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八仙之一的漢鍾離,為了在人間尋找一位徒弟,於是降臨
到美麗的左營區。漢鍾離為了挑選一位品性良好的徒弟,於是
喬裝為一位賣湯圓的小販,利用到處兜售湯圓的機會去試驗人性,以便在人群中找尋適當的徒弟。
於是,漢鍾離用他隨身攜帶的扇子,對著一座山輕輕一揮,於是山的一側就像被削過一樣,而那些掉落下來的土石,就變成一顆顆的
湯圓,漢鍾離便將這些湯圓拿到街上去賣,並於招牌上寫著「又大好吃的湯圓!一粒一文錢、二粒兩文錢、吃三粒不用錢!」,用以招攬生意。 來來往往的人潮,聽到說吃三顆湯圓不用錢,於是乎紛紛往漢鍾離的小販擠去,二話不說的連吃三個湯圓,甚至貪心者還繼續吃著不要錢的湯圓,
直到吃不下後,才心滿意足地轉頭就走。
一連數天都是此番光景,當漢鍾離感到失望之時,突然有一天,來了一位年輕人,開口說要向
漢鍾離買一顆湯圓,於是好奇漢鍾離並反問他說: 「年輕人,你為什麼不和其他人一樣,只要
吃三顆湯圓就可以免費啊?」這位年輕人回答說: 「我知道,可是我覺得您從老遠地方挑個
重擔來這裡作生意,我們總不能老讓您做虧本生意,所以我決定要用錢買湯圓。」
聽完這番話後,漢鍾離心想,我終於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徒弟了。 於是漢鍾離便向年輕人說明
自己的真實身份,並提出說要收他為徒弟,徵詢他的看法,年輕人說這件事須徵求父母的同意,
談話至此,漢鍾離更加確認自己的看法,這位年輕人不僅善良正直且又孝順父母,是他收為徒弟
的不二人選。 於是漢鍾離便與年輕人回家,徵求其父母同意後,帶著年輕人離開時,來到街上,
遇到了以往那些貪小便宜的客人,他們都己經知道漢鍾離是神仙,便紛紛上前來向漢鍾離賠不是,
而漢鍾離只是笑笑地對他們說:「回頭看看後面的那座山,是不是被削去了大半,那些不見的
土石,就是在大家肚子裡的湯圓。這是給你們愛佔便宜的人一點教訓。」 聽聞者,肚子都莫名
的疼了起來,且都使勁地想把肚裡的湯圓吐出來。而漢鍾離則帶著他新收的徒弟,離開凡間,
回到仙界去了
---------------------------------------------------------------------------------------------------------------
DELL的錯價事件應該可以分為幾個部份探討:
1. 單純認為DELL低價策略而前往購買的買家
2. 明知道DELL標錯價而貪小便宜的買家
3. 明知道DELL標錯價, 卻還大量訂購意圖轉賣, 藉以賺取不當利潤的買家
小弟認為,
針對第一類的買家, DELL應該負起責任補償, 因為這是DELL本身的報價以及銷售策略錯誤, 因此要負起完全的責任..
針對第二類的買家, 買家方面則犯了"利用他人錯誤而不當獲利"的不公平交易方式, 但是由於僅為個人使用, 因此DELL與買家應該各負擔一部分責任
至於第三類買家, 買家方面同樣是犯了"利用他人錯誤而不當獲利"的不公平交易方式, 而且還大力的利用這樣的缺失來獲利....我很好奇, 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法庭, 法官會判買家勝訴嗎?
weimingyu wrote:
假如dell真的只是出錯, 但是如果出錯就可以信用卡資料都要到了
然後自行取消訂單??
那以後其他不肖廠商不就都用此模式騙取消費者信用卡資料?
反正你又會說 要我去舉證!
所以那些廠商可以為所欲為囉, 反正他只要硬說自己是不小心標錯就好囉!
這位戰友,雖然我前面說的"要你去舉證"看起來好像是在為廠商辯護...
其實我是擔心各位同仁在收到DELL的螢幕之前會先收到DELL控告你毀謗罪的傳票。
這次的訂單成不成立還有爭議,
各位同仁"在公開場合(DELL的FACEBOOK,討論區等)說DELL詐欺,騙取個人資料"
這些行為可是有九成的機會吃上毀謗罪...
如果DELL提告了,因為是對方提告,所以訴訟中你要證明你無罪,你就要舉證DELL這次的行為真的是為了"騙取個人資料"
這才是我的用意!
所以現在大量的同仁以這點試圖讓DELL妥協出貨,其實並不太明智...
大家還是回到履約爭議的點上來爭取,會比較安全。
acks wrote:
這位戰友,雖然我前面...(恕刪)
所以我有提當確定不出貨的同時 請將我的個資 包含信用卡資料在公証人的狀況
進行銷毁 如果DELL 回應該OK 那這件事就告一段落
但是如果DELL 不處理 只要發生任何的網路代刷事件DELL 本身就是有可能資料外漏的來源
我也可以合理性的懷疑我的信用卡資料是從DELL 這裡流出
除非DELL 証明我的資料均在取消訂單的同時以銷毁...
他要我出証明我也可以請DELL 提出我的資料是否銷毁的証明
今天要看DELL 給我什麼樣的回應 我才可以做出接下來的判斷.
事情還沒有發生都可以很合理的懷疑不是嗎
在加上發生事情三天了DELL 還沒有給消費者明確的訊息他們要這麼作不是嗎?
=====================================================
而且我只是把這三天發的事情 很明確的說明 和 我自己的觀點
難道個人消費者不可以有任何的懷疑 猜測嗎? 三天了不是嗎
為什麼還沒有所謂的回應呢?
如果只因為這一點要告我 我也只可以接受 我也願意對我的言行負百分百的責任
======================================================
個資外漏目前有實例了 在PTT
有人收到確認信 但是資料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
這也是發生的事實 也沒有見任何一個DELL 的相關人員出來說明
那也代表我們的信用卡資料有可能也流出去了
這也只是合理的懷疑不是嗎?
如果沒有發生個資外漏我也不會懷疑信用卡資料是不是會流出 這應該也是很正常的推論不是嗎?
對任何的事不要帶入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事當作別人的事來看待,這樣就可以很理性的把問題解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