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新聞- Dell後續聲明:將提供合理折扣

小弟的感覺,廠商標錯價是不應該,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標錯價,衝著標錯價的消費者心態,就是貪小便宜
甚至一口氣定個五六台的更是如此,不過一般廠商也應該對下標的人表示歉意,或送個小禮物,或是來個優惠之類

貪不到小便宜,怒吼之類的,我自己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小弟看到這種標價就知道是標錯,也就不會有訂購的想法
(雖然我這個週末要去買螢幕,可能是DELL或三爽的)
攝影~咖啡和音樂
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對我來說這種是有點是趁火打劫 或許道理上站得住腳
但是道德上 良知上
如果 dell 是你開的
如果 你是key 錯的職員
如果 只是想看別人錯誤時撈上一筆


~~~做人要厚道~~~好人有好報~~~

Neotek wrote:
喔 是阿 我是假清高...(恕刪)


那就好好的閉上您的嘴,等待大家收到的回覆。

所有廠商的獲利就靠你了,有促銷的時候,麻煩您請用原價購買。

去百貨公司消費或吃飯,業者有提供折扣,記得不要用阿,要用原價阿。

買房子或車子,請用地段最高房價計算,車子不要請業代送配備。

要不然,您不就是您口中所說的貪念之人嗎?
聽的懂人話的主管才是好主管!!
airbag4455 wrote:
我想起了n年前,坐飛...(恕刪)


來 你把你信用卡卡號 有效日期 以及 背後莫三碼 po 出來
順便給予對方可以請款的權力 再來說無限上鋼的問題吧

交易成立在於雙方同意彼此的條件
戴爾的條件就是網頁上面的價格
買方也給予戴爾立即請款的權力
早就視為交易成立了 網頁出包
一個大公司可以出包六七個小時不處理的
那還真的很奇怪

一開始討論 給予合理折扣
後來表示 不被接受合約
朝令夕改

https://tinyurl.com/4ah27wpx (短網址為01停權星粉H先生網址) 慎入

Tataming wrote:
要提出的主要原因是:
1. 對於DELL官方說的"標價錯誤": 理論上標價沒有錯誤,因為上面有"原始價格"也有"網購優惠價";而各位所訂的是該公司所提供的"優惠",並非標價錯誤!!

這裡有一點要強調:公開標價本身就是合約的一部分,因為客人是看到標價而決定購買的。不管是不是出錯,不照合約就是詐欺。


Tataming wrote:
2. 由於該公司的訂貨流程在使用信用卡的部分,已經將個人重要的信用卡詳細資料取走。因此如果不出貨,是否構成"釣魚"或是"詐欺"的嫌疑!? (小的真的不懂詐欺的定義...要讀法律的人解釋一下)
信用資料一回事,外洩他就死定了。在交易的觀點,對方已經取得授權碼。已經取得債權,交易合約已經成立了。由不得他單方取消,他的交易合約不能為反法令,與法令牴觸的條文是自動無效的。所以,只要DELL耍賴不貨,告DELL背信詐欺是可以成立的。雖然不一定勝訴(對方法務團隊的實力加上受理法官的修養)但是以七千元差價來看,一個CAS個CASE告。就算一張訂單5台,只要出庭幾次法務費用就比錯價損失大了。利用這種方式讓對方精算不合算來和解才是勝利之道。(反正沒啥損失,告贏賺到,告書大不了不買:因為對方主張合約不成立)
消費行為發生地寫在你最常出現的地區的好處是不是
一個律師不可能跑那麼多地方,
順便讓DELL負責處理人員環台旅行.
hank744 wrote:
消費行為發生地建議寫你最常出現的地區

廠商所在地選台北市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218 號 20 樓

02-2376-6888

(負責人很多人都沒填,所以應該沒差)
...(恕刪)
DELL不認賠的話~

我一定大聲的跟其他朋友說~

DELL的東西部要買~

連折扣7000都是假的~

現在他online shop還有折扣8900的勒~

那一定是騙人的~

看到這麼多文

感覺大多數人都還是用理性且合情的看法來看待

甚感欣慰

當然 還是有少部分人 意思很白 意旨在維護公平正義還是私人利益

相信大家一看就明

有些人在批評DELL 處理失當時

別忘了 國內外的媒體看到的不只是DELL的失誤

還有台灣人的趁火打劫
tom71233 wrote:
+1大部分人買東西都...(恕刪)


+1
突然感覺到很像是新聞常報的
領號碼牌去搶購特惠商品
剛好沒領到的人就會在那邊又吵又鬧的
感覺人家欠你的一樣

在這個時候
甚麼奇怪的理由出現都不奇怪了
甚麼陰謀論、種族因素、政治因素都有可能

新聞一段時間也會報說
有人去提款機領錢
提款機吐出了超過你領的金額
這件事記得最後的處理模式都是退還給銀行
不然就是以侵占罪論處
怎麼就沒有人去撻伐
是因為個案人數太少
還是不是自己得利就是不關己

並非下標的人是十惡不赦
只是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講得好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
這樣社會只會充斥的人吃人及互不信任的氣氛
加油!
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台灣版的事件!
"vizio 瑞軒電視購物網站標價0元..."
當初這家公司也是死不認錯.

看國外消費者的權益及廠商負責任的態度後,
才知道商人如何欺壓台灣消費者權益.
  • 1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