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品牌(包含Eizo, Nec)為何都有濾藍光/低藍光模式
RGB-LED, GB-r LED等等技術最先為何被開發出來
幫助三星去年面板市場上大獲成功的量子點技術改變了什麼, 主打是什麼, 怎麼辦到的
Displaymate評測報告為何幾乎都包含spectrum曲線圖在內, 又是怎麼量測的。
幾種方向還是要思考一下就是了.
個人認為RGB-LED, GB-r LED技術
當初要是可以充分降低成本+夠完美, 現在市場上不會有WLED產品就是了.
現在退到後線, 完善WLED的角色變成是量子點的工作了
而這個演進似乎是理所當然, 同時卻又來的慢了太久了,
不然這篇文章連存在都不需要, 連討論都不用討論了.
NAEROK wrote:
F.lux為什麼被...(恕刪)
我知你想說甚麼,怕甚麼,東西說白一點就好了。



EIZO好,Apple好,有黃光模式不是因為WLED傷眼就好了,主要是人眼習慣黃昏黃光快睡,看完白的東西就不想睡。
事實EIZO 黃光MODE在CCFL時代己經有了,沒甚麼新意。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exposure to blue light emitted by electronic devices after sundown impacts sleep.
http://www.eizoglobal.com/products/flexscan/blue_light_reduction/
至於光譜問題,你說Displaymate就拿Displaymate的圖來說明
iPhone 6 和 iPhone 7 的光譜圖,首先請說明光譜圖都是白色,就是液晶全透的情況來測試,
而iPhone 6因色域不夠iPhone 7高,需然看似iphone6藍光很高但實際上大家藍光量都是一樣,
只是iPhone6缺失了一些紅光,其實二者都是由藍光LED 激發螢光粉轉成的,
所以實際上藍光不是因為WLED傷眼,而是WLED光譜不足所致,就是藍光沒多,但缺少綠紅光。
實際OLED光譜的藍光量也和IPHONE6差不多。
所以OLED和WLED廣色域也好標準色域也好,人眼吸收的藍光量都差不多就好了,
問題只是有些廠商WLED的色域特低,廠商又不想顯得顏色太淡,就夾硬推藍光上去。
例如量子點,藍光量也是和一般非廣色域LED的藍光量差不多,沒多沒少。
而Displaymate也在說明,所謂夜間模式,說穿就把紅光推上,藍光推下,
整個色是變黃的,但是顏色己經改變了。
http://www.displaymate.com/Spectra_39.html
http://www.displaymate.com/Spectra_37.html
http://www.displaymate.com/Displays_At_Night_1.htm
NAEROK wrote:
總之~ WLED本...(恕刪)
那任何工業製成品都是半製成品就好了




你說那夥CPU不是未完成技術要被淘汰,
不過WLED卻是史上最成功用途最廣使用量最高的半導體光源
,還拿到諾貝爾物理學

。你才針對性
首先現在是討論不是討論藍光危害性,是討論WLED有沒有更多藍光,藍光有危害是公認,而認為WLED發出更多藍光是錯誤。
簡單地說就是 "拿跑車開快車有危險" 引申成 "跑車都是較危險的"




典型謬誤


甚麼是 "還有太多可能性&空間性了"




那請提出任何科學論點或論文提出你的可能性吧,不是說說就好了。
隨便以前的EIZO CCFL 就有TEXT MODE

http://www.eizoglobal.com/support/db/files/catalogs/lcd/FlexScan_Widescreen_Monitors0712.pdf
kennyz wrote:
感覺WOLED的藍光光譜沒特別明顯,
那最新的QD-OLED呢?可否貼個光譜?
查了一下QD-OLED,好像藍光又比較突出了...
就不知道是否查錯?
光譜圖都是網上抓下來的 QD-OLED vs. WOLED What Type Of OLED Should You Buy?
可信度自己判斷吧
不過根據WOLED 和 QD-OLED 的原理差異
顯然 Samsung 的 QD-OLED 技術比 LG 的 WOLED 好 (色彩 低藍光)

兩個光譜圖 Y 軸都是任意單位 沒有相互比較意義
要看的是 藍光 VS 可見光(綠光) 的 相對強度 (Y軸高度比例)
WOLED 藍/綠 = 2
QD-OLED 藍/綠 = 1
藍/綠 值 越低越好
低藍/綠 值表示螢幕的藍光比例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