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0bit的螢幕還比10bit電視貴?我看到的10bit螢幕比方說DELL的才20幾吋,1080P ips面板就超過兩萬了,而一些國產的螢幕30幾寸一樣是1080p 10bit ips竟然一萬多就有了...最近還看到toyota購車禮那台jvc 4K電視(我不確定有沒有10bit),網路上有人說50寸的只要18K...這是什麼情況啊?電腦螢幕到底在貴什麼拉?
wesker1717 wrote:
為什麼10bit的螢幕還比10bit電視貴?我看到的10bit螢幕比方說DELL的才20幾吋,1080P ips面板就超過兩萬了,而一些國產的螢幕30幾寸一樣是1080p 10bit ips竟然一萬多就有了...最近還看到toyota購車禮那台jvc 4K電視(我不確定有沒有10bit),網路上有人說50寸的只要18K...這是什麼情況啊?電腦螢幕到底在貴什麼拉?
供需問題
32" 廣視角、高反應速度、顯色好的螢幕在 PC Monitor 市場是 Niche 產品,所以高價
32" 廣視角、高反應速度、顯色好的電視在 TV 市場是已被淘汰的低階產品,所以低價
10 bit 的問題也類似,面板報價自己可以上去 Witsview 看免費的一般品報價,更深的要買報告
http://www.witsview.com/

ceefix wrote:
蘋果視網膜電腦螢幕的4K 跟電視4K的解析度就算一樣 像素顆粒大小也差很多吧
如果同尺吋、同解析度的時候,像素顆粒大小 (點距 Dot pitch) 是一樣的

--
雖然不同廠不同型號的黑邊部份會有些差距,不過這是另一個議題
(解析度夠高之後,主要只影響透光率 = 能源效率或電池續航力)
到 Full HD 之後,還經常注意到像素鋸齒問題的就已經夠神了
一般使用下,使用者的視覺上不可能會察覺像素內的黑邊問題,
這已經是要要求不是只看到「一個白色像素」、而是
要把一個白色像素,看成有 RGB 三個顏色三個像素排在一起
(還要看得到它們中間的黑線) 的視力等級了
例如你的視力要高到:這個頁面的底色 看起來不是白色,而是一大片紅藍綠的方格小點


題外話,早期我是影片能看就好,後來隨著螢幕越做越好,眼睛越來越挑...2012年acer筆電的1366*768的螢幕已經無法滿足我了,後來還自己去買台1080p 21.5的螢幕然後用HDMI外接。
以前還沒開始研究螢幕、色域的時候,還很白癡的以為4K就是好,不過現在實際使用過後,我覺得電腦螢幕與其去買什麼4K的,不如買1080p但是廣色域10bit的,因為解析度高你影片也沒有到4k,除非你是工業設計之類的想要一直把圖放大還沒有鋸齒,不然根本就被貴去你也用不到這功能。
家裡電視是奇美的X系列,1080p 10bit,我把我的macbook pro 15 retina 2880*1800螢幕外接去看HEVC 10 bit 1080p的影片,發現人家說得好棒棒的retina螢幕竟然畫面輸給國產電視,我在想或許retina的色域沒有到10bit吧,即使我把顯示色彩改成Adobe RGB看起來畫面顏色還是沒有那台電視好,而且現在許多網站甚至是官網都把顯示顏色這塊忽略,我去pc home看液晶電視,顯示顏色這塊很多他只寫什麼色彩提升技術之類的(每間公司噱頭不一樣),不過還是有些有標示啦,像是sharp 65"4K LC-65U35T這台就有10bit。
買電視或是螢幕這些不算便宜的東西真的要多看看,很多人只看廠牌好就買結果買到人家快淘汰的,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四年前的sony跟夏普電視跟今年才出的三星電視,即使sony和夏普的品牌看起來好像很頂尖,但是都差了四年了...
校色的話,手動可以調整 (看螢幕 Firmware 的等級),另外也要看 driver 與 profile
其他就是各人喜好也影響很大
有些寫得很偷工的機型,Driver 沒辦法自動抓到,
然後 F/W 也不能調色飽和度是怎樣
電視的話,有些廠牌 (例:Samsung) 習慣出廠時把色飽和度與對比值調高,看起來比較漂亮
但這不一定是「正確」的顏色
一些國產家電品牌也會把色飽合度調太高,但相對的就會失真很大 (或有的是色濃度不夠也是問題)
基本上預算可以的話,不要找國產家電品牌的
和國際一線廠放旁邊比的話,出來的畫質不是同一檔次
--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買個 Spyder 之類的自動校色機,不過一般個人消費者使用不值得
(賣太貴,不如直接把預算拿去買好一點的螢幕)
要手動調的話,可以參考 Lagom 網頁來作調整
LCD monitor test images - Lagom.nl
http://www.lagom.nl/lcd-tes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