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產品標錯價,而廠商拒絕出貨,可看出廠商將「比對價格是否合理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廠商不負責,要消費者負擔這些成本--時間成本。從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二條背後的平等互惠原則來看,這是不合理的。從經濟分析來看,廠商這麼做省下一點成本,卻要消費者付出那麼多時間成本,就契約雙方總體經濟來看根本是淨損,不為法律、社會樂見。故即使網路購物屬要約的引誘,廠商仍應該為標錯價負責。因為牽涉引用文章授權問題,更進一步的論述請見網購標錯價,可以拒絕出貨?—從不良網購商PCHome事件談起(下)By 元毓
EcShih wrote:您看到的是失業,我看...(恕刪) 我只是認為Dell應該做最恰當的處理而不是道歉信,說聲標價錯誤就可以解決了如果沒有適當的讓這消費者息怒及滿意我相信往後一定會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到時候也是一封道歉信,然後在網站公告就沒事了嗎??Dell事件不只是要負責,並且讓其他的購物網有所警惕畢竟Dell這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所以才會造成大家這麼反彈吧!!
t7707051 wrote:假設產品標錯價,而廠...(恕刪)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比如說我在 ebay 標得物品,但是對方卻反悔不賣,並把錢退還,這樣就違反法律了嗎?事實上,並沒有違法喔,只是我會給予負面的評價。
消費者沒有義務去分辨廠商的特價是屬於標錯價還是廠商瘋了百貨公司一折起, 某國際精品3折起, 名牌香水化妝品 年終出清的促銷......都會讓消費者呼朋引伴這些行為都是廠商希望引起的發酵DELL是公司法人, 以營利為目的而且是國際領導大廠今天DELL如果照999出貨, 不管損失幾億, 這是最大損失, 也是做錯事的代價當然DELL也可選擇損失為0, 死豬不怕開水燙這都是這家企業要做的決定, 他決定不景氣, 損失要最小當然會引來網友 / 消費者 / 甚至沒有購買的路人甲 情緒性/有理/沒理的反彈但這些現象都是當DELL做了決定後就必須知道會有的現象做了決定就要承擔, 這不適合拿道德的帽子來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