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糾紛,都應有時效性.....
DELL此次所發生的大事件,於第一時間內並沒有妥善應有的對應......
無論是對下訂的消費者而言,或是作為人民靠山的政府,在「時效上」,一再讓消費者或政府失望。
當然,站在DELL廠商而言,他們不接受政府的調解建議,是他們的權益。
只是,政府理應對此事件該對DELL有所行為了!!
1. 建議政府以「不實廣告」去處分DELL。
2. 建議政府禁止DELL參與政府採購競標設定年限。
3. 建議政府禁止DELL從事線上購物設定年限。
當然,DELL如不服,也可以與政府打官司,爭取它們認為應有的權益。
因為現在不是消費者是否能夠以原標價採購其螢幕或相關產品,
而是要維持現今線上購物的型式。
如果沒有適當的處分,那對其他線上購物廠商並不符合其公平性。
並且開了惡例,其他線上購物廠商會有「案例」比擬,這是不好的!
任何買賣或交易都有其風險,
如果將所有風險都由消費者承擔,或是大部分比例由消費者承擔,
並不符合其公平正義原則。
因握有資源的一方,理應要承擔一定比例風險。
希望政府能夠有所作為,以期維護其他同等性質之廠商、或是弱勢消費者之公平性。
要政府這樣,當台灣是極權國家嗎?
台鐵限制韓商招標是因為已經走到法律程序,他們還不理。
跟消費糾紛不是那麼類似(你要說一樣也沒辦法)。
本土廠商也會有消費糾紛啊,難道政府要吊扣他們營利事業證嗎?
政府真的擴張公權力對外商甚至對本土商,
有一天真的吃虧的是當老百姓的我們。
消保會本來就只有協調跟會同消基會協助訴訟功能,
或是會同公平會就廣告部分罰款。
政府這次已經做到該做責任了,罰款調查也在進行(雖然很難認定)。
沒有誠意的是 Dell...你可以抵制 Dell。
可以參加集體訴訟,如果你是公家機關採買人,你可以建議同事不要買。
但是政府要是出面做這些事,有一天你會發現政府的魔爪在你的左右。
大家看到中國禁 Google,要求 Y! 交出個資覺得不可以思議。
台灣政府如果可以逼 Dell 出貨,
有一天你會發現 M01 可能被禁了,ptt 不能上了....
比起螢幕,我還寧願要這些自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