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法必須配上相對應的偏光片眼鏡,因為我本身是開發此轉換的演算法,所以我實驗室理有買一台。然後使用者只要去控制偏光面板的角度,就可以去調整3d影像的效果。明白來說,要產生3d影像最少要有兩張不同視角的影像,並且把這兩張影像插到同一張影像中,這內部有一些技術存在,但成像部份很簡單。
需配戴偏光眼鏡來產生的3d效果會比使用裸視的3d效果來的好,因為裸視的效果會因為觀看角度不同,以及觀看位置不同會有視差的產生,進而照成無法產生3d的效果,這是因為通常的裸視3d螢幕都只使用兩張不同視角的的影像來呈現3d影像,但是在philips可以做到將五至九張不同視角的影像來呈現3d影像,這樣會使得可看到3d角度變大,不會在對某各特定的角度來觀看。有興趣可以參考下列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h3tEdVaGkFA&feature=related
裸視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螢幕前面貼上光柵,缺點就是螢幕的亮度和解析度會明顯下降很多以及如果光柵角度有差距,無法阻擋左右眼應該各字看到的視角的話,會照成觀看的不舒適感,還有此螢幕要有辦法做到切換回2d螢幕的技術開關。因此就算有此產品價格上也會比較貴。剛好本實驗室兩種技術的螢幕均有。如果有興趣可至交大 電控所來觀看效果。
技術 |
優點 | 缺點 |
紅藍眼鏡(Anaglyph) |
眼鏡非常便宜,任何媒體(甚至紙張)都可以呈現立體效果 |
使用者長時間觀看會明顯暈眩不適,色彩不佳 |
快門立體眼鏡(Shutter Glass) |
眼鏡價格平價,全彩效果,立體效果佳 |
眼鏡體積大且重、眼鏡需額外電力、快門閃爍易使眼睛疲勞,僅CRT傳統螢幕可搭配 |
偏光眼鏡(Polarized Glass) | 眼鏡輕巧便宜,全彩效果,立體效果佳,為目前立體電影、視訊媒體之主流技術 |
依然需要立體眼鏡輔助 |
裸眼光柵技術(Parallel Barrier) | 無須立體眼鏡。 |
影片解析度下降、可視角度與距離受限 |
讓一直很支持ATI產品的我,早早就買了4870 DDR5 1GB顯卡 不禁要問!
ATI 請問你到底醒了沒????
還在睡嗎???
經過與展場人員確認...其實只要買這套件..若您的PC本就是裝Nvidia Geforce 8以上系列 ,
螢幕就算不是120赫茲 一樣照樣可以玩3D效果...
轉貼相關報導:
今天展場所拍攝到的: Nvidia 3D套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