無法在 sRGB 色彩模式下調整其他設定值。
雖然 TRASHBOX 網站的校色設定無法重現,但是它用 Spyder 4 Elite 所做的色域覆蓋程度與 Gamma 對齊能力,仍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畢竟,X-Rite 所推出的 i1 Display Pro 無法進行色域覆蓋率與 Gamma 曲線的測試工作。
下列圖像分別為色域覆蓋率、Gamma 1、Gamma 2 與 Gamma 3 三種 Gamma 設定所表現出來的 Gamma 曲線。由圖片顯示可知,AOC 這款螢幕確實可以達到官方宣稱的 100% sRGB 色域覆蓋,也具備了 82% 的 Adobe RGB 覆蓋率,從色域覆蓋表現上來說,AOC 這款螢幕確實夠水準。此外,Gamma 曲線的測量方面(請看黑色曲線),顯示出 Gamma 1 這項設定,最接近理想的 Gamma 2.2,幾乎可以說完全對齊。Gamma 2 則是高於理想值,來到 Gamma 2.0,有些偏離了,至於 Gamma 3 則是接近 Gamma 2.5,是最糟糕的表現。




再來是重頭戲了!我按照 X-Rite 官方所描述的標準做法,將顯示器恢復預設值,熱機 1 小時,將所有的燈光全部關掉,保持室內全黑,僅有顯示器一個發光體。
然後,設置目標白點為 CIE D65(有印刷需求者,可以設定為 CIE D55),Gamma 目標設定為 2.2,亮度目標則是 120 cd/m,並且選擇手動調整亮度與色彩,對比則保持出廠預設值,色彩取樣則選擇最大,共 462 色。接著,使用 i1 Display Pro 校色,得到最終的校色結果。
由下圖可以發現,白點最終校色測量的結果是 6575K,雖然比目標 6500K 多出了將近 75K,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從色彩曲線的測量結果來看,RGB 三原色的曲線基本上重合在一起,只有在亮度很高的情況下,顏色表現會有問題。從這樣的結果來看,AOC 這款螢幕的色彩表現,經過校色過後,似乎還是不錯的。

然而,作為一個專業的顯示器,最重要的還是各種色彩的還原能力。許多專業的顯示器評測網站,例如:TFTCentral、RTings.com、PCMonitors 或是 Tom's Hardware,都會要求顯示器經過校色後,必須達到平均 dE 值小於 1 或趨近於 1,最大 dE 值不得超過 3 的要求。當然,拿這樣嚴苛的標準來對待 AOC 似乎有點過份。因此,我用一般的作業要求當成標準,也就是這款螢幕的平均 dE 值小於 2,最大 dE 值不高於 5 ,我就會評價 AOC 這款螢幕,夠資格稱自已叫做專業的顯示器。
然而,從下圖的情況來看,專業使用者恐怕是要失望了。平均 dE 值為 1.88,達到官方所宣稱的數值,是可以接受的水準。然而,最大 dE 值卻來到了 5.26,雖然沒有高於 5 很多,但是超過了就是超過了。

因此,只能給這個顯示器一個「及格」的評價,不歸類為「垃圾」,卻不能算是「專業」,也無法被認為是出色的顯示器。
唯一值得稱讚的,恐怕只有面板均勻度這一項了。這款 AOC 推出的 27 吋 4K 顯示器的均勻度,幾乎可以說是優質的等級。根據測試結果顯示,螢幕亮度最大差異僅有 9%(如下圖)。換句話說,你要在這台螢幕上看到 IPS 面板獨有的陰陽臉,根本沒有機會。

我必須要說,在 EIZO、NEC 或是 iiyama 這些神機上,面板均勻度是基本功,在 AOC 這種品牌的顯示器上,看到優質的面板均勻度,也算是欣慰了。
當然,IPS 面板不可避免的便是 IPS Glow 的問題,很多人會稱為漏光,若是用手機自動模式拍攝,即使是神機,也會讓人覺得漏光漏到都要漏尿了。因此,我找來一台可以調整光圈、快門、ISO 與 EV 值的普通相機,將室內燈光全部關閉,只留下顯示器顯示一個全黑的畫面,藉此得到下面這張圖。

從畫面上可以發現,這款 AOC 的顯示器,確實有 IPS Glow 的現象。然而,這台螢幕的表現,仍然比起許多號稱專業級的 DELL 顯示器更好(DELL 的 IPS Glow 已經成為招牌了!)。
測試總結與校色設定:
1. 從校色後的表現來看,這款顯示器能夠達到官方所宣稱的數值,卻沒有辦法滿足專業的需求,因為 dE 值大於 5,會造成印刷時,某些顏色可能會顯示錯誤。
2. 面板均勻度可以算是優異的等級,IPS Glow 不算明顯,不會對黑色產生影響。
3. 不建議作為專業人士的主要工作用螢幕,但是,作為副螢幕卻完全夠資格。
4. 校色設定如下:
亮度:20
對比:50
色彩模式:User 使用者自訂
紅色:46
綠色:42
藍色:41
Gamma 設定:Gamma 1
5. 這款螢幕臺灣好像沒上市,必須透過對岸的電商網站購買,比較不方便。
最後,感謝各位花這麼多時間,看完這一長串的文章,希望對大家購買螢幕時,作為一個基本的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