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禪 wrote:
您好 Fox 大大
...(恕刪)
秋禪大~ 安安呀!!
aRGB螢幕,如色彩管理的得當,是可以發揮很大的效用地!!...
當然比較明顯的地方,是『輸出作品』來時~~ 是彷彿 所拍如所見 之感動!!
如只是在 網路上分享 的話,還是有它的意義在的...
因為 你 取材自 較大色域 的話, 其顏色的資訊 相對就多,是有利於 日後編修調整題材後,
保留住 較多 拍照瞬間的細節資料的,即使 完稿後,需將作品再轉成 sRGB色域 ...
這就是「魔鬼」所在囉!!~~

Q1:作法如同前篇文章所提的:
「logok大大 在[100101] Colormunki與螢幕色彩校正的自由軟體: dispcalGUI+Argyll CMS#62 貼文」
Q2:稍稍有些出入,應該是:
以將修正檔AB'套入之校色軟體(dispcalGUI+Argyll),配合 色度計B 去校正 螢幕C 生出 其ICC ,
則結果之ICC 會近似於 用光譜儀A 校正 螢幕C 輸出的ICC ~~
關於設備:
看你的需求,各各儀器 校正出來的 數據會有 一般人認為的"細微差距",
就看你 覺得 這差距 相對所要付出的 金錢 值不值得囉!!

混用的話,就小弟看來...是用此來:
1.提高校色的時效,節省時間 ;2.用低階設備來延長高階設備的使用壽命
但這只限於校正某一台螢幕,因 每多一台就需要生出其專用的修正檔來 才可...
以上~~供 秋禪大大 指教!! 感恩...
(因小弟資源有限,無法真正下去實驗看看,故只是空口白話,請多包含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