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不專業簡易開箱]Decaview(FEELER) FV2600W 26吋HDCP寬螢幕

S-IPS的漏光真的是非常嚴重的~~
不用關燈都看得出來.

我之前做了一些比較, 總共五台螢幕一起比較:
螢幕 白點(nits) 黑點(nits) 對比
CG221(S-IPS) 97 0.262 371:1
CE240W(S-PVA) 174 0.174 999:1
2407WFP-HC(S-PVA) 157 0.175 909:1
VX2235WM(TN) 94 0.113 832:1
AUO筆電面板(TN) 97 0.274 357:1


S-IPS的對比, 實在跟筆電面板有的拼...
連這麼高檔的CG221都這樣了, 我想其他採用S-IPS的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IPS還是要買H-IPS~~~
skyforce wrote:
S-IPS的漏光真的...(恕刪)


謝謝skyforce大大的分享

目前好像還沒有無敵的面板,預算許可的話,H-IPS的確是比較好的選擇。

可是在台灣,非水貨+正常保固的H-IPS LCD不好買,國內幾個LCD廠商對這領域好像不熟+興趣缺缺,大家似乎都比較喜歡在紅海內廝殺...

期盼未來台灣也能有廠商願意把LCD精緻化
找到一篇LGP發表的論文, 是IPS結構上的改進, 也就是S-IPS和H-IPS的比較.


傳統IPS結構, 指的應該就是S-IPS




改良的H-IPS結構, 把pixel electrode移到common electrode正上方, 可以減少common electrode面積, 開口率可以增加(我對液晶結構研究不深, 是同事講解的, 我可能理解錯誤)




H-IPS與S-IPS在視角上的比較.


所以H-IPS與S-IPS是同一製程的說法, 我認為應該不太可能.
H-ISP 及S-IPS 是不同製程,或許LG 有另外一個型號供給NEC 或Mitsubishi ...^^b
另外 上面的第三張圖應該是指H-IPS 有比S-IPS 視角輝度更平均吧!....
如果可以找到他是如何改進暗部的紫光那就更好了...

上星期我敗了這一台,原因還是在保固,手上這台運氣不錯沒有亮暗點。
至於背後那片褲褲的拆法,我去Mitsubishi 下載它的說明書,裡面有說到...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jp/home/display/product/rdt261wh/index.htm

看了上面的說明書,一整個微妙呀.... 還真的是兄弟機...
不過在網路上也有看到雙胞胎機就是了
http://www.provantage.com/planar-997-3497-00~APLNR049.htm

本來想去買個旋轉架,把它變直立的,但看了說明書後就還是算了。

HP 的那台24"本來有考慮,但考慮到字體的大小,還是敗26",從原本17"的CRT 轉到26",除了面積變大了,但字體大小幾乎相同,所以看了很舒服。

至於缺點...
即然是只弟機,一樣的缺點就是亮,不過我把室內燈泡換一顆新的就好多了..
但還是會感受到螢幕發出來的熱度。
還有一件事就是或許是IPS 的特性,當我把亮度設0的時候,我看全白畫面四個角角及下方有些輕微的焦黃,但當眼睛移到焦黃處又變正常了,下方的焦黃把面板向上仰也減少了不少(其實有一小部份變到上方)。 同理亮度設到100 也減輕了。
至於黑的紫光,咱沒有關燈看電視的習慣,所以就沒差了。

另外還有一點,說明書裡的釘書針生鏽...orz
看鏽成這樣,好像放了很久,該不會這台已經作了很久,壓在倉庫...(心裡一整個微妙)
skyforce wrote:
找到一篇LGP發表的...(恕刪)


首先感謝skyforce大大的情報
小弟在想:
H-IPS與S-IPS到底是不是屬於同一生產線?
在LPL官方澄清前,永遠是個謎~~
當然這或許牽涉到製作機密也說不定
小弟之所以還抱持著懷疑
是因為S-IPS並非第一代的IPS了
所以到底製作技術上的演進
指的是IPS到S-IPS,或S-IPS到H-IPS?這...
另外成本上須維護二種面板生產線,開銷不算小,而且以製造業慣性來說
生產線應該要源源不絕的生產,沒接到訂單就停掉產線的機會微乎其微?
以上2點還是讓小弟心生疑惑

除非,目前買到的S-IPS LCD都是庫存貨...

1. 面板庫存在LPL
面板能放倉庫多久還不壞,小弟不知道...

2. 面板製成機器庫在LCD廠商的倉庫
這個可能性稍微比較高,不過放著不賣,應該另有隱情才對

這麼好奇好像不太好,感覺一直在挖瘡疤...
jyhlih wrote:
H-ISP 及S-I...(恕刪)


首先恭喜jyhlih步入IPS面板敗家一族

小弟拿到的說明書鐵釘也有生鏽
不過好像箱子的裝訂鐵釘生鏽更嚴重...
說明書本身紙張頗白
如果是放很久,紙張應該會泛黃吧...
小弟也很好奇為何這一台消息自去年流出後
直到今年才在一般通路開賣

是因為
1. 技術不佳,所以無法遲遲上市?(那工作人員應該被炒魷魚了吧...)
2. 原物料缺貨?(是面板缺貨嗎,還是其他?)
3. 涉及智慧財產權侵權官司?(既然號稱兄弟機,那麼想必...)
4. 上市消息一公布,就接獲某大量訂單,所以原本可以在通路供貨的計畫就延後...(如果是這樣,下訂的應該是大戶...)
5. 其他(就請各位大大發揮想像力了)
rezard wrote:
首先恭喜jyhlih...(恕刪)


小弟也買了一台...在PCHOME買的...
買完後網頁就改成缺貨中...
嗯嗯...沒看錯的話..小弟應該是買庫存中的最後一台....

說明書上釘書針生鏽的問題..小弟也是有的...
用測試軟體看了一下..沒亮點也沒暗點...不過全白的畫面差點弄瞎了眼睛=.=
關燈後黑色畫面左上邊會有綠色的漏光情形...不過還好....在一般使用的畫面來說看不出來~~

用ATI 催化劑軟體看資訊..竟然是韓國的機型耶 BPM-26W....
VISTA只能抓到一般的顯示螢幕....所以垂直更新率在1920*1200只有59Hz跟60Hz..無法到75Hz

這邊小弟有一個疑問:
請問要去哪邊抓正確的驅動程式啊?????
網路搜尋都沒有說><"....請大大幫忙解答一下~感激感激
alexpopo1688 wrote:
小弟也買了一台......(恕刪)


1. 如果alexpopo1688大大有翻到說明書倒數第三、二頁
看到所有解析度與更新頻率,應該就會發現1920*1200並沒有支援75Hz垂直更新

2. 小弟使用Vista抓到的預設驅動程式,並沒有額外更新
rezard wrote:
1. 如果alexp...(恕刪)


有一點很奇怪..就是啊...
在ATI催化劑裡面抓到的螢幕竟然是PBM-26W...我搜尋過..這是韓國機類似的兄弟機
然後催化劑裡面在1920*1200解晰度下..垂直更新率是可以到75Hz
只是vista本身不能調....所以我就想說是不是因為韌體或是驅動程式影響的關係...

=================================================

修改過了~~~是PBM-26W不是BPM-26W~~
我用D-SUB,一樣是ATI 的卡,在XP下
試著設到1920x1200 75Hz,就蹦出一個訊號「D-SUB INPUT OUT OF RANGE」
我想應該是依照VESA 的規範,就只設到60Hz

另外這邊有兄弟機的開箱
Planar PX2611W

除了腳架和RDT-261W 相同外,OSD 介面與FV2600W 一樣。
FV2600W語文選單,除了英文、法文、不知文、日文還有「韓文」, 或許是LG 提供的公版OSD。
想在找其它兄弟機的使用手冊來參考,不知BPM-26W 是那一家的產品?

P.S.咱ATI 的Monitor 設定給您參考(出事自行負責)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