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原廠的文宣,不閃屏,是利用更好的電路迴路
但是從原本沒有不閃屏的版本,對比度是5000:1
有了不閃屏後,對比度降低到3000:1
但是兩者的最大亮度皆是250cd/m^2
所以閃屏的版本理論對低亮度是0.05cd/m^2
不閃屏的版本理論對低亮度是0.083cd/m^2
(提高約60%)
也就是說最低亮度稍微提高了
根據PWM的調光原理,亮度越低,閃爍頻率也越低(沒亮的時間變長)
理論上人眼也較容易看出來(但是實際的頻率我不確定)
那是否代表,PWM的調光方式
在低亮度時,仍舊容易發生人眼可辨識的閃爍?
所以利用『提高最低亮度』,減少閃爍的機會?
我知道真實的原理肯定更加複雜
並不是調高最低亮度就能解決
但是要保持在不閃屏,是否必須要犧牲最小亮度?
(相對的就是減小對比度)
本文並不是要筆戰,推論可能都是錯的
只是最近要買螢幕,爬了很多文
對於不閃屏感到很有意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