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Dell&variant=zh-tw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朗德羅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由麥可·戴爾於1984年創立。創立之初公司的名稱是PC's Limited,1987年改為現在的名字。戴爾以生產、設計、銷售家用以及辦公室電腦而聞名,不過它同時也涉足高端電腦市場,生產與銷售伺服器、數據儲存設備、網路設備等。戴爾的其他產品還包括了軟體、印表機及PDA(已停產)等電腦周邊產品.
本人於dell公司於修訂2005年5月2日之戴爾線上政策中,並未閱讀到該公司擁有保有契約成立後之非平等買受權利條件。請參見並閱讀戴爾線上政策。並鑑請指示該公司保有權利之依據,萬分感謝。slrml617 wrote:這種網站上標錯價的事情在外國常常發生哪有像你們這些小朋友在那裡理直氣壯的吵的本來就知道那價錢是不可能的嘛更何況通常對方都保留許銷訂單的權利他們願意給折扣已經對你們這些沒看過世面的人很好了...(恕刪)
arLigo wrote:DELL 的管理層好笨阿幹...這不只是什麼成本問題了, 而是商譽了, DELL又不是什麼小公司, 可是一間數一數二的跨國公司耶, 賠那麼點錢是會倒閉嗎? 而且單是在台灣地區一個月的廣告費就超過這次的成本了吧? 當做廣告而已, 又能增加商譽, 受不了...笨到....不知是哪裡畢業的書呆子 賠那麼一點錢?????根據網友的估計(以最早大約當晚7點的訂單編號,與隔天臨晨7點的訂單編號去計算,也就是事件發生前後12小時)總共出現了差不多45000張定單,平均每張訂單至少都定兩台以上,甚至更多(聽說有人訂700台)就算平均4台好了,以它每台折價7000(實際不可能,假設虧一半好了)也就是一台虧3500賣出的話總共是3500X4X45000=6300000000,差不多要虧63億左右以台灣的營業額來算,大概賺個100年左右就賺回來了我想這真的不是一點點錢,DELL不承認訂單的機率基本上是99.99%
引用kywk: 詐騙集團動作快一點的話,就假冒Dell打電話給消費者,要求週一前匯款訂單會生效。反正能騙多少算多少。再加上問說:那你還要追加 多訂幾台嗎? 為了展現我們公司的誠意,現在推出活動,每人最多可以訂 20 台而已。但也要馬上匯款喔。哈 詐騙集團也沒多聰明嘛,都沒注意到這次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