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Dell 990事件請集中在這一篇討論

chiaoway wrote:
但我剛有看到非凡有報
好像是5台內會出貨冒汗...(恕刪)


有影無?
非凡黑白報
大家青菜看
chiaoway wrote:
錯標價格烏龍 消保會...(恕刪)


自由 - 07/01/09 04:09AM
我是今天1610左右非凡看到的
但只看到尾巴
標題寫 5台為上限..XXXX

不會是我看錯了吧
potala wrote:
有影無?非凡黑白報大...(恕刪)


應該是我看錯了.
好像還沒結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01/115/1m9us.html
更新日期:"2009/07/01 18:04" 黃珞萍
【記者黃珞萍報導】戴爾公司台灣區官網上周四發生的金額錯標事件,雖在消費者、消基會、消保會等外界輿論的催促下,戴爾公司到截稿為止,仍未提出明確解決方案。消保會消保官組組長吳政學表示,商譽為重,希望戴爾能夠慎重,並且快速處理,外界會持續關注;網友也表示,「無論如何,歹戲都該落幕了」。

行政院消保會表示,「如果戴爾公司對事件未展現應有誠意及具體回應,將提供法律輔助,並送交消基會,依公平交易法要求戴爾公司依履約。」吳政學說,站在消費者立場,認定買賣契約應是存在的,不過法律條文有很多種認定方式,若真的上法庭,也是有很長的硬仗要打。

吳政學表示,無論結果為何,皆大歡喜是不可能的,只能建議戴爾公司,在訂單處理方式上,將不同購買數量的消費者分別做個案審理,「相信大部分下標者是真心想要購買的。」

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蘇家宏,在受訪時表示,原則上只要消費者得到「訂單確立」的訊息,交易隨即成立,除非戴爾能提供「非人為疏忽」的證據,否則無法單方面更動契約內容。

由於該公司遲遲未提出具體解決辦法,網友憤而集體向消基會、消保會投訴,希望公部門介入處理。昨(30)日,消保會和戴爾公司再度開會,針對折扣,建議採用「第一台以錯標價出貨,其餘採取階梯式折扣」的方式,但戴爾傾向給予九折優惠,因此雙方未達共識。直至截稿為止,戴爾依然沒有發布最新消息。
如果說這樣找便宜東西買叫道德有問題...
那Dell促銷手法根本應該叫無恥吧!!

前面說的D先生掉錢比喻與現況有出入...
那位可憐的掉錢D先生有在當地大聲招攬路人或登廣告說...
他有掉錢,歡迎大家來檢(雖然撿到了也不一定是你的!!)
觀察了一下
反對低價買到Dell螢幕的理由
大多有以下三種:

[貪心不足取]
不過談到該不該買特價品時
通常就不再繼續討論了
只是反覆強調"貪心不足取"

["想必"會因為損失而造成員工被處罰或求償]
1)如果消費者不追究 Dell就不會懲處失職員工嗎?
2)汽車或電子產品re-call時 有造成員工被轉嫁求償嗎?
3)如果把公司本身的錯誤+內部行政問題(裁員) 歸責於消費者的話
那麼
產品故障請不要修 否則公司利潤降低因而裁員的話 就是消費者的錯

[不當得利]
最常看到就是抬出ATM溢領的例子
殊不知
Dell的個案跟ATM溢領有很大的差距
差異在那我先不點破
反正網路上有很多資訊可以找
如果有人有興趣再說吧


說穿了
買家想要特價出貨
Dell也不想有太大的損失
兩者本來就是你進一步我退一步的拉鋸戰
說不定
網路上的輿論也是最終方案的參考之一
個人猜測(也是希望啦)
Dell應該在這週末以前會有答案
我不看好DELL會在這周末前有答案

它們擺明了要以拖待變...
aj4789aj wrote:
我不看好DELL會在這周末前有答案

它們擺明了要以拖待變...



快頭七了,受害者們顯靈吧!

盡速偵破無頭命案
Welcome to Taiwan
JasonQ wrote:
DELL的錯價事件應該可以分為幾個部份探討:
1. 單純認為DELL低價策略而前往購買的買家
2. 明知道DELL標錯價而貪小便宜的買家
3. 明知道DELL標錯價, 卻還大量訂購意圖轉賣, 藉以賺取不當利潤的買家


小弟認為,
針對第一類的買家, DELL應該負起責任補償, 因為這是DELL本身的報價以及銷售策略錯誤, 因此要負起完全的責任..

針對第二類的買家, 買家方面則犯了"利用他人錯誤而不當獲利"的不公平交易方式, 但是由於僅為個人使用, 因此DELL與買家應該各負擔一部分責任

至於第三類買家, 買家方面同樣是犯了"利用他人錯誤而不當獲利"的不公平交易方式, 而且還大力的利用這樣的缺失來獲利....我很好奇, 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法庭, 法官會判買家勝訴嗎?

...(恕刪)


說得很好
不過,我只想請問一下,第一與第二類買家,如何認定?去測謊嗎?
mtsui wrote:
說得很好不過,我只想...(恕刪)


小弟不是專業法律人士, 僅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類買家, 是最難在法院上提出有利於自己的論述, 因為你買了5台, 10台, 1000台, 很難說服法官, 這些都要自己用....非營利或是轉售....


至於第二類買家, 若曾經在網路上針對類似的討論發聲認同, DELL也能掌握的相關資料, 則買家的勝訴機會應該不大....

但是, 若DELL無法掌握任何證據來佐證買家早已知道價格錯誤, 那僅要透過法律訴訟的冗長程序, 就很容易把這些買家的時間耗盡....

以電子產品淘汰率這麼高的情況下, 3個月後價格可能就跌幅很深, 這樣的訴訟時間又很長...

若是拖了1年以上, 甚至於3年5年都不 會很奇怪.....若是到時候DELL敗訴, 很有可能以990賣出這款產品....

不過, 到時的成本會讓DELL像現在一樣大虧嗎? 我猜不會....

況且, 電子產品科技日新月異, 5年後這些買家還會想要買這台螢幕放在家裡嗎?



小弟是認為, 當初的買家中, 若是下單時就打算狠賺一筆的, 該見好就收了....因為你本來就知道這是錯誤的標價, 也想利用這個機會去獲利....

現在抽手還可以把補償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或是中了樂透的小獎....但是若是真的進入訴訟程序, 將來可能變成你們的負擔....而因此得不償失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但是給了糖還在吵的小孩, 很容易讓人扭頭就走, 置之不理....甚至於狠狠給你一巴掌....


要操弄這樣的機會來獲利, 小心吧....
  • 1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