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醉癮 wrote:
你這是在哪?
我是在中部這裡的…
台北光華商場八德路這邊 .
忘了原價屋全省有分店 ... 你那邊的處理程序就和光華這邊不同了.
Mussina27 wrote:
看到前面這麼多神奇的回覆我只想到一句經典“尊敬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上面有些回覆的言論讓我覺得跟美食外送到底要不要送上樓這件事的外送“師”嘴臉有87分相似。
當然01這邊這麼多業內人士,護航和落井下石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理性思考之下大多數人應該會同意身為專業和訊息掌握較多的強勢方,不管標準作業流程如何都應該保持一致性,如果店家規定不貼保卡不蓋保固章也要說明清楚有問題該怎麼處理,在這個case裡面很明顯就是流程不一致,有人貼有人沒貼,有點專業和制度的經營都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成為常態。
我個人希望樓主可以花一點時間在官方論壇或申訴管道上讓他們知道有這樣的狀況。消費者絕對有權利決定要去哪邊買東西或不要去哪邊買,當然不去找他們買就可以迴避問題了,但有一個申訴案件讓對他們對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最差至少其他人也有所警惕。也對自己手上的商品權益有所保護。
樓主上面提到的CPU事件,所謂的專家是同業機會高還是外來的機會高?
不說別的光以前台北車站那圈跟八德光華那圈這20年來發生過的爛事絕對是超乎正常的想像的多。客人詐欺店家、店家詐欺同業、店家詐欺客人的所有排列組合都有出現過,以前沒發票的時候更慘,消費者要去哪裡討?
至於其他說潛規則啦、行之有年啦、現在都怎樣怎樣的消費者們,希望大家運氣都很好不會遇到廠商擺爛拒保的爛事,發票上面都會註明正確的型號和序號,也不會被說查無出貨紀錄XX店不是合作通路或廠商。
當然消費者可以尋求司法救濟,但一開始就能做好的事情為什麼要搞成消費者自己獨自承擔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