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會注意到微星是因為男友的極力推坑,還有某次自己去買筆電的超糟糕經驗,被認為女生對於電子產品很不懂,不看規格只看外表,便發憤圖強開始研究,沒想到一個不小心就栽進去還開始吃雞

手上一台MSI GS63已經服役一陣子,以15.6吋筆電來說他的屏占比已經算很不錯,但玩起遊戲好像還是少了點fu。再加上最近追BTS、Netflix大部分都用筆電在看,接個大螢幕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在PTT上各種爬文、youtube開箱影片各種燒之下,原本對曲面螢幕沒什麼感覺,更不要說是閃亮亮的RGB燈條,眼睛一閉就跑去八德當時入手筆電的門市直接下訂,不論是看片還是吃個雞都一樣讚讚讚。
房間太亂索性就在客廳來個首PO開箱,各種背景燈光還請多多包涵



首先是外箱,27吋果然尺寸驚人,還好側邊有貼心開孔能輕鬆搬(但還是有點重量啦!)

Steelseries Game Scene就是下方燈條能夠連動的重頭戲啦!

顯示孔位 | DP*1 HDMI*2 |
USB孔位 | USB2.0*2 USB3.1 Type B (連結螢幕跟裝置) |
音效孔位 | 耳機孔*1 麥克風*1 Audio Combo Jack (連結螢幕跟裝置) |
-最佳解析度 1920 x 1080 -螢幕比例 16:9 -面板尺寸 27" -更新頻率 144Hz -反應時間 1ms -可視角度 178度 -高度調節 0~12cm -迴轉角度 -40~40度 |
螢幕本體、說明書、配件(手轉螺絲腳架、變壓器、Type-B連接線、HDMI線、DP線、音源線) |
先來張美背,黑色亮面的部份隱約可以看到RGB龍紋的設計,左下角有一個紅色五項OSD按鈕,應該說比較像是迷你搖桿的感覺,能夠控制不同模式,像是比較基本的亮度、對比度,甚至是不同的模式。


I/O的部分由左而右分別是 電源輸入 HDMI*2 DP Type-B 音源線接口 左下角則是整個螢幕的控制鍵。

螢幕右側還有 USB*2 音源線接口 麥克風接口

支架的部分採手轉螺絲的設計,豎立支架的部分也有防呆設計滿容易安裝的,一大吐槽點就是螢幕大支架也未免太大了...

背部則是利用卡榫卡入,說明書上有提到說也可以用壁掛的方式,應該能省下不少空間。

依照門市業務介紹的螢幕部分可以滿大幅度的調整,高度的部分也可以有滿大的調整空間,可以調成自己舒服的視角(很適合放在桌上然後躺在床上追劇阿~~~~~~~

完成啦!!!!
大螢幕感覺真的不一樣,跟筆電的畫面對比之下亮度的部分也稍微亮了一些,支架也有點大,空間上可能要考慮一下。


用一個比較色彩亮麗的MV畫面測試一下,整個包覆感真的不在話下,BTS也是各種滿滿包覆啊!!!!
但比較可惜的是在解析度的部分因為是1080,跟另外一款支援2K的畫面細緻度還是有差(荷包君...


面板的部分門市的業務有提到他是VA面板,色準大概是介於TN跟IPS之間,走一種中規中矩的路線,像這樣能夠較大角度調整的機種比較不會有色偏的問題,若對於顏色要求比較高還是會建議選IPS面板的機種,應該會更符合需求,但相對的預算部分也要稍微抓高一些些。
關於這個部分也有稍微爬過文,PTT的LCD板就有強大的鄉民做了解說(以下截自PTT)

接下來就是連到微星官網下載公用程式,包含外盒的Game Scene還有原廠開發的Gaming OSD。

剛剛提到的背部旋鈕能夠操控的功能還滿多的,在下公用程式的途中一併測試一下,單手控制有點晃請見諒




打開Steelseries的介面之後,首先千萬記得不要忘記把Type-B接上,就是忘了接那條線結果一直無法連接介面,切記使用盒中提供的配件連接,不要只接上HDMI。

連上之後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設定燈條啦!也可以透過內建的遊戲模式對應遊戲裡面的血條、子彈數或是殺敵數,透過燈光就可以知道遊戲角色的狀態,不僅僅漂亮還很實用呀!

實際測試了一下Library中的Audio Visualizer,會讓螢幕下方的燈條隨著音樂舞動(GIF檔案可能有點卡


整體來說是一台功能很多的螢幕,不管是玩遊戲或是聽音樂,下方的燈條都能給予不錯的回饋,也有很多功能待摸索,真是個逼人入坑玩遊戲的好螢幕阿



就像前面提到的面板部分在顏色上雖然略遜IPS一籌,屬於中規中矩的機種,但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在畫質的部分,這款只支援到1080P,看Netflix或是大部分的Youtube影片都能夠有不錯的效果,吃雞的話也能夠維持在一定的表現,如果以基本的遊戲跟影片需求的話,MPG27C就已經可以提供滿完整的功能,如果有更高的畫質需求,荷包也夠深的話就直上更高規的機種吧。
首次開箱文下台一鞠躬!!!!!
祝各位永遠有片看,天天有雞吃!
最後附上當時燒到我的Youtube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