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主動喇叭音量問題? & 稍微討論一下新買的喇叭

最近買了新的主動喇叭(EDIFIER MR4)接電腦,看網路說音量電腦要調到最大聲,然後用喇叭去調音量大小
主動喇叭音量問題? & 稍微討論一下新買的喇叭

我個人習慣方法是跟上述相反,MR4如果電腦音量100%,用喇叭本身旋鈕音量無法微調,多轉一格太大聲,少轉一格太小聲,無法微調

兩種方法我聽過,音質沒什麼差,還是本來就沒影響,我也不知道

另外,MR4這組喇叭,低音表現沒有我上一組喇叭來的好,尤其是聲音比較低沉的歌手最有感,難道是因為共振的關係🤔,上一組是R1900TV,不知道換條RCA線能不能解決低音難聽的問題! 🤔,我現在RCA線是用之前買的日本手工線

不過2000多元買MR4,有這樣表現,已經算滿意了
2024-05-12 18:21 發佈
N!nja_Alan wrote:
兩種方法我聽過,音質沒什麼差, 

那就以方便的方式調整音量就好!
N!nja_Alan wrote:
另外,MR4這組喇叭,低音表現沒有我上一組喇叭來的好,上一組是R1900TV,不知道換條RCA線能不能解決低音難聽的問題!...(恕刪)


這組低音弱很正常,要水準真的好就不會賣只那個價還掛M字頭

他們的產品看英文字頭就可以判斷這產品被歸屬在那個系列等級或重視取向
M:入門
C :多媒體
E:造型
R:音樂向
S:高階
A:旗艦

其他還有啥X或其他之類雜七雜八的系列就不多提
總之這家同世代產品內大致上價格越高基本素質越高
MR4與其給它換線,不如換叭實在
Volf

eclair_lave [謝謝]

2024-05-12 19:36
eclair_lave

以前是試過換掉喇叭線,原廠90芯雙色線是給的不太好,隨便換個200芯線都聽得出改善,RCA線更換之前沒試就不確定了

2024-05-12 19:39
e25電腦音量我都調50,剩下用喇叭調音量
N!nja_Alan wrote:
最近買了新的主動喇叭...(恕刪)


你如果聽不出來有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最好了,照你喜歡的方式去調整音量就好。

至於一般會建議把電腦的聲音固定在100%,然後用喇叭上的音量旋鈕來調整,是因為電腦上的音量調整用的是數位級進,原理是靠犧牲聲音的動態範圍(就是音質)來降低音量,動態範圍一旦從源頭砍下去往後音質就都不可逆了。所以建議的做法才會固定電腦的音量在100%,透過喇叭上的旋鈕,通常是薄膜可變電阻來調整音量,這種方式屬類比級進,調整音量的原理是照比例衰減電壓,但理論上完全不變動聲音的波型,因此不影響動態範圍(即音質)。

以音質而言,相較於數位級進、類比級進是比較好的調整方式,因為理論上類比級進只降低音量,但不會減損聲音的動態範圍(即音質)。而一般會認為環擴的前級上不了檯面,比綜擴的前級差,最大的原因也是環擴為了混音方便,通常採的是數位級進,會影響動態範圍音質較差;而好的綜擴一定是用類比級進,沒有前級造成音質劣化的問題,聲音會比綜擴好。
we543543

類比級進指的應該是用波段開關焊上實體分壓電阻的音量控制,和薄膜可變電阻不是一回事。一般的可變電阻是類比,但為連續性的,非級進。

2024-05-13 10:24
JW75

we543543 了解,我的意思其實是用類比的方式透過改變電阻來調音量啦,為了嚴謹一點我會避免再用類比級進這字。

2024-05-13 14:31
JW75 wrote:
N!nja_Alan
樓主
厲害,又學到了


我原本發文的時候,對於MR4還沒什麼概念,但剛剛上網去查了一下這對喇叭,才發現樓主覺得用電腦音量調整跟MR4喇叭調音量聽不太出差異,有可能是因為這貨的音量旋鈕用的根本就不是類比級進,既然MR4音量旋鈕調整的方式跟電腦一樣都是數位級進,那聽起來當然沒什麼差別。

雖然我沒用過MR4,但從評論裡我注意到幾件事,首先是MR4的音量旋鈕轉起來不是線性,而是一格格用跳的,正常的類比級進不會這樣;再加上廣告裡一直強調他用了什麼德國的DSP黑科技,聽起來這喇叭就滿滿的混音數位味,跟環擴一樣順便就拿DSP來調音量了;最後是有使用者評論提到MR4音量調大了音質會糊掉。正常類比級進不管你音量調大調小,音質都是一模一樣,會因為音量調整影響音質,正是數位級進的問題。從這些特徵猜測,MR4的音量旋鈕,用的很可能是跟電腦一樣的數位級進,如果我的猜測正確(當然也可能猜錯),既然這樣不管你是用電腦或是用音量旋鈕調整其實是一樣的方式,聽起來沒差別是正常的。
JW75

N!nja_Alan 沒什麼啦,其實是興趣使然,很多時候我覺得與其說音響,我反而對背後的電學、原理更有興趣。像線材這種東西或許影響音質,但跟背後電學原理無關的主題我就沒什麼興趣,我算音響版的異類吧。

2024-05-13 0:00
JW75

講到線材會影響音質這回事,我不是不相信,我只是沒興趣。就算更換線材真的能讓音質變更好,我也不太在乎,我自己聽的系統是不太去管線材的,不管訊號線、電源線、USB線都一樣。

2024-05-13 0:17
幫您看了一下DM
一般是建議電腦開最大100%, 是沒錯
但你這款喇叭型錄上有註記, 不失真音量為21 W
建議你電腦螢幕右下角音量降為50~60, 再以喇叭音量鈕調大小較為安全
因為電腦音效晶片, 通常30Hz~16Khz之間高'中'低音均有10~12db之上下調整, 一般入門使用者不會去關注原始設定為若干?
若是螃蟹音效晶片, 內部如何調整, 等你音響收聽熟練後, 請參考瑞昱在網路公開提供之音效晶片設定程序, 配和電腦作業系統調整, 包括音質' 等化器' 虛擬空間環境' 有無杜比, 2聲道或多聲道' 耳機或喇叭' 前後輸出等...
N!nja_Alan wrote:
EDIFIER MR4


你搞錯了,這顆喇叭只有類比輸入

電腦"數位輸出"要100%沒錯,避免數位調變音量影響音質

但你電腦已數位轉成"類比輸出"
那就要控制電腦類比輸出音量
避免增益過大或過小,造成輸入過載或動態不足

主動喇叭音量調到80%左右
電腦輸出從0往上調到你覺得最大可承受之音量
然後固定此電腦輸出,以後音量從主動喇叭控制
這就是基本增益匹配動態範圍調整

當然,個別撥放軟體或網路音樂如foobar、youtube等
音量有大有小,需從電腦軟體撥放主控去設定調整匹配
N!nja_Alan
N!nja_Alan 樓主

了解[讚],不過用這種調法,我音量旋鈕無法微調音量,會有轉一格太大聲,不轉又太小聲的情況

2024-05-14 18:42
vicence

電腦音量輸出轉小一點,電腦音效耳機孔是高電平類比輸出,可以推動耳機了

2024-05-14 18:59
N!nja_Alan wrote:
最近買了新的主動喇叭...(恕刪)

音質沒差兩種方法皆可方便就好,低音部分喇叭後方有BASS可調。
小凡的凡凡

MR4.規格上標示 : 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為21 w, 調音量方式請參考8樓留言

2024-05-14 7:20
warwickwang

了解,看來解決方法剩下換器材設備了。

2024-05-16 16:41
N!nja_Alan wrote:
最近買了新的主動喇叭...(恕刪)


哈 這麼巧被截圖抓到XD
那就簡單回文給樓主一些建議喽~
1.如同前面幾位大大所說,一般來說會建議儘量減少數位音控(衰減)而採用類比(衰減)
相關原理可參考下面貓窩大大的影片說明 :


PS:用電腦當訊源時,鑒於現代歌曲群魔亂舞的響度大戰,建議可稍微將訊源音量減少一點點(如:foobar內建的ReplayGain)避免一不小心造成喇叭破音,如果有用DRC等EQ加工更需要預留些headroom(音量餘裕空間)。

2.主動式喇叭=被動式喇叭+擴大器(您的喇叭看起來貌似沒有內建DAC),所以理論上是該用喇叭上的音量控制。
但礙於價格定位此喇叭的音控不太可能做得太好太細緻(聽不出來不同音控方式的動態差別也很正常),所以可參考上面大大的建議在訊源作音量控制。

3.至於覺得新喇叭低音不足:這其實很正常。先不說價格定位,小尺寸單體的中低頻本來就有先天限制(大概聽男歌手或鼓聲就有差了)。如果真的想補低頻可考慮加個超低音喇叭(但用在2000元的喇叭上實在有點捨本逐末)。

4.未來升級方向:拜託先不要花錢買線材(三大件總預算=喇叭+擴大器+DAC,線材建議不要超過總預算1/10)。把錢存起來換喇叭最直接(價位往上還是有不少適合擺電腦桌上的主動式喇叭,如:Q家的M20,PTT護版神叭 IMM..)。或者先買個內建音量控制的DAC來玩玩看(用RCA或XLR轉TRS線接到現在的喇叭),以後喇叭升級還可留著繼續用。
eclair_lave

掃頻主要是讓耳朵抓一下看它能展現的頻率上下限,過渡跟分頻銜接順不順這些

2024-05-15 7:42
eclair_lave

從原廠對它的設計看,大概就把重點都集中在中頻這一塊,其他力所不及的部分就有點隨緣的感覺,這組在中小音量範圍順順聽就好,刻意放入門監聽的定位上也有點意在揚長避短

2024-05-15 8:09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