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4k的時代來臨? intel將力推高PPI顯示方案

這種 16:9 FHD 這種狂潮是很難止的
所以我的想法比較偏向
ACD 30" 和 HP 30" 算很能撐了
所以就算退回 16:9 也不便苛責
因為其他大多數早就棄械了
或者跟本就不敢跟進 所以站在有出就好這點,是給予肯定的

不過MS的UI,這點個人覺得,
是偏向指該作能作而不願作(甚至是壓抑)高解析的應用發展
(像很多早期玩攝影在修圖的,還一度倒退回可上 QXGA 的 CRT)
當然原因很多,Wintel的強行分化市場,
有更多其他的原因手段
也許不能完全用洗腦這樣含概性的說法

也奢望 the new ipad 播亂反正一下
帶動高解析度4:3 NB 發展…的可能性?

當然,是奢望而已,不然早在 ipad 出來時
就會有 10" XGA 的小筆電流行了
womiyeh wrote:
ACD 30" 和 HP 30" 算很能撐了
所以就算退回 16:9 也不便苛責
因為其他大多數早就棄械了
或者跟本就不敢跟進 所以站在有出就好這點,是給予肯定的

ACD 30是撐很久的產品,但應該也是最早放棄的一間,16:10 30寸的LCD有在玩的大概只有APPLE、DELL、NEC、EIZO、HP,而器械的目前應該是只有APPLE(除此之外消失的16:10還有24 ACD與24iMac)

ACD 30在04年就有的東西,到近期才有27 2560x1440這東西,上述的APPLE、DELL、NEC、EIZO也都有,但是只有APPLE停掉30的產品

在4:3還很盛行的年代使用PowerPC的iMac就已經進化到16:10的螢幕,而現行iMac又全面進化成21.5與27的16:9去,APPLE可是非常積極的在推廣這種越來越「窄」的螢幕
過去為何不推?時機、環境不成熟啊!

提高解析度要看整個市場氣氛和環境。以相機來說,曾經,6MP就被認為是高解析度....一路走到現在,24MP被嫌像數過多(UHD規格螢幕假如存在的話,可是要32MP以上)

今天大家發現common規格產品玩不下去,就開始炒高解析度...事實就是如此而已,5年前要炒這個,不是高尚,不是遠見,而是白痴

等到2025年,Intel或許也想炒作UHD規格....人類總有走到(炒作UHD)這一天的

試問,有多少東西需要QFHD甚至UHD....頂多看照片,修修照片...如此而已(看電子書也算)
sycee2008 wrote:
試問,有多少東西需要QFHD甚至UHD....頂多看照片,修修照片...如此而已(看電子書也算)

可以來個超細膩遊戲,但是又卡到顯卡的因素,前面又有前輩說跑不動幹嗎要畫質那麼高,真的很想問問另一位前輩他要高PPI的螢幕幹嗎,另外可以看影片,可惜連支持1440P的影片都不說更何況4K 2K

PS:小弟用2560x1440上網都無法全螢幕了,全螢幕只不過是留一堆沒用的白邊而已

當初早期的30寸要用高階Dual-link DVI顯卡來推,這東西那時後也不普及價格也是偏高,前輩們也都不想想空有高PPI螢幕那用什麼設備來推
其實這些高解析度的應用
早期的確是醫用、航太等較先進的科技
東西有較大的需求、或才用的起的

後來下放?用到金融業的也不少
打個比方好了, -GA 和 Q-GA
就是同時操一個盤和四個盤的差別
(這是很粗的比喻)反正可以省掉
大量的LCD牆的成本閒置空間

不過一般使用最廣的生活用途
應該最直接能感受的到的是印刷品的擬真…
印刷品這種東西
個人覺得…是再高的DPI都不夠用的東西
當然,之前也不少挑戰
用電子墨水 或 近似的不等比模擬縮放
只是實用的層面 都不如直接高解析度來的直覺有效

稍專門一點的,是平面設計繪圖
看圖就不用提了
單拿他來看漫畫,也輕鬆的不少

退個一萬步
就算用 100 dot 來打字在 QXGA 上顯示
帶來的感受也和 12 dot 在 VGA 上用,來的爽一點
1080p,如果不用等比顯示,在遠越出他的range上更高解析度
的播放設備上放,也是更細緻

打個極粗的比喻
很多人買大光圈的鏡頭,不全然是為了要體驗鏡頭的性能或折磨自已
而是就算拿他來縮光圈,也能遊刃有餘(當然這個比喻不完全適切)

==
當然,超高解析還有更多其他的用途
目前「暫時」想不到 並不代表他不存在
==

Wintel 對 UI 的作法,小弟覺得有點像
先「提醒」使用者

你不照著這個點對點、等比縮放 等
UI的設限或其他他定下的遊戲規則走的邏輯
就先秀一張充滿顆粒的遊戲參考圖
或著類似毛孔放大的顯微圖來嚇人
就算我平常使用不會拿顯微鏡去比照非等比縮放的Game表現
或不會拿顯微鏡去看美女的毛細孔?
就算我習慣了之後也是視需求 常拿QXGA降XGA來玩
平常也用的很順用他來放不合 Default 值的遊戲 都很高興
不過我偶爾還是會被洗腦的這種 效能競逐 模式嚇到

小弟是沒辦法很鄉愿的輕易說出
如果你用慣 Q-GA 的 不會想回去用 -GA 的
不過至少經驗裏是,愈高解析的,不是只能點對點的鎖在那裏
而是操作使用的彈性,會更大
像弄大光圈的不是為了要一直用大光圈
也許是為了在不同場合拍照,能有更多的純圈快門上的使用彈性,這樣的意思

在這裏也不舖那種高解析能壓低用,低解析無法提高用的老梗

就像 QXGA 的 the new ipad 一樣

與其恐嚇消費者,你不用 FHD 會面臨什麼後果
比不上 我生一塊這樣的QXGA版子出來,你們要玩什麼花樣隨你便
反正不等比縮放的手勢也丟了,其他的就客隨主便好了(誤)

==
小弟膚淺的感覺是
Wintel 在很多方面,是扼殺了這樣的可能性
說的含蓄一點,是延緩了這樣進步空間的到來
當然不是說 xxx就比較高級 或萬惡的 Wintel
不過很長的時間,使用者是被鎖在
罵我?我不給你你沒得用,這樣干尬的處境中
womiyeh wrote:
其實這些高解析度的應...(恕刪)

解釋了那麼多那您用了高解析度了螢幕了嗎?

就算不用MS的作業系統,在OSX不管iMac 27 or Dell 2711不用原生2560x1440改降為1920x1080使用上一樣會模糊的不舒服,我相信在一般人較少接觸的CG275W上也是一樣

講一下高解析的優勢,在同一個螢幕下可以擺下更多的,同樣的畫面可以塞更多的視窗,以MAC的Pages(類似Windows的Word)100%顯示可以塞進完整的四個視窗,有特殊需求的自然會有市場,3007也才能一直到現在推到U3011

但是非文書或是其他軟體需求,對一般只有上網娛樂的使用者高PPI沒什麼優勢,連看個網頁全螢幕顯示都會留白邊都可以被抱怨了,玩遊戲要降解析度那買1080P的27寸就好何必買到1440P的螢幕,看個1080P的螢幕要全螢幕還不能點對點,加上廠商的定價光是高階的24寸都可以比平價的27寸來的貴,現階段最便宜的27寸1440P螢幕都要23K左右的價格就算電腦UI改變也不是大家都下的了手,很多人都說1XK就能買到32的LCD TV,幹嗎花多快一倍的錢去買27寸螢幕
光是大家想盡辦法想怎樣應用高解析度螢幕就知道,這個東西真的就是一種廠商沒東西做找東西做的議題而已
用了Eizo的,還有IBM的,都是QXGA
不過降XGA都沒有模糊或不舒服的感覺

不過這點我比較偏向思考
若MS較早就不在OS上設限
現在討論的或許不會是 看雖他什麼時後才有機會流行
或者是他普級化或平價化的速度會加快

當然,這只是設想
畢竟這個要推論要有類似小叮噹的時光機
調到十年前去看另外一個假設電話亭的市界
假設另一個世界有動態桌面的XP問市…
扯遠了 sign
pettter wrote:
平價筆電用高解析度....(恕刪)


+1
這麼小又這麼高解析度,以目前win的作法,越高解析度塞越多東西,根本就是殘害眼睛

應該要善用這麼高解析度螢幕,將所有顯示的東西精細度提高(ipad作法)才是正途,至少也做出這種選項給使用者選吧......
我和PCDVD, DCVIEW, Coolaler, PALMISLIFE上的APPLEKID是同一人喔......
APPLEKID wrote:
+1這麼小又這麼高解...(恕刪)


MS架構下很多東西都是類似…
我(表面上)沒有給你能用的大小
可是我框框已經設定好了只能這麼大

個人覺得不是高解析本質不好
而是被限制了有很多他不容易發揮的空間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