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既然承認錯誤在先,在顧及消費者權益及企業損失這兩方面,DEll最少應該將這批消費者訂購的貨,在公司不至於賠錢,或賠的幅度在可接受範圍內,以成本價提供給消費者,並且以正式的新聞稿方式放置在該公司網頁的首頁處,讓不管是訂購者或其他社會大眾都瞭解Dell的危機處理方式,這才是負責任的公司作法,甚至可以因此而獲得掌聲,扭轉不良觀感!
我強調,透明化的處理模式,絕對是有信譽的公司的基本素質,也考驗公司危機處理的能力!否則,大公司哪還需要花大錢挖角一堆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才負責營運! 只要一般小主管就能夠進行"混水摸魚"的危機處理方式了!
網友們的憤怒,擔心美國總公司不知道此事件,網友們或可連署到Dell總公司網頁留言不滿意見!
至於消費者貪不貪,我想這真的不適合套用在對這事件的論戰,以美國為例,衣服的吊牌未拆掉,消費者都可拿回店裡退貨,只需表示說回家試穿後不滿意,立刻退費!連在麥當勞喝湯燙到都可以告麥當勞賠償!比較起來台灣的消費者算是有人情味了! Dell這件事如果發生在美國,絕對不會這麼簡單就落幕的!
消費者貪小便宜絕對是合理了,如果這樣可以稱之為貪,那利用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設計各種特賣活動的各大公司或賣場,豈不稱得上是罪惡的淵藪! 再者,像美國消費意識如此高張的國家的人民,豈不要稱之為暴民,而且還是先進的以開發國家的國民!
事件本身可以充分討論,但"貪o r 不貪",不太適合用來評斷這個事件! 我還是認為,Dell的後續處理一定要做到:誠意的價格 ; 處理方式資訊透明 ; 坦承錯誤並面對錯誤! 這才是真正可以承擔外在變化並不斷成長的國際公司!
我覺得根本沒什麼好吵吧!!
價格定錯是他家的事!跟消費者什麼關係?
要買東西當然是挑便宜的買!看到店家定價太便宜,
我只會擔心是不是詐騙吧!!
DELL是大公司,他也叫人放心訂購,
我相信他的定價也相信他不是詐騙!!所以下訂錢也付了!
基本上等同購買合同成立!
不管它是任何錯誤DELL如果反悔不出貨,他等同違約,
基本上DELL就看準你不會為了一兩臺銀幕花大錢告他!
你覺得誰沒道德???
還有如果下訂了,尚未回全確認,也尚未付費的人,就乖乖閉嘴吧!!
依據DELL的訂購模式,是你先提出訂單,經過DELL確認回傳確認單,
你依據確認單繳費完成買賣,他出貨給你
未回傳確認就表示DELL未承認你的訂單!
尚未付款就表示此買賣合約尚未成立!
吵就真的是沒道理也貪小便宜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