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耳擴4.4mm平衡, 可以用紅黑2頭RCA接上Hi-Fi 2聲道綜合擴大機嗎? (已完成連接)

拜求有經驗的人與懂的人, 分享一下, 4.4mm平衡輸出->2聲道擴大機RCA接孔的經驗與禁忌.

現在很多Hi-Res耳擴DAC都有新世代4.4mm平衡輸出,

而且貴的耳擴DAC, 幾乎快要把4.4mm列成為標配,

我自己的經驗是, 買了4.4mm->2.5mm鍍銀耳機改裝線後, 插進耳機裡, 使用鐵三角Audio-Technica M50X監聽耳機, 成功輸出4.4mm->2.5mm, 音色真的不錯, 也沒有出現底噪, 但是4.4mm與2.5mm 都是平衡輸出, 整合相對容易得多. (PS: 這種線只適合M50X, 不適合有藍芽功能的M50XBT2, 千萬要注意)

我覺得5000多元的鐵三角M50X+500元線材, 這樣改了之後, 似乎有比 8000元的SONY MDR-1AM2 4.4mm耳機更好聽. 你們有M50X耳機的人真的可以試試看.

最近, 我看到有人賣4.4mm轉2頭紅黑RCA線材, 但是心中卻是充滿疑問.....

1. 這樣接法的輸出音效, 是會跟3.5mm轉RCA一樣呢? 或是表現會比較好呢?
2. 這種線接上去, 是否會電壓太高? 有沒有可能燒掉綜合擴大機的風險?
3, 會不會跑出底噪?

這是我看到網路上看到的接駁示意圖. 我覺得, 他有畫出功放設備與音箱(應該是主動式), 而不標示擴大機音響, 心中總覺得有點怪怪毛毛的,

耳擴4.4mm平衡, 可以用紅黑2頭RCA接上Hi-Fi 2聲道綜合擴大機嗎? (已完成連接)

(PS: 我最後沒有買圖片這一家的線, 我是買了手工線, 線材我選用錄音室三大名線廠之一的日本Carare 四心無氧銅信號線, 購買價格低於800元)
2024-07-20 14:30 發佈
watching-guy wrote:
拜求有經驗的人與懂的...(恕刪)


無論RCA或2.5mm
都是是轉成L+或R+對GND,已不是平衡傳輸
應該沒差別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所以你的想法是至少可以跟3.5mm的音效一樣. 我覺得差別至少在電壓, 會比較有力.

2024-07-21 21:46
大部分的前級或綜擴,訊號輸入端都只能接受6V以下。

耳擴或播放機的輪出,最好低於6V以下,不確定輸出電壓的話,調整低或中增益。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感謝提供資訊, 我看我的4.4mm的規格, 最大輸出是3.3V, 但是不清楚是平均或最高. 但是我放心多了. 不過3.3V也已經不是小音量 音量可能要慢慢升上去, 以免一放歌就驚天雷.

2024-07-21 21:50
挖洗不良中年

3.3V其實並不大聲,播放器要開最大

2024-07-21 22:13
這問題有一個盲點 : 既然你的耳擴' 前級, 甚致訊源都是平衡設計, 有平衡輸出, 為何最後一哩路卻以轉接頭轉接上非平衡線路的後級擴大機? - 產生雜訊且弱化了音質 -
自有耳擴年代開始, 耳機孔能否接擴大機? M01上已累積討論很多, 對本題要簡化來看
我個人建議, 耳擴輸出應依不同廠牌產品標示及使用說明外接, 耳機孔接耳機, Line Out輸出接擴大機或主動喇叭, 平衡接平衡, 避免轉接頭 ....
看耳擴或DAP接地設計, 各廠牌雖未盡相同, 但從Google搜尋大都遵循下列通則
訊源 → 擴大機, 平衡訊號要接地
擴大機 → 耳機, 平衡訊號不用接地( 看耳機單體接點 )
再看各類接頭極數順序
一般3.5mm插頭, 外觀極數, 接線順序是L / R / G
耳擴或DAP, 2.5或4.4mm平衡輸出, 接線方式外觀有L+L / R+R / G
設備與線材來自不同廠商, 接線和接地方式順序未必一致, 而平衡轉成非平衡 , 原先平衡線路正向反向電流雜訊抵銷功能也都消逝...( 在Google參考FiiO L26 2.5mm平衡耳機轉3.5mm轉接頭為例, 由他提供剖面圖示, 接線方式順序各廠牌未必相同 )
或許解釋得太簡單更混淆, 推薦香港SPILL網站: 數位音樂播放器DAP 大解構 : 耳擴或DAP怎樣玩, 怎樣發揮多元化外接功能, 他的聽歌方式...
https://www.spill.hk/features/dap-2022/dap-special-education/anchor/#google_vignette
若您是耳機一族, 那麼一些甕底迷思, 順便推薦Medium網站 : 單端轉平衡到底會不會燒機? 平衡訊號接地? 增益切換對音質的影響? ...耳機發燒友實用小知識, 解答都很清晰易懂
https://naimu-sound-labs.medium.com/list/6c2ef006269c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短距離的線, 防干擾不一定需要使用正負放大解決, 線材包覆與鍍銀線解決可解決大部分問題, 我這樣的認知是否正確呢?

2024-07-22 1:15
小凡的凡凡 wrote:
這問題有一個盲點 :...(恕刪)


4.4mm的平衡輸出, 絕對是當今先進DAC最佳"類比音訊"的輸出點. (數位輸出就不討論了), 對我來說, 真的誘惑太大了, 叫我不手癢都難. 我天天看著它, 早就在動它的歪腦筋了.

我的疑慮, 跟你舉出的項目很接近. 但是我現在只有音響室有平衡輸出的系統. 我自己房間沒有.

如果我是拿一張CD來聽, 當然從頭到尾跑平衡音效會最佳, 但是只要我任何一套音響想接上串流播放機, 它就只有三種輸出選項可選
1. 3.5mm
2. RCA 紅黑
3. 4.4mm
最佳音訊輸出點, 就是4.4mm平衡輸出這一個孔. 能提供XLR輸出的機種是極少數. 而且貴還不一定好聽好用好放.

既然會推出新世代4.4mm, 必定有他的優勢所在, 而且很多DAC都可以用網路方式連上音樂平台, 有無限多的Hi-Res 訊源可聆聽, 這是我現有幾套傳統音響無法匹敵的強項.



我首先是怕機器燒掉, 壞掉還小事, 買新的就解決. 就怕給我冒煙甚至出現劈劈啪啪的聲音出來. 也就是你說的接地的問題

其次就是, 想試試看, 以現有的擴大機與喇叭, 是否可以在2聲道舊系統, 推出比3.5mm更好一點的聲音.

如果4.4mm接RCA, 真的沒差或更差, 再來考慮是要廢掉4.4mm 或是購買新的平衡擴大機. 不過平衡擴大機與喇叭, 都要重買. 這是成本最重的選項.

現在以上給我的意見, 依照理論而言, 都認為4.4mm->RCA不會比3.5mm 直接輸出好多少. 但是實做是否可以這樣接, 還沒有人提供過去經驗給我學.
4.4mm有五極,接雙XLR平衡可能更好。 最大才3.3V那其實也不大聲,一般是播放器開最大音量,由擴大機來調音量。
我剛剛利用周末搜尋了一下外國的經驗, 不知道有沒有看錯, 似乎是找到一篇由VGP評委發表的一份關於4.4mm轉RCA的文章. 太感動了. 我的想法好像露出曙光了

看來第一階段 4.4mm->2紅黑RCA是可以用的.

但是音質在我的綜合擴大機會不會好, 這還不確定. 因為這篇文章用topping pa3 擴大機, 是平衡音效的擴大機. 不過RCA頭已經打斷真平衡. 但是保留了高電壓, 也保留了DAC平衡音效的D/A解碼輸出. 所以他是用4.4mm與3.5mm對比音效

一個Hakoniwa Audio 的網站, 2021年貼出一個專欄作家海忍的初步試用文章, 海忍是擔任VGP的評委超過10年以上.

他使用的DAP是 iBasso DX220 Max, 用4.4mm轉RCA, 接到 TOPPING PA3 兩聲道HiFI擴大機, 可能是因為這台最便宜, 不怕燒掉:-). 在Amazon買了日本品牌Youkamoo的鍍銀線

我先說他的結論,

"聲音非常清晰。 DX220 Max 的清潔度已經出來了。 它似乎比使用4.4mm-3.5mm轉換插頭時稍微更有光澤,似乎有一種透明感。 如果你能以這個價格獲得這麼多的聲音,你可以說你相當滿意。"


哇, 這篇專文, 似乎鼓勵我要勇往直前... 不玩看看就是遜了, 連VGP評委都敢試了, 哈哈, 他的意思就是, 你如果這樣接, 你的DAC會給你比之前聽到"更好的聲音".... 呵呵, 不知道有沒有說錯他的意思.

日文原文網址: https://mimitatsu.com/2021/03/hako-vol004/

我用網頁翻譯功能結果是這樣寫的 (轉載, 請務必前往該網站點一下, 尊重他的原創)
==========================
iBasso DX220 Max 於去年推出。 這個 DAP 的好處是電源完全(物理上)分為兩個系統。 除了內部板級外,它與電源輸入級分離,DC用於音訊,Type-C用於運行應用程式等系統驅動。 雖然充電有點麻煩,但聲音的精確度卻出眾。

我決定在箱廠環境中使用這艘巨大的船,但有一個大問題。 除了耳機插孔(3.5mm單端和4.4mm平衡)外,DX220 Max還有S/PDIF和LINE OUT作為輸出端子,但後者是4.4mm端子。 換言之,您可以準備一個支援S/PDIF輸入的DAC或一個4.4mm至RCA轉換電纜。 為此,如果您沒有 DX220 Max 的模擬輸出,那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我會選擇後者。

最近,我經常看到4.4mm端子電纜,但是有沒有一種方便的產品叫做4.4mm到RCA轉換電纜? 至少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它是由國內配件製造商製造的,所以我在亞馬遜上閒逛並找到了它。 而且不止一個。 其中大部分是由中國製造商製造的。

猶豫了一會兒,妖怪? 我們決定使用一種名為“[ 4.4mm 轉換 RCA ] 4.4mm 轉 RCA (L-R) 鍍銀電線電纜轉換插頭平衡音頻電纜(4.4mm 公頭 – 2RCA 公頭)0.3M 1FT”的產品。 日本有0條評論,所以我不知道以前的口碑,但不到3000日元,所以我覺得還可以。 如果你不嘗試,它就不會開始!

第二天到達的信封有一個防靜電袋。 當我打開它時,出現了一根電纜,端子部分包裹在薄薄的聚苯乙烯板中。 整體結構堅固,4.4mm端子周圍的區域用熱縮管仔細處理。 RCA終端的周圍環境是由一種似乎是碳纖維的材料製成的,氣氛很好,而且不便宜。

當我聽直接連接到 TOPPING PA3 的聲音時,聲音非常清晰。 DX220 Max 的清潔度已經出來了。 它似乎比使用4.4mm-3.5mm轉換插頭時稍微更有光澤,似乎有一種透明感。 如果你能以這個價格獲得這麼多的聲音,你可以說你相當滿意。

如果有問題,那就是電纜部分的“硬度”。 編織管似乎是由尼龍材料製成的,很硬,而且非常激烈。 它伸出約10公分。

vicence wrote:

watching-guy
樓主
所以你的想法是至少可以跟3.5mm的音效一樣. 我覺得差別至少在電壓, 會比較有力.


基本上轉RCA就不會是平衡訊號,輸出也不會增倍
用3.5mm 插line out 轉RCA即可
訊號何須畫蛇添足多一道轉平衡又轉回來單端

當然
難推的耳機配上推力不足的耳擴
用上4.4或4xlr平衡輸出,是有點功效

像我的Z1R配750u,原廠線4.4
無論轉6.3單或XLR*2,差異不大
有時反而覺得轉6.3單端好聽點
跟轉接頭好壞有差吧!

其實別執著於這些輸出規格
好壞還是看轉接端子品質,換耳機線影響比較大
但線我都自己做,XLR比較好做
別說2.5mm,3.5現在都要老命不好焊...

別太相信對岸的產品與天花亂墜賣線廣告說詞
沒看出W大的「問題」所在,只是藉此表達一點個人相關的經驗與心得:
1、早期TRS 6.35(俗稱Jack)屬「專業」範疇,而多“R”及微型化則是到了「隨身聽」時代才開始大行其道,由此揣得,3.5、2.5、4.4應係對應器材「有限」的容納空間,此類隨身(耳機)系統囿於便於攜行的小尺寸限制,要有「真平衡」設計並不容易,隨機參考幾個DAP產品說明,雖號稱「平衡」但看不到機板上有任何「平衡」設計跡象,類此(假)平衡一般會從調整「負回授」著手,以獲得稍大輸出,實無平衡效能,而喇叭(相對耳機)系統的耳擴、DAC建置(2×3或4)XLR頭比較多見,較大容積塞入四套模組建構「平衡」相對合理,隨伴「高價」則是另話;結論是:以上種種接頭型式和機型尺寸比較有關,但和是否為真「平衡」設計,則無任何關係或必然性。
2、插拔時S尖及R環從頭捅到尾,這種「不衛生」的接觸,除了製造噪音外,還會讓機內簧片產生位移以致接觸不良(玩過隨身聽的便知道),接耳機尚可,接「擴大機➡️喇叭」系統就非常有可能是“燒機”考驗(與輸出電壓無直接關係),此時XLR的「較長接地腳」相對理想多了。
小凡的凡凡

4.4 / 2.5平衡端口多用於隨身聽' 行動裝置, 一語中的無須糾結, 玩音響沒有妥協, 玩家常說 : 多一個轉接弱一分音質, 不無道理

2024-07-22 9:15
watching-guy
watching-guy 樓主

認同, 廠商會紛紛都提供4.4mm就是希望用新世代的標準,淘汰古老3.5mm舊規格,以便讓DAC能在現在與未來適用更多Hi-Res 裝備,包括耳罩耳機, 主動喇叭與各類擴大機.所以不能把它閒置著.

2024-07-22 16:34
1. 這樣接法的輸出音效, 是會跟3.5mm轉RCA一樣呢? 或是表現會比較好呢?

不一定

2. 這種線接上去, 是否會電壓太高? 有沒有可能燒掉綜合擴大機的風險?

沒事,4.4mm已經經過音控的衰減,不會是最大電壓的輸出。


3, 會不會跑出底噪?

難說,如果用儀器測的話,但是應該聽不出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