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帥 wrote:
教授建議他可以買一台創作者用的外接螢幕
就一般的桌上型電腦用的電腦螢幕就好了。
「外接螢幕」這詞目前經常是講特定的 mobile 產品,要帶來帶去的那種可攜式螢幕。
一般並不需要。長時間作業時就用一般的電腦桌機用的螢幕就好。
桌機用的螢幕供電與空間充足,比較不會有筆電螢幕要求省電省空間造成的用色犧牲。
平價就可以買到正常顯色。
至於色彩不準… 學生就自己手動調色,或是借台校色器來用就好了。
* 實務上大多是使用者依據自己的「美感」調過,偏離標準值太遠。
一些廠商也可能出機時因競爭考量把預設畫質設定得較極端,如以前的三星。
但受眾喜好各不同、且受眾(不是公司內團隊)也不是用齊一標準化的新設備在看。
「我喜歡的紅色要更紅一點…」沒那麼重要,受眾各自看到、各自喜歡的紅色都不一樣。
且人的視覺對光源影像與環境顏色的自我調整修正能力非常強,別真的差得太顯著就好。
----
避免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怎麼調色都不會也不想學不想動手。
學生要學的是技能,作出來的東西不是真的商業出稿用。
不會像真的商業公司,Logo 色彩(實品印製)偏移規定值一些都會被糾正。
那個也不是美觀的問題,而是商業上要求全球客人經驗的持續一致,就是規定要這個色。
但只是電腦稿的話也沒這問題,顏色的色碼設定對了就好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