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mingchang wrote:
後來發現他是用D-Sub輸出轉DVI接頭再接LCD的DVI...(恕刪)
這句描述好像不太正確喔
應該是dvi轉d-sub再接螢幕的d-sub吧
你玩得動嗎?想太多wwwww
還是回一下吧
畫質上來說 HDMI = DVI-D
至於D-sub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差不多
色彩會比較不正確 畢竟D->A 再 A->D 回來
當然顏色會跑掉些
很多人說到銳利度的問題
這個是線材的關係 :P
換一條好一點的D-sub線 銳利度不會輸HDMI or DVI-D
DVI & HDMI沒有想像的那麼神啦 :P
是數位的主流規範沒錯 不過用途上來說是被誇大的太......
如果只是接電腦的話
用D-sub or DVI or HDMI 其實是都挺ok
我是覺得HDMI有用是有用在....可以再多接另一個input :P
電腦跑D-sub 然後HDMI給 ps3用
單純為了"畫質"去換HDMI....我是覺得沒必要
除非是對顏色有特別要求"準確"
像是要做美工輸出的電腦 這種差別我想大部份非專業人士應該是看不太出來 XD
會不會看出有差異的因素也很多 ~ 例如 LCD面板 / 顯卡 / 輸出內容 (VCD / DVD / 藍光DVD) / HDMI線的品質
像我在家看
鋼鐵人 ~ 藍光DVD / 變型金剛 ~ HD-DVD
從BENQ S41 HDMI 輸出到 Sanyo 42吋 Full-HD (SMT-42LD6) .. 1080P (1920x1080)
vs
BENQ S41 D-Sub 輸出到 Sanyo 42吋 Full-HD (SMT-42LD6) .. 1600x1200
用桌機上的Palit 4870 Sonic 1GB HDMI 輸出到 Sanyo 42吋 Full-HD (SMT-42LD6) .. 1080P (1920x1080)
vs
用桌機上的Palit 4870 Sonic 1GB DVI>D-Sub 輸出到 Sanyo 42吋 Full-HD (SMT-42LD6) .. 1600x1200
都有點不同的地方.........除了像某位大大所說的
接HDMI可以一條線搞定 視訊 + 音軌外 ~ HDMI看高解析度畫質的電影是有差異的 ~ 跟D-Sub比起來
另一個就是 我的電視面板FULL-HD是受限於HDMI ..... 接D-Sub時 只能跑到1600 x 1200
我也有兩條線 ~ 一條雜牌 3.5公尺買$350 / 一條 Panasonic 1.5公尺$800 ....
用同樣的輸出機器 / 看同樣的電影 ~ 不同的線 電影的色澤也會有點不同.........也許我比較龜毛
依我來看 ~ 影響 HDMI vs D-Sub 畫質的因素還滿多的.......
就看你個人來拿是用在哪裡吧!
只要類比訊號有稍微不足時
線條及文字畫面的邊界(比方說圓形或弧線)容易產生模糊問題
因為類比本身的訊號強弱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較難取得完整且乾淨的訊號
至於數位,基本上就是所謂的1跟0差異,也就是有跟沒有
所以訊號是不會有落差的,當訊號不完整時,就會發生破圖或是怪畫面
也就是說
低解析度的螢幕基本上看不太出來
高解析度的螢幕建議改用數位介面(DVI , HDMI)
至於HDMI跟DVI的差異在於線材頻寬問題
這就牽涉到HDMI版本問題還有DVI是Dual or Single的問題
差異再支援最高解析度的能力
一般常見的1920x1080 or 1200 兩者是沒有差別的
WillyUeng wrote:
電腦螢幕嗎?
在解析...(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