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如果你已經有BOSE QC2請跳過此分享文

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降噪耳機 請繼續閱讀

NC=Noise Cancelling
QC2= BOSE Quiet Comfort 2

入手價
BOSE QC2 = $499澳幣 約台幣$11070 (2008十月23日匯率)
PANASONIC RP-HC500 = $165澳幣 約台幣$3660 含運費 從美國到澳洲 (2008十月23日匯率)
從美國寄台灣應該更便宜些
Panasonic 台灣奇摩網拍看過最便宜的 東西從美國寄約賣$4450+$600運費 總價$5050 嗯.....很貴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注意了 Panasonic 收納袋 中間那透明的收藏盒(電池/耳機線/飛機轉接頭) 別丟掉
放裡面每次要用時 東西都在裡面 而且還可放備用電池
可惜BOSE就沒有這樣貼心設計


密封性測試未開電源時 單純當耳罩
兩副阻絕的聲音差不多
PANASONIC稍好一點 但差距不大

音樂測試
同樣音量下 播放同一首歌時 直接換插頭試聽 Bose較小聲 可以說是較難推
應該是那條有抗阻可調Hi LO 入力的那條線在作怪
因為把線插到PANASONIC(接耳機那端接音響接音響那端接耳機)
PANASONIC 也變小聲而且聲音變難聽

聽音樂時 BOSE音較雜較糊 且一定要開NC 否則沒聲音
BOSE的聲音別太期待 我認為和很多網友評價一樣 普通1500台幣等級
感覺在箱子聽音樂 比較不環繞 比較沒有層次感 高音不算舒服
從買來到現在音樂上的表現 我沒有被感動的感覺
但剛買時的確對BOSE的降噪能力激賞認為市場上很難找到對手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Panasonic 未開NC聲音我不認為是悶 反而覺得 屬於渾厚且柔和
開NC後聲音 和沒開比起來 較高 且清 較好推的感覺 但是也覺低音變得較薄
但是還是不會比BOSE尖或雜 尤其是BOSE高音部分音會散會糊(看到規格後就知道為什麼了)

和國外評論的一樣 Panasonic有開NC和沒開
兩種聲音都有不同悅人的音質 兩種聲音我都喜歡
但喜歡沒開NC多一點因為聲音柔和些
音樂表現Panasonic只是覺得是一副不錯的耳機 但還不是到令我非常驚喜的程度

Audio Technica ATH-ANC7 聽說是開啟NC後慢慢降噪 而BOSE 與 PANASONIC則是 開啟NC立即降噪

PANASONIC 音質個人覺得勝過BOSE 比較環繞 有空間與層次感

但是兩款音質還是不到價格類似可買到的普通無抗噪耳機等級

PANASONIC因為較低價很多 約BOSE 的 1/2 到 1/3 (依購買價格而定)所以音質與價位較接近

所以想要降噪耳機又要音質感動的朋友們可能要失望了

如果不論BOSE品牌形象的價值與光環(也就是吃牌子) 以實際東西表現來說
我可以很不客氣的說我認為 BOSE合理價格應該是BOSE售價 1/3的 Panasinic 入手價 的價格 再減20%
也就是說 $133澳幣 $2738台幣聽起來和售價差距很大
但這價格算起來還沒扣掉Panasonic的品牌價值喔 所以還更低

測試飛機上聽音樂時 同樣的音量 PANASONIC較聽不到外面聲音Bose則還是會聽到外面雜音

Panasonic 戴起來較BOSE貼 緊一點 應該說密合 但包覆性較佳

BOSE戴起來比較空 較不密

兩副戴久都會悶 差別不大

冷氣機測試
家中有一台 落地移動式冷氣 夠吵吧
BOSE與PANASONIC皆可有效 濾掉風扇聲 但是PANASONIC濾壓縮機的能力更強 剩一點微微的壓縮機運轉聲
但BOSE卻可聽見更多的壓縮機噪音

躺床上測試
有網友說可給病患在醫院使用 好好睡一覺 明天我拿到醫院去試試再來評論
但是兩副戴上後平躺還可以別想翻身 會壓到耳罩都太大了
ANC7國外評論音構造設計耳罩太大連平躺都不舒服

有使用QC2的網友說戴了吸塵器聲音都可以有效隔離
我測試後是無法隔離的 因為吸塵器聲音很多部分是偏高頻的噪音

PANASONIC 比BOSE好 約20% 但還是無法像飛機噪音幾乎濾掉全部

很想知道Sennheiser表現 因為規格上有提及1200Hz 以上噪音也可濾掉 而且表現比1000Hz以下更強

Bose電池盒 設計不佳 磨損快 不好關
電池置入後 靠彈簧斜的硬去接觸電池 電池蓋有時很難扣好

panasonic 設計很好 關門時電池槽是整個移動進去接觸接點 感覺較耐用

BOSE 開關是右邊 接頭在左邊 Panasonic 則是全在左邊 各有喜好不作評論

Bose 一開 NC 啪一聲音壓就來 耳朵有點塞住的感覺
會有一點點高頻聲音 感覺不是算很舒服 主要是音壓感
但是要是有外界噪音 就比較不會有不適感

Panasonic 很特別 NC一開反而空間感出來 豁然開朗 像耳機忽然開洞一樣的感覺
甚至一開始有時會搞混 開NC卻像是把NC關掉
但會有一點點高頻聲音 有些人可能聽不到但我聽得到

兩副耳機開NC後 外界的迴音會消失 人聲變平淡不立體 Panasonic最明顯 好像彈珠丟到吸震膠上
說明確一點 像在牆壁全貼上吸音毯或 一個洞一個洞白色吸音板 的視聽室交談的那種感覺

海綿墊片兩副差不多 但Bose 剛戴時覺得較不密合
但也覺得較大 看進去雖然帶上時都不會接觸到耳朵但是Bose 耳罩裡面較深 且深度不規則 Panasonic 則較淺但平坦

抗干擾能力 BOSE較差 有時行動電話(iPhone) 一靠近就聽到干擾音
Panasonic 目前則還未遇到此困擾

實際比較兩副大小差不多 如果很認真放旁邊比的話 Bose 耳罩部分還是薄一點點約0.5mm
耳罩面積兩副都一樣
但是必須很仔細比才能比出差別 全部收起來時 BOSE 耳機環較大 但也較細 PANAONIC 較粗短
BOSE無法很合的放入PANASONIC的盒子 所以整體應該PANASONIC較小
質感來說PANASONIC好一點 但差距不大 細緻度精密度來說
PANASONIC比BOSE好 較紮實點 尤其是比較Bose銀色塑膠的邊緣
Bose像便宜貨會掉漆 我的電源開關也掉漆了

附的保護盒都差不多 PANASONIC 使用YKK拉鍊 沒附背帶
但是 BOSE 如果裝背帶男生看起來怪怪的 像空姐

耗電量差不多都是30-40小時 夠久了 而且又是便宜的標準4號AAA一顆所以沒什麼好比的
指示燈: BOSE紅色 看起來便宜 PANASONIC 藍色 看起來較高檔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指示燈功能 BOSE沒電時指示燈會閃 還可用5小時 比PANASONIC實用
PANASONIC則不會閃沒電就變暗或不亮
如之前所提Panasonic較不方便 但差別不大 因為 都是便宜的標準4號AAA 還可用充電電池


說明書來說PANASONIC是一張紙約兩張A4大小 還是多國語言混著
BOSE則是一本較詳細 但是耳機沒什麼功能 不需要太多說明 規格上BOSE很不明確
應該說不論是網站或說明書 除了體積外完全沒提到 耳機抗阻或靈敏度也未提及
尤其是對降噪部分 不知是沒自信不敢標示還是怕人比較完全沒寫 只提到抽象的技術 BOSE果然行銷第一
個人主觀感覺將噪約75%-80% 以消費者的立場 別問規格乖乖掏錢的銷售方式 不是很認同
雖然和很多牌子比起來BOSE東西有一定的等級 但是還是感覺像自打品牌的詐騙集團賣牌子賣感覺的

這是我從其他網頁收集到的規格資訊
Earpiece Type Over the Ear
Wireless No
Microphone No
Volume Control Yes
Switches & Dials Yes
Dolby Pro Logic Support No

Sensitivity (dB/mW)
95 dBspl/Vrms ± 5 dB @ 500 Hz, low sensitivity
110 dBspl/Vrms ± 5dB @ 500 Hz, high sensitivity

Frequency Response (Hz) 20Hz to 18kHz (人耳可聽到的頻率 20-20000Hz)

Impedance 350 ohms ± 10% @ 1KHz, per side, low sensitivity
1600ohms ± 10% @ 1KHz per side, high sensitivity

規格很普通...........

Panasonic 則標示清楚200Hz 時降噪22dB
但其他頻率降噪能力沒提及(不敢說?)
至少比BOSE好
耳機部分和SONY比算中高階的規格 很多規格和SONY頂級耳機MDREX700SL一樣
Neodymium 磁鐵 與SONY頂級耳機MDREX700SL相同
40mm dome
8-22000 Hz 響應頻率
108dB/mW 靈敏度 與SONY頂級耳機MDREX700SL相同
32 ohms 抗阻 1kHz
重量170g不含電池(比BOSE輕)

雖說規格不代表一切 但至少是一個參考耳機等級的依據

規格標是最清楚應該是Sennheiser
舉例如Sennheiser PXC-250
–15 to –25 dB for frequencies above 1,200 Hz
它還有標示1000Hz以下不同品率的降噪能力
1,000 Hz by up to –15 dB
但是SENNHEISER 同樣頻率200Hz(Panasonic只標示200Hz)降噪能力還是輸PANASONIC
很想知道SENNHEISER產品在其他頻率的表現 尤其它對1200Hz高頻很有一套
聽說PXC-450音質不錯 希望有機會可以比較

市面上來說 據我所知宣稱規格最強的是DENON 99% 再來是Sennheiser PXC-450 95% 然後是PANASONIC 92%
DENON價格與BOSE相近 但降噪能力根據國外評比.............. 很普通 整副耳機價值 只值150~199美金
且當音樂耳機使用時也是 ............. 很失望 沒有天龍產品的感覺

兩副都是中國製 應該說市面上我看過的都是中國製 兩副都是用AAA四號電池一顆
兩副重量都差不多 BOSE重一點 但是除非看規格否則很難分辨

質感如果不看Bose 商標的話覺得半金八兩
都不算頂級 尤其是Bose 銀色部分會掉漆開關也會
而且商標也不是立體字 只是黑色字體印刷上去
刮到還是會掉漆
Panasonic 黑色的部份不是光滑硬塑料表面是比較偏防滑塑料有點澀澀軟軟的指甲刮過會留痕的的那種
個人不是很喜歡但是使用一陣子刮傷後還是比Bose較保質感 不會有掉漆那樣毀了質感

線材 PANASONIC非常有誠意 全部鍍金頭
Bose則沒有 但是Bose線材接頭(不包括金屬)部分較有設計感 而且還有 HI LO 開關
Panasonic 造型簡單來說就是質感用料好的普通線材

Panasonic 線材斷了可以用普通線替代 是標準3.5mm三節立體音頭

Bose 則必須要原廠的線接到耳機的是3.5mm 四節立體音頭 且很深

據國外使用者反應 Bose 線容易斷 外殼也容易裂 較脆弱

BOSE零件偏貴但是還可接受
耳機線$19澳幣
耳機袋 $40澳幣
飛機音樂接頭$10澳幣
(造型真的很好還有BOSE立體商標喔)

外包裝PANASONIC真的很大 和 鐵三角 Audio Technica ATH-ANC7 有得比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不環保與方便收藏 但BOSE約只有一半厚度

BOSE與PANASONIC 都有共同缺點 就是可惜沒有Monitor 監聽按鈕
尤其是聽音樂時暫時要和人交談 很不方便
SONY 很多型號與PXC-450都有 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設計

不管是任何牌子網路價格最保值的還是BOSE 可能與品牌形象與不二價有關

其他牌子尤其是SONY新品 定價砍一半在賣的都有 如 NC60

測試方式 如果坐飛機一次測一副耳機憑印象測試不準 也不夠專業
這裡有幾段可以供大家測試 記得耳機戴上開NC 影片聲音開最大用喇叭播放
之後耳機拿開聽聽有何不同 (耳機線別接音源喔 否則別抱怨沒效果)
也可以同一段影片馬上換耳機聽聽有何不同表現 試到滿意 這樣測降噪耳機才準
降落時坐引擎旁邊
駕駛艙降落時
747起飛時引擎全開四顆引擎夠吵吧?
777起飛引擎全開

結論

PANASONIC 是我的選擇 覺得很超值

如果要買BOSE聽過PANASONIC後再說

PANASONIC 網路評價為 "沒有BOSE高價的BOSE耳機"
個人認為應該是 "沒有BOSE高價的BOSE耳機" 性能提昇版!!
下次經過BOSE店的時候或許我會問BOSE這麼貴到底強在哪??
希望他們別回我說"東西不好用 沒關係貴就好"
不論價格 降噪能力 與音樂表現 PANASONIC 可說是全面擊敗BOSE 唯一輸的只是品牌 但非輸在質感
說BOSE QC2神奇的人我覺得也是無可厚非 也能理解
因價格高檔 這家店聽完跑另一家試聽 也無從直接PK 只能憑印象比較
但是BOSE它的確比市面上很多的降噪耳機好 降噪耳機以前就想買 剛好聽到朋友的BOSE
也是被它神奇的能力所感動 覺得很厲害 所以也敗了一副
我以前也是覺得BOSE最強 可能因為價格高吧 BOSE行銷能力 與 試聽設備一流
也曾經認為其他家產品都是玩具 和"耳機王"BOSE比較起來降噪能力只能算一般而已
後來仔細想想 其他牌子可能都只有在賣場中掛一整排的耳機給顧客試聽試戴
沒有像BOSE 專門設計突顯產品價值的試聽環境 其他產品與BOSE無法在公平的起跑點環境交互測試
但是既然我兩副都買了 我就給它好好比較一下看BOSE強在哪裡 好向朋友炫耀BOSE
BOSE與PANASONIC比較後BOSE相形見絀
買了Panasonic後心理其實有點X 一直以為BOSE降噪能力是無敵的
但是依我的個性沒買過BOSE是不會死心的 現在比較後 沒有遺憾了
買Bose的價格包括品牌形象與別人的讚美 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想我還是應該會把BOSE處理掉吧

個人建議
普通人買PANASONIC 飛行員可以考慮BOSE因為可以買航空麥克風接頭
變成兩用耳機(乘客/飛行員) Bose還是有它的市場 和乘客用的比它貴但和專業比它便宜
還可兩用又輕便 且聽到的雜音較多換個角度想
聽對話時也可聽到更多的細節 安全性也會提昇
但Bose沒通電無法使用 又會造成危險 只能發話不能聽 又不能關掉直接By Pass
且和專業飛行耳機比BOSE說實在的 像玩具
BOSE Aviation Headset X 飛行用的 嗯................我覺得可以直接跳過
所以我看飛行員還是乖乖買專業的David Clark 還可單獨調左右耳音量
雖然重又大但保護性較佳 GEL墊 又比 海綿耐用
是說 目前手邊沒有DAVID Clark ENC噴射機版只有螺旋槳飛機版 (用在降噴射機噪音方面效果很普通)
改天有機會再來PK DAVID Clark ENC噴射機版

PS :主動降噪耳機是針對風聲與連續低頻聲音而設計有一定的工作頻率 如果要連講話聲都隔離 濾掉所有聲音
你需要的是工業用耳罩 別花大錢買了降噪耳機後還抱怨無法濾掉所有聲音 包括人聲與突如其來的噪音
產品訴求不同 請注意 !! 使用主動式降噪耳機在飛機上吵雜的背景聲中不必提高音量交談是可實現的

各位 ~ 在我BOSE QC2 處理掉之前如果有什麼需要我比較測試請告知 我會把結果與01的各位分享

後記: SONY 剛推出帝王級的新耳機 MDRNC500D $699澳幣 約$16700台幣
號稱降噪能力高達 99.1% 在160Hz時 並且還可調整 給辦公室/飛機/火車 模式(還可自動判斷)
內建可用充電式鋰電池 (16小時)或與兩顆AA 3號電池共用 (28小時) 第一想到就是 .....耗電.....重
有MONITOR監聽按鈕(這是我喜歡的設計)
Neodymium 磁鐵與SONY頂級耳機MDREX700SL相同
40mm dome
5-24000 Hz 響應頻率
102dB/mW 靈敏度
40 ohms 抗阻 1kHz
重量195g不含電池
聽國外測試說不會有背景雜音 音色很不錯(看規格應該不錯) 不過聽說最高音量會破音(可能是飛機上音樂訊號差)
不過和BOSE一樣要開降噪才有聲音 沒電就不能聽音樂 而且MDRNC500D電池壽命又短
聽說很緊戴起來很不舒服 耳機比QC2大一點而已 但是收納盒卻大 70%
看看網路評比後會發現使用者給的分數普遍比編輯給的低 (是被SONY收買了嗎?)
很多使用者也有BOSE QC2及QC3 不過聽過這隻後BOSE"又"遜掉了
BOSE Quiet Comfort 2 QC2降噪耳機 對決 PANASONIC RP-HC500 旗艦降噪耳機
這網站有很專業的耳機評比
MDR-NC500D 評比
希望有用過得朋友分享一下
不過SONY產品價格很亂 美國有些賣家不知從哪弄到的貨 網路上官方定價一半都有人在賣
這也是我不太願意買SONY產品的原因 而且要小心有些是整修品和香港/中國山寨貨





2008-10-23 14:36 發佈
senchangw wrote:
如果你已經有BOSE...(恕刪)



要給版大拍拍手鼓勵 作出如此詳細的評比文.

版大所處的環境在前艙,小弟在後艙,因此發動機的聲音非常大所以打算考慮Bose QC3 的 , 看過您的大作後,準備將Panasonic 列為口袋名單候選之一
請問跟飛利浦的SHN9500相比,哪隻較舒適且效果較佳呢?
聽完朋友的QC3,音值真的不值那個錢,但降噪真的不錯,看完樓主的分享,下次也要去試試這支
這篇大概是我看到降噪耳機測試文寫的最好的
也謝senchangw大幫我打破要買QC2的慾望 和 打破貴就是好的認知!
滿分奉上

另外本人有
PHILIPS低階的降噪耳機SBCHN060(千元上下)
他的降噪就不多提了,效果有限
在飛機上用過一次,就送人(無法滿意)

另外的經驗分享是Sennheiser PXC-250我也有這支(我是郵購3K左右,國內代理價實在XXXX)
這支的音色是不開降噪,是難以接受他的音質
開了是個不錯的耳機,偏向暖聲底,中音和人聲的表現尤其棒
降噪的效果OK,比philips的低階好太多了,但還是受限他是半開放式的設計,會有環境音進來
但有時也是優點,我在街上走時用,聽不太到汽車和機車聲,但有時環境音進來,知道有車接近也安全些,但夏天用時很熱!

另外買耳機要考慮攜帶性(假如你常帶著啪啪走)
philips的低階耳道式效果和音質雖不好,但易於攜帶,但也算C/P值不錯的

Sennheiser PXC-250,不錯耳機,但我帶上飛機已嫌大,個人的隨身行李(相機,NB,MP3,書等),有時真的嫌重,再帶一個半罩耳機,有時會不想帶!

而PANASONIC RP-HC500 我相信音質和降噪效果一定比較好,但體積一定比較大!

senchangw wrote:
如果你已經有BOSE...(恕刪)



我買過 DENON 及鐵三角的耳罩式抗躁耳機

不過目前只留下鐵三角,因為平常有聽耳道式耳機,對於很多抗躁耳機只要開抗躁功能有明顯的底躁很頭痛

試用了幾款只有對Audio Technica ATH-ANC7 真的很滿意。

無論是日本拍賣網 還是美國ebay大多數給的評價都很不錯,原因是除了抗躁功能還不錯之外,更要緊的是耳機整體舒適度很高,但是同時也會造成耳朵太久發熱,體積大也是另依個缺點。


不知道BOSE及國際牌開抗燥有沒有明顯的底燥出現??
不放音樂情況下 開降噪

BOSE 有明顯底噪與音壓

Panasonic 幾乎沒有 反而覺得開了洞 (測試文中有提及)
您好~ 我昨天已經有買了 MDR-NC500D 後來我使用後
效果 我大呼不可思議!!! 真的很安靜 !! 我認為這種錢花的值得
因為他不像其他3C產品 淘汰很快 很明顯抗噪 99% 已經可以知道已到極限了
我記得有一個牌子 好像是 D 開頭 或是 A 開頭 最近有新推出 抗噪達85% 但價錢也事一萬多所以我
認為這款值得買 !
可以請問您是去哪買的? 使用到目前感想如何?

謝謝!
小弟家中有2台 NC耳機, 2005在美國購入, sony耳塞式 及 PHILIPS 也是耳塞式, 都是在機場免稅店買的.
最近手癢, 想把其中一台改裝, 加到車上音響,

想法:
1. 車用音響喇叭線 接出
2. 接入 NC 耳機 INPUT
3. 幫NC找電源, 3號電池一顆 (應是12V轉3v吧) 還沒確認清楚
4. 將NC耳機拆除, 接線 OUTPUT
5. 多裝一台AMP (不然耳機怎推的動車上喇叭)
6. 音響 - NC HEADPHONES - AMP - SPEAKER

這種接法 不知行不行的通
會不會 開車 聽不到引擎&輪胎地面聲?
期待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