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43 吋 4K 電視作電腦螢幕適合嗎?

聽聽我這位快50歲的老人說法,年輕人眼睛還很好不知道累所以不懂

電腦使用的大小要盡量在眼球移動的輕鬆範圍內,長時間使用才不至於疲勞

而且亮度不能太亮,不然就像一直盯著一盞燈

如果視線範圍內都是螢幕,等於整個眼睛都面對燈光,長久下來很傷

大螢幕絕對會慢慢習慣,但你是犧牲眼睛的健康在習慣它

我自己用了幾十年電腦眼睛慢慢退化的經驗來說,一般書桌的距離用27~28吋已經足夠

現在比較新型的電視,HDMI輸入有 PC 模式
然後 OSD 設定中,「背光」可以調:1~10

注意是「背光」,不是「亮度」

傳統的 亮度/對比 是 1~100,是液晶面板在控制的

背光是指:背部 LED燈模組 的發光量,等級:1~10
調 2 就接近一般電腦螢幕亮度了,而且瓦數計實測才耗 30W(55"電視)

用電視當電腦螢幕,最怕的就是耗電量
尺寸本來就是想要大的,像在電影院看電影才爽
亮度可以調

然後新型的還有濾藍光功能,也是在 OSD 設定中,弱中強三段
打開的效果是:藍色冷光會被濾掉,色調偏暖
有點類類似色溫 9000K,降到 6500K 或更低那種效果,但又不太一樣,顏色比較自然


不確定是不是所有品牌電視都有那些功能,建議是除非十分確定,不然去大賣場挑,看實機,遙控器按一下 OSD 設定,找找有沒有調整背光強度的選項(註:不是亮度,是背光強度,亮度是另一種選項)。

整機額定功率最大100~130 W 左右的,那麼背光調低,就有機會只吃 30~40W,比較省電。

電視買重量愈輕的、厚度愈薄的,愈好。
和喇吧剛好相反,喇吧是愈重愈好
但 電視/螢幕 要愈輕的,愈薄的,才是最新型、高科技的


觀看距離方面

確實大尺寸螢幕,就要坐後面一點看,不然一眼看不到畫面全部。桌子要寬一點的。或者分開擺,電視擺在 櫃子/另一張桌子/鎖在牆壁上。43" 來說,約要離 1.5~2 公尺以上觀看。

誰規定 螢幕 一定要和 電腦/鍵盤/滑鼠 放同一張桌子,是不是呢。

電視就可以掛在牆壁上的(需要壁掛架),不然可以放在另一張桌子、櫃子、架子什麼的。

比方客廳電腦,滑鼠/鍵盤是不是放沙發茶几桌上的,不是放電視櫃上的。可以分離的。不見得就是要準備一張很大的桌子。

放在臥房的好處是:平常打鍵盤可以在桌子前,坐累了想躺,躺床上繼續看。看影片、打遊戲(用無線手柄)躺床上很爽的。螢幕要夠大才行,不然躺那麼遠,螢幕如果很小是要看什麼,啥也看不到。


andrew3688 wrote:
聽聽我這位快50歲的老人說法,年輕人眼睛還很好不知道累所以不懂
電腦使用的大小要盡量在眼球移動的輕鬆範圍內,長時間使用才不至於疲勞
而且亮度不能太亮,不然就像一直盯著一盞燈
如果視線範圍內都是螢幕,等於整個眼睛都面對燈光,長久下來很傷
大螢幕絕對會慢慢習慣,但你是犧牲眼睛的健康在習慣它


我是這樣看的,眼睛如果持續盯著一個東西看,再加上距離近,反而會增加眼睛的勞累程度。
眼睛最放鬆的狀態是注目遠方,越近眼睛的肌肉就越用力,也就越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所以看書比看電視更容易造成近視,但小時候因為不喜歡看書,喜歡看電視,看書十分鐘,看電視一小時,當然看電視的傷害因為時間長所以對眼睛造成傷害大。

小的螢幕眼睛不動,看似很放鬆,其實傷害比常常在做視線轉移的動作傷害還要大,小螢幕字體越小,你的眼力就要更集中。

有時候人的感覺並不可靠,舒適並不表示全然的健康,就很像人是不是不動最健康,這是不一定的。

當然我不是專業的眼科醫生,我只是就過去我的成長經驗醫生告訴我一些學理
加上書籍網路之類的訊息造就我的這樣的認知。

vonyi wrote:
如果你常切換螢幕有...(恕刪)


我買了兩台這個43吋顯示器, 一台給電腦用, 亮度不會刺眼, 當顯示器很好用.
另一台塞臥室衣櫃內當電視用.

遙控問題外接一個HDMI 2.0訊源切換器便可, 淘寶買一個三進一出帶遙控器的訊源切換器為59元RMB, 此訊源切換器還能自動偵測哪幾個輸入有信號就可以遙控選哪幾路, 訊源切換器本身也能遙控關閉電源, 一旦切換器電源關閉, 顯示器偵測不到輸入信號也自動休眠待機, 所以完全不需要去開關顯示器本身的電源.

另外我家裡第四台機上盒附的遙控器本身有學習功能, 所以我將HDMI訊源遙控器的訊源及電源指令加入在第四台遙控器的按鍵上, 所以如果我只要看第四台節目, 則只需要拿第四台遙控器就搞定所有操作.
因為螢幕太大~你必須坐遠一點但是這樣字又會太小
我買了40吋電視要做電腦螢幕後來放棄了~讓你做參考
CONA24 wrote:
我是這樣看的,眼睛...(恕刪)


我的看法跟你一樣..眼球缺乏活動才疲勞是主因..

大螢幕能看一整天..
手機我看十幾分鐘,眼睛就又酸又澀...拿遠看也一樣

然後上了年紀..很多裝備都會自然退化..越少用退化的越快..
當然啦..也不能過度使用就是..

買電視可看BENQ的..好像只有他有強調接電腦不溢色不模糊
不過他有些機型是RGBW面板.不知這種面板接電腦的顯示字體效果好不好
如果需求為43吋4k HDR 支援PIP/PBP
金額約一萬元上下
有什麼推薦的品牌嗎?

題外話
有benq這樣的電視嗎?
我是還蠻想用看看他的藍光模式
電腦一(WorkStation) cpu:i7-3820 RAM:16G(DDR3) mb:p9x79 gpu:AX6670 HDD:SSD128G+
大家講半天沒講到電視跟螢幕最大的差別,一個是顯示的速度,一個是Chroma 採樣率,再來是顏色準確度。

顯示延遲如果沒有低於20ms左右,會有視覺時間差,造成滑鼠或是鍵盤動作延遲的錯覺。 一般現在ok一點的螢幕都有在個位數,而一般的電視都在40ms。 大多電視比同尺寸電腦螢幕低價很多的延遲都不低,而高階低延遲的電視又不會比同尺寸電腦螢幕便宜。 這時候有人會說電視也有Pc模式或是遊戲模式啊,這時候就要講到壓縮比了。

顯示器的壓縮比,或者是說採樣率一般常見的是4:4:4 4:2:2 4:2:0三種,簡單的來說就是8個pixel的顏色簡化為8個 4個 跟2個。雖然高階的電視也有4:4:4的,可是一般比較平價的電視都是4:2:2,而在PC模式或是遊戲模式底下,非常有可能會降到4:2:0。 這時候字體或是較銳利的線條就會出現毛邊或是模糊的狀況了。

再來就是顏色的準確度,這個對影像工作者影響比較大,對一般人來說沒什麼差,不過要是要拿來修照片,做設計,就一定要注意。

結論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不可能一樣的面板一樣的東西,沒事給你大尺寸又比較便宜,要是要拿電視來做電腦螢幕,先看看延遲時間,顏色採樣率,跟包含的顏色範圍。 如果電腦只是拿來上網,追劇,那當然沒差,可是要是拿來做事,電視還是電視,螢幕還是螢幕。





Test-Type wrote:
43 吋 4K 電...(恕刪)


擺放空間是一個重點,

桌子有多深...

以70公分為例, 螢幕27吋就差不多了,

相對的43吋的螢幕, 眼睛和螢幕的距離建議至少1.5公尺,

桌子和房間配置就變得很糟糕...

壁掛或是離的太遠, 大螢幕的效果就沒了,

公司有50吋4K的螢幕, 放影片還能接受,

其他使用就很雞肋了...


其實最好的還是用 1400吋的imax影廳螢幕

這樣肯定不會有近視問題

覺得螢幕太大的人,大概是用上了imax仍然堅持要坐在螢幕前三十公分使用

或是家裡桌子太小限制了想像力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