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VGA被淘汰很合理。
聲音終究要轉成類比才能播放,
所以類比輸出不會消失,
會消失,也是商業考量,
iPhone就是強迫被消失的,
它明明還是有空間給耳機孔,
但它不想要給。
轉成藍芽規格再轉回類比,
效果會比一開始的耳機孔好?
我對此保留態度,
不給你耳機孔,一條轉接線,
一樣是數位再轉類比的過程,
只是轉換晶片凝縮到轉接線裡,
你說這麼微小的晶片,
會比主機板上好好設計類比電路好?
我也保持態度。
綜觀來說,
雖然螢幕規格一直在進步,
但主流市場對聲音的需求是在退步,
目前已經不是80-90年代,
追求發燒音響、耳機的熱潮,
比CD規格還要低的壓縮音源充斥,
或是數位音源規格很好,
但講究後端輸出硬體的人很少很少,
甚至在類比轉數位這階段,
主機板上就已經為了成本閹割了不少。
systemctl wrote:
AUX接頭
LAPTOP這能體會啦,畢竟現在都要搞Ultrabook了,基本上能精省port就能精省.
只是這太緩慢了.
當然沒人在意也是真的,要不是這波疫情.很多人在家上班,要開會要耳機麥克風.
任誰都會想到買手機送的耳機麥克風拿來用然後就發現!!!!!
WTF?為啥電腦上的耳機麥克風是兩個不同孔啊!!!!!
只是剛好凸顯消費終端PC日薄西山的問題罷了.
然後那個AUX啊....我說不是公定規格嗎?所以是AAPL跟萬惡明目張膽的抄襲的小米要轉接頭吧?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ei-Wei3 wrote:
我前些日子買一台電腦(恕刪)
因為音訊用的 3.5mm 使用的頻寬一直都一樣是 20Hz ~ 20KHz, 幾十年來都一樣.
而電腦顯示的解析度, 愈來愈高..
從 APPLE ][ 的 280×192 → IBM PC 的 320×240 → 640×480 → 800x600 → 1024x768....... Full-HD, 2K,4K..
因為原來接頭頻寬不夠用, 所以視訊頭就一直改一直改...
可以用在 數位音訊的資料傳輸的頭, 也有好幾種.. 同軸, 光纖, USB, HDMI 2.0(1536 KHz取樣頻率), Display port 1.4 (32聲道1536 KHz取樣頻率)
音訊類比頭, 也有好幾種 3.5mm 6.2mm, 梅花頭, DIN, XL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