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不全 wrote:
把廣色域螢幕校正成 ...(恕刪)
校色若只是校顯卡LUT, 只能校色溫跟Gamma Curve的.
要用來校色域不是不行, 但是亮度和對比會掉很多.
所以一般不是用LUT校正色域.
icc profile中有個叫做vcgt的tag, 裡面載的就是LUT, 可以被OS載入到顯卡.
icc profile另外還能儲存3x3矩陣或者一個3D LUT, 這才是真正用來校正色域的關鍵.
由於OS不會吃, 所以需要專用的色管軟體讀取出來使用, 也才因此我們才會說校色後需要專用色管軟體, 才算完成整個校色.
因為不是透過LUT校正色域, 所以單一Channel色階若減少, 並不是因為色域, 而是為了色溫.
同樣的, 就算是EIZO CG之流的螢幕, 要較正色域也不是靠LUT, 而是一個3x3 Matrix.
更進階的EIZO有3D LUT, 但那只是用來校正RGB Channel的加成性, 也與色域無關.
我們知道調整顯卡LUT會掉色, 所以採用10bit甚至12bit LUT的EIZO螢幕校色結果會較好.
調整色域若透過3x3矩陣, 是不是也會掉色? 當然會~
原始1677M的顏色透過此3x3矩陣後(此矩陣會是浮點數), 因為還要四捨五入成8bit的關係, 顏色會變少.
因為EIZO有10/12bit的LUT, 可以四捨五入成10/12bit, 自然讓掉色問題減輕許多
(若校正到差異太大的色域, 20w的EIZO還是會掉色, 但一般很少人這樣使用)
至於校正色域後為何又掉色?(假設aRGB->sRGB的case)
以R Channel來看, 顯示範圍依舊還是0~255(若沒校色溫的話).
只是不見得256階都會使用到, 因此有了banding.
此外, 為了降低色域, 每階的R都會混入一些G&B.
假設8bit的狀況下, 不是每一階的R都能混入不同的G&B.
如果有同色的狀況就又造成banding了~~
要10bit顯示現在不是沒有啦~
幾款EIZO CG螢幕+display port+10bit顯卡+專屬軟體是可以顯示10bit訊號的.
但是是否有必要投資這樣個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