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這對喇叭使用了近20年,原本想更換,但現在新喇叭貴得驚人。先前單體插件老化時,發現機內線氧化十分嚴重。開始只想換機內線,後來就把分音器電阻,電容一起更換,再聽20年。原本分音器高,低音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高音分音器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這對喇叭分音器分為兩片,算高檔,但是十多萬喇叭用水泥電阻,以及很一般的電容,感覺很報歉。等看到機內線,就更報歉,是線徑1.25mm平方的喇叭線,而且全部都氧化嚴重。
以下是零件更改細節:
高中音分音器電容6.8uf, 15uf, 18 uf 改成M-cap evo oil, 2.2uf 換為UCC電容,2歐姆電阻換為Dale 13W 電阻,其他換為20W繞線電阻。電解電容換為祖國版Solen Mkp電容。
低音分音器,電阻更換為20W繞線電阻,4顆220uf電解電容換為8顆祖國版100uf Solen MKP電容+2顆UCC 47uf 電容,5.1uf換為意大利電容,其他電解電容換為祖國版Solen MKP電容。
原本分音器
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新分音器
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雅瑟8871喇叭升級分音器以及機內線
再來是機內線材的部份
從喇叭接頭到分音器部份
高中音:祖國版12AG,長度50cm。
低音:祖國版12TC,長度70公分。
這邊我解釋一下,之所以用祖國版線材,是因為之前做喇叭線時,這兩款線材真是為之驚豔。用剩下的就物盡其用。再來是整理舊書時,恰巧翻到20年前音響論壇專訪KIMBER KABLE的產品經理,說到編織線對銅材質較不敏感,反而對編織法及包覆敏感。才了解為何祖國版12TC 竟然有此實力。另外換音箱內線時,發現雅瑟原廠的線材長度,幾乎都不同長度,完全顛覆我的認知。但想到當年國內外媒體一致好評,就依樣畫葫蘆。反正都這樣聽了20年了。
從分音器到單體線材
高音:Neotech upocc18awg,單芯線,4正4負,130cm。
中音:
正:Neotech upocc, 2mm平方x2,130cm
負:Furutech 2mm平方x2, 130公分。
因為線不夠,所以用不同廠牌。
低音:BONA 3.8mm平方喇叭線。
所以的線材都用Kester 2%銀含鉛焊錫焊接端子頭,以及單體。
雅瑟的壓接端子很脆弱,時常自行斷裂,所以很早就使用焊接。用壓接端子,聲音會比較音場開闊,但會有毛邊。用焊接音場較窄,但細節較好。純屬個人喜好,施工各有難易。
電感部份,雅瑟電路版上電感沒有數值,就沒有更換,實屬可惜。如果高中音可以換上銅箔電感,應該會有更大改進。
另外提到雅瑟8871的音箱,高中音音箱是密閉式,低音是具有兩個導音管。等於是兩個音箱套在一起,還有一些加強結構。箱體板材都有貼上阻尼片,雙層吸音棉,是很對的起價格。
這回改進分音器及箱內線材,真是大費周章。把分音器拆下來就花了一番工夫,訂料又被祖國的貨運延誤。等分音器作好,才發現根本塞不進喇叭內部,只好再規劃。從清明作到中元才完工。
完工之後就得試聽了,我的器材如下
CD 麗特CD15
DAC 麗特DAC50, 雙PCM63, 輸出電容改Mcap supreme
前級 麗特LS26, 級間交聯,輸出電容改Mcap supreme, ECC88改TFK PCC85
後級 雅瑟R1.2S
以上設備保險絲皆改銀管或手工短路保險絲接點
線材使用
CD-DAC 方芯銀數位線
DAC-PRE 4N銀訊號線
PRE-POWER Neotech NEI 3001 MK III
以上線材均為單端RCA
Speaker cable Pro Co 13-8
biwiring
剛開始試聽時,高音尖銳到刺耳,低頻非常單薄。一般這是使用OCC線的現象。就接上電視,慢慢熬過線材以及電容熟化的過程。
經過數十小時的使用,慢慢高頻恢復正常,低頻也沒有原先單薄。
整體來說,雅瑟喇叭以氣勢磅礡為主,恢宏有餘,細膩有限。
更換電容及音箱內線後,音質細膩很多,毛邊減少,音像結構完整。音場延伸及松香味均有增加。花費很多時間施工,還是改變很多,投入是很值得的。
2024-09-22 14:00 發佈
期待大神繼續分享後續改造成果~
請問經過處理這樣老喇叭都有機會重生進化嗎?
重生進化可能比較誇張,但是整個改進是相當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