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錢永遠不嫌多;螢幕永遠不嫌大』(自己說…

開頭的廢話似乎多了些,不過本篇重點不在於開箱,而是這項產品對於我的有什麼樣的幫助,因此會特別強調產品的使用情境來給大家參考。
簡單開箱

雖然前言裡說過開箱不會是本篇的重點,不過也是不能隨意帶過,因為筆者確實感受到給奇公司在包裝上下了些功夫。乾淨素雅的紙盒正面放著斗大的產品名稱”ON-LAP”的LOGO,背面則是一張產品圖,其他資訊都標住在箱子的側面,上面也特別註明了這款螢幕不包含HDMI音訊輸出的功能。


▲ 打開紙箱後就會看到螢幕包裝在綠色的環保袋當中,給人非常清新又環保的感覺,打開下層還有螢幕的腳架(其中一種)、黏貼於筆電背面的支架與雙面膠、USB+HDMI的連接線以及說明書。

▲ 盒內附的螢幕腳架,外表是頗有摩擦力的塑膠材質,裡面包覆著金屬材質,有一點點重量來支撐螢幕。

▲ HDMI+USB 的雙頭線,USB是單純供電用的,不具有操作功能。盒內還附有魔鬼氈的收線帶,相當貼心且顏色與商標和腳架都一致。

▲ 連接的卡榫做的相當精緻,跟螢幕背面完全切齊,也可以替換成其他輸出模組。
螢幕的架設相當簡單,照著說明書上的指示來做就OK了,在本篇中不贅述。但針對黏貼和腳架兩種安裝方式提出一些些給原廠的意見。黏貼於螢幕背面的時候,旋轉軸有點太緊,雖然有助於固定螢幕的角度,但是在調整角度時總會有快要把筆電螢幕壓傷的感覺(又或許是SONY的螢幕特別脆弱),用雙手慢慢操作會比較優噢。腳架的部分,希望在下一代產品能夠改成像是相框一樣的內建腳架,會比現在的好用。
雙螢幕應用實例
1.由於在進行設計繪圖時會有更大的工作區域的需求,繪圖程式如Ai、Ps大多有浮動工作視窗的功能,如果有雙螢幕的話可以將工作列都放在第2螢幕,在主螢幕上就能以接近全螢幕的方式編輯,也可以將參考的圖片放在第2螢幕,不必一直切換視窗,能夠有效提供作業效率。

▲ 先拿Ai來舉例吧,這張幾乎被工具列暫掉一半的畫面了。

▲ 接上雙螢幕之後,將工具列改為浮動後畫面整個清爽許多,工具列也能整個展開。這張只是說明書而已,面對更複雜的工作內容時,工作區域的可視範圍就非常重要,圖層的整理也更容易。

▲再看看3D建模軟體RHINO吧,圖層和物件內容一開起來,13吋的畫面就佔滿了。

▲ 啟用雙螢幕之後就像Ai一樣可以把工具列都丟到第二顆螢幕,13吋螢幕上開4個視圖也不會太吃力,參考用的圖片也能放在一旁,省去切換的麻煩。

▲ 補一張工作圖(因為這個是已經申請專利在準備生產的機器,基於保密協定我得把他們馬賽克一下)
小工具介紹
眼尖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一般在使用外接螢幕作為延伸桌面時,第二螢幕是不會有windows的開始列,但上面的圖中左右兩個螢幕都能夠使用開始列,可以避免切換視窗時還要劃過一整個螢幕遠渡重洋的去另一端找開始列。雖然設定頁面都是英文的,但使用時幾乎跟主螢幕開始列一模一樣。這個軟體是免費無廣告的,下載網址是點我
另外在撰寫本篇試用報告時剛好看到,有資訊網站寫了一篇有關雙螢幕的特輯,介紹了許多雙螢幕的操作技巧與應用,有興趣的人不妨到以下連結觀看點我
2. 我們經常外出提案,但對方的環境不見得有投影設備,這時13"的筆電螢幕要在3~5位客戶面前展示相當不便,要跟客戶坐在同一側臉貼著臉也亂尷尬的,第二螢幕能夠貼著、架著、甚至輕巧到手可以直接拿著都是不錯的方式,且螢幕採用HDMI輸出、解析度也比一般VGA投影機高,對於色彩的呈現也會比較優,投影機會受到流明度的影響。還有能夠看ppt的備忘搞也是一大優勢。

▲ 如此一來開會的時候就算沒有投影機也可以坐在對面。

▲ 單然也有一點點壞處就是客戶在指螢幕時操作者看不到,必須靠口頭來確認。

▲ 後來覺得比起直接使用原廠的筆電架,螢幕必須保持垂直給雙方看,這樣三角的放法對雙方的觀看角度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3. 我們在攝影棚內拍攝產品照片時要求的是精準的焦距,但單眼相機的螢幕尺寸最多只有3吋,常常會拍完收工後才發現很多照片失焦根本做白工,若能搭配HDMI同步輸出的功能就可以在更大的螢幕上面檢視照片。另外拍攝自製短片時也一樣,專業的監視器動輒萬元,且外出時電源取得不易,ON-LAP只要使用行動電源就能解決,應該是小成本影片製作的好工具。在作攝影教學的時候也可以讓學員們在大螢幕上看到同步操作和拍攝成果,不用擠在小螢幕前或是傳進電腦後再看。
原本是希望能在攝影棚裡面搭配我們的節目錄製來做評測的,但收到螢幕的時候剛好錄完殺青了。個人的單眼又剛好送修,只好派出微單眼NEX-5跟大家見面啦。

▲ 接上去後發現相機的螢幕就不會顯示了


▲ 但小東西可以放這麼大來對焦真的有差,而且景深的效果也更明顯,照片看不太出來但實際看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 也可以接上相機馬上變數位相框


▲ 還可以拍這種無限循環的照片

4. 各類展覽的時候常常需要DEMO說明短片,安裝PC+螢幕很重又很遜,AIO的產品又太貴,使用平板電腦又怕被摸走,一般人都會使用個人的筆電直接擺放在攤位上給人看,但視覺角度受限制,且會擔心有人亂操作電腦。ON-LAP可以使用NB、手機、平板電腦的訊號來展示,輕薄又能隨處黏貼,價位又相對的低,應該能成為展覽的利器。

▲ 正好遇到大學部社團聯展,馬上來測試相片的展示效果。

▲ 一台筆電,雙重功效。左放Facebook,右播Flickr。螢幕的顏色相當清新自然。ON-LAP的顏色算是頗準確,比起國產NB常偏冷偏藍、日系筆電常偏黃偏暖,且1366*768的解析度在13吋上的畫質也算頗細膩比較起來我會覺得ON-LAP的表現真的不錯(個人觀感,因為只能拿手邊的筆電螢幕來比較)。

▲ 社長還可以將螢幕拿在手上為同學解說照片,但請別誤會,LAP-ON是沒有觸控功能的,但或許未來可以加入HDMI的控制功能來做基本的一些操作(如:上、下一頁等)相信會是一個大賣點。

5.手機輸出X行動工作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功能強大,要用來做一些簡單的文書工作、或是撥放高畫質的影片都不成問題。外接鍵盤和螢幕也是小菜一碟,ON-LAP挾帶著HDMI+USB的界面優勢,應該是目前手機外接螢幕的最佳選擇。

▲ 圖中以SONY的Acro S Android手機為例,接上Micro HDMI後會自動切換到電視模式,可以執行多媒體撥放、上網、收發e-mail等功能。 (白色軍團看了心情真好


▲ 如果你接上螢幕時畫面沒有達到全螢幕,請到HDMI輸出設定中將影像大小調整到100%。 但這似乎是720p以上解析度的手機才有此功能,筆者的Arc S就不能設定畫面大小,上下左右會有一些黑邊。

▲ 圖中的鍵盤是for ipad的版本,凹槽剛好能將螢幕撐起來,但是選字上會有一點點問題,讀者在選購時還是要買適用於自己作業系統的藍芽鍵盤會比較好。螢幕電源可以選擇接上行動電源或是一般1A的USB手機充電器電源。透過手機USB OTG的功能,還能外接滑鼠使用,可以看到畫面上左側有黑底藍邊的指標。

▲ 用來撥放簡報的效果並沒有很好,可能是因為筆者手機沒有支援720p的輸出,畫面變得有點小。

▲ 來試試看SKYPE

▲ 因為筆者的手機沒有前置鏡頭,因此這螢幕剛好讓我的視訊功能復活啦!! 雖然這對有前置鏡頭的使用者來說是非常蠢的行為,但發現用後鏡頭對方看到的視訊畫質好的驚人,跟前置鏡頭和一般Webcam的感覺完全不同,看來SONY的背照式感光元件真的很厲害。

▲ 利用手機APP來看HD電影的效果也不錯。筆者沒有支援HDMI輸出的影片撥放器或遊戲機,因此沒有辦法為大家測試效果,但ON-LAP是支援HDCP的。
5. 我有看漫畫的習慣,但是筆電的螢幕無法旋轉,一頁一頁放大來看還得拖移畫面實在很麻煩,可旋轉的外接螢幕價位也都偏高,一直很想直接看直式的內容(照片、漫畫等)卻礙於空間與價格而無法實踐。

▲ 在WINDOWS的設定中將第二螢幕設定成垂直,看漫畫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 從螢幕截圖來看就知道直式螢幕的畫面比橫式大多少,這同樣可以應用在看直式照片。
6. 我有拍攝大量的相片,但一般的電子相框常被視為無用又浪費電的產品,人想要看照片的時候一定會打開電腦看,但打開電腦大多時間都在做其他事情,很少機會去翻舊照片。想到一個應用方式是利用windows的桌布自動切換功能,設定好後就會自動輪播照片,這樣在做事的時候就能偶而發現令人回味的照片,而不是藏在硬碟深處,是遮在視窗下自動切換桌布也沒意義。當然也可以直接用一些看圖軟體放在第2螢幕來欣賞。

▲ 外接螢幕沒有放東西時就是個美美的電子相框啊! (但研究室的桌子又亂到爆炸了...


▲ 在windows的個人化的桌面設定中,設定要撥放的相片資料夾後,再選擇幾秒切換一次照片,還可以選擇隨機撥放,真的挺賞心悅目的

7. 不管是聊天還是開線上會議,經常要同時作業和聊天打字和看影片,但MSN、LINE、SKYPE、Facebook的視窗一直跳出來和切換,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看影片的興致(就是想看全螢幕)也會被打擾,個人習慣是只要有外接螢幕,一定會把所有的通訊軟體放在第2螢幕,就不會干擾的主螢幕的作業,又能即時看到聊天視窗的內容更新(尤其群聊和多方會議)。

▲ 主螢幕變多清爽
小結

▲ 上Mini和Micro HDMI的轉接頭在電子材料行只要100元左右
給奇科技的第二代隨身螢幕比起前一代整體更輕薄、更美麗。只需要使用USB便能運作,透過HDMI的介面搭配上Mini或是Micro HDMI的轉接頭後,就能夠搭配手機、平板、相機等隨身電子產品來使用,方便性不言而喻。當然還是有一些小缺點,像是觸控的操作介面有時候需要比較用力一點才感應的到;前面提及的螢幕貼在筆電後面時必須保持筆電螢幕垂直等等問題,希望下次給奇公司能夠有更好的轉軸設計來因應更多的使用場合;另外增加HDMI控制功能、甚至是觸控螢幕的機能,相信在未來多螢幕的使用能夠為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方便和樂趣。
最後,關於我個人的使用心得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發問,我會盡可能回答大家的問題,但我不是專門在寫評測的人,也沒有收任何費用,只是單純分享使用心得,所以不要問我怎麼購買等商業問題(因為已經有朋友問了)。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