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還要考慮到「垂直更新頻率」,比方60Hz,每秒刷新就只有60次。一般的電腦螢幕也是這個水準。
當然市面有所謂的電競電腦螢幕,強調垂直更新高達120Hz,就是每秒最大120FPS(假設顯卡和電腦可以配合)。電視倒是很少這種垂直更新有120Hz的,一般都只有60Hz。
除非火眼金睛,不然一般人看不出60和120FPS差別的。且也要「電競螢幕」去比較(前提是顯卡也能到120FPS),否則一般電腦螢幕根本也是垂直更新在60Hz而已。
螢幕大好處是遊戲中人物也大,接近1:1等身,玩女角感覺更身臨其境,身高更接近真人比例。場景更具臨場感,彷彿真的處在戰地中。
電視大,那麼敵人的頭是不是也特別大,隨便瞄也爆頭。在22"的電腦螢幕敵人頭只有蚊子大,瞄老半天打不中。換成電視,敵人頭有乒乓球那麼大,除非手殘,或滑鼠會飄,不然真的隨便也爆頭。
這個比FPS還好用哩,不用切狙擊鏡就可以爆頭了,因為螢幕大,人物的頭也大。切了狙擊鏡那敵人頭該有番茄那麼大了。更不用說瞄身體了,隨便打也中。

lalaso wrote:
好奇請教一下
雖然我也是支持 4k電視當電腦螢幕
不過我覺得反應時間電視跟電腦螢幕實在差很多...(恕刪)
電腦接電視畫面會延遲,是訊號輸入延遲問題..
畢竟訊號經過轉換..需要時間..
這邊有詳細說明..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11259115.A.A05.html
輸入延遲與反應時間,這兩個東西好像很多人都會搞混,挑電視螢幕的時候如果選錯就會
.................
sheauyih wrote:螢幕有四個時間轉換的延遲
電腦接電視畫面會延...(恕刪)
畫面轉換:以VA面板的4ms舉例
畫面時間:常見的60Hz與120 240Hz舉例
硬體延遲:就是樓上所說的 這是無法改的硬體本身延遲 越低越好
FPS延遲:顯示卡送出的FPS少於螢幕Hz
或者是送出時間剛好錯開螢幕轉換時間 少對應到一或多張畫面
-------
畫面轉換與畫面時間
60Hz = 1/60 = 16ms
一個畫面時間16ms 其中有4ms的時間進行畫面轉換
120Hz = 1/120 = 8ms
一個畫面展示8ms 其中有4ms的時間進行畫面轉換
240Hz = 1/240 = 4ms
一個畫面展示4ms 同時進行畫面轉換
480Hz = 2ms
轉換需要4ms因此無法達成480Hz的更新速度 頂多維持240Hz的4ms更新率
能達成的就是tn面板的1ms
-------
硬體延遲
如上 延遲1秒 怎樣操作就是慢一秒 越低越好
低到30ms以下 一般人就不易感覺出這個硬體延遲
感覺敏銳或是經過訓練而成察覺的人 可能需要使用硬體延遲更低的螢幕
如有標示出超低延遲的電競螢幕
-------
FPS延遲
螢幕5Hz 每秒更新五張
1.顯示卡1秒送出1張A圖
更新的5個畫面 都是A圖
2.顯示卡1秒送出2張 螢幕5Hz 每秒更新五張
更新的5個畫面 12是A圖 345是B圖
3.顯示卡1秒送出5張 螢幕5Hz 每秒更新五張
1-A 2-B 3-C 4-D 5-E
以3.每次更新都對應到新畫面叫做正常顯示的話 再回頭去看
2.的2與45就叫做lag沒有新的畫面
1.的2345也是lag沒有新的畫面
同樣道理 顯示卡輸出FPS60 對應60Hz螢幕 每個更新都是新畫面
有時場景複雜來不及算圖 少了一張圖 變成輸出FPS 59 螢幕就lag一個更新畫面
60Hz 兩個一樣的更新畫面就是16ms(更新畫面)+16ms(重複畫面)
120 240掉2幀也一樣是lag 但lag時間更短 8+8 4+4
另一個就是時間錯開問題
所以顯示卡通常要輸出更多的張數去對應螢幕較低的更新率
FPS 75對應60Hz螢幕 FPS144對應120Hz螢幕
(然後就有另外的問題出現 螢幕撕裂)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