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看點距和解析度這兩個而已。
其他像什麼尺寸、面積、長寬比、...一堆五四三的,統統不用看,看了只會讓你更困惑。
點距方面,拿你有興趣的這一台跟你現在在用的這一台比 (評估看看像素的大小會不會差太多)
或者跟 23" 1920 x 1080 比 (比較看看跟主流規格的差異)
PS 23.6" 1920 x 1200 和 23" 1920 x 1080 點距相同
解析度方面,請水平解析度和垂直解析度分開考慮
參考你的工作性質,自行評估 (水平至少要多少?垂直至少要多少?)
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最適合
至於其他如尺寸、面積、長寬比、...,都是由點距和解析度所衍生出來的,多看無益
要看就看最原始的數據即可,這樣才有助於分析
就這麼簡單。

延伸
有一個跟點距緊密相關的數據,叫做實體解析度,他比較好算,也對使用者更有意義
實體解析度就是單位長度內的像素數
例如,實體解析度 = 100 ppi 的意思是,面板上 1" 的長度內塞入了 100 個像素
實體解析度跟點距是互為倒數 (令實體解析度以 ppi 為單位,且點距以 inch 為單位)
實體解析度越大,則代表像素越小,也就是字越小
實體解析度 = √(水平解析度² + 垂直解析度²) / 尺寸
例:有三台螢幕
A:√(1280² + 800²) / 14.1 = 107
B:√(1366² + 768²) / 13 = 120
C:√(1920² + 1080²) / 23 = 95.8
B 的實體解析度最大,所以他顯示的字最小
PS C 的實體解析度最接近 96,所以他顯示的字的大小最接近印刷品 (Windows 螢幕解析度預設為 96 dpi)
結論
產品規格都會標註尺寸和解析度,請由這兩項回推出實體解析度,以獲得最原始,以及對我們更有意義的數據
然後考慮水平解析度和垂直解析度各需要多大
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