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電腦用的螢幕色溫標準都是訂為 6500K
但最近發現 6500K 實際上比太陽日照下的白色還要偏藍
個人閱讀起來或工作起來感覺不是很舒服。
反而 5000K~5500K 會比較接近晴天太陽光照射下的環境,
所以把螢幕都調到 5000K,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
另外,如果有攝影的話,會發現攝影所用的白平衡,晴天下也是 5500K 左右比較準
不知道為啥電腦螢幕要設定成 6500K ?
(EIZO 的網站上說傳統電視色溫標準甚至設定為 9300K,而拍照的標準是 5000-5500K)
相關連結: http://www.eizoglobal.com/library/basics/color_temperature_on_an_LCD_monitor/index.html
然後電腦的設備像螢幕, 印表機, 或內容像網頁圖片, 普遍支援sRGB色彩空間.
維基百科:sRGB色彩空間
其實白色是反射所有色光的顏色(更正確來說白跟黑都是「無色」),所以光源的顏色
決定了白色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家裏的燈光色溫低, 那白紙的顏色會比6500K
螢幕的顏色還要黃是正常的; 如果家裏用傳統日光燈管(不是三波長燈管), 那螢幕看
起來就會比白紙還黄, 是一個「相對」的觀念.
即使是自然光的日光, 也會依照時間不同(早上跟中午跟黃昏), 天氣變化, 色溫會不一樣的.
所以手機有人「自以為懂」的嫌什麼螢幕偏黄當成異常來看, 說老實話有點半桶水...
我自己也是低色溫的愛好者, 看起來眼睛舒服很多. 另外人眼(或是說實際在「看」東西
的人腦)是很會自我調節,講難聽叫「腦補」,顏色的感覺是腦子在判斷的, 而通常會被修
正的很厲害! 例如拿綠色的光照一盤水果, 你看到蘋果還是會認為那是紅色, 但如果量測
起來可能跟紅色差的蠻遠的. 所以並沒有「絕對」什麼色溫才是對的, 要看情況決定.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