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KYO TX-RZ50 + Edifier T5 之 DIRAC LIVE 心得筆記 (有Edifier Airplus A100+T5者,適用)

居家是老建物又在大馬路邊,聆聽條件不優,但是我借助兩道窗簾,確實改善不少.

ONKYO TX-RZ70 發佈時,我一開始是不敢碰它的,因為連年財務不佳經營權更易.直到去年底前,我陸續大致看了一些評價,有兩個點讓我特別關注.

1.內包DIRAC LIVE,不須額外付費! 但是,留了一個梗,"多個"重低音裝置,要額外付費.至少,有一個免費在手.
2.性價比相當的高,4K成熟普及,相對應的HDMI接頭規格跟傳輸介面控制大致上穩定輸出不搞怪.

這幾年,因為疫情做公益影音錄製剪輯,陸續評估購入不少的一等一設備,自問可以算是專業等級.所以過程中,也看了不少書來瞭解必要的基本原理,理論貫通加上一級設備實戰應用,做決策自然能得心應手.以前買東西不手軟,年紀大了,收斂變成務實簡要不繁華.

在剪接音頻時,為了克服噪音,要忠實表達不失真,摸著頭皮去理解動態壓縮或頻率範圍廣度,一路到控制音色的表現.為此,我還特別訂購Sonarwork校正麥克風,一路由東歐飛過來.加上Audeze-LCD5來監聽,聆聽透過電腦程式加工處里的效果,完整推翻我原本購置音響的計畫.

要聽到好聲音,對我而言,有三要素思考.
1.音源要好.
2.錄製條件要講究.
3.輸出訊號處理能忠實.

如果我沒有去理解上述這一切,今天Marentz CINEMA 40應該會擺客廳.

如果可以充分利用DIRAC LIVE,情勢是可以改觀的!

就DIRAC LIVE為基準,到處在北美網購觀望了一圈,遇上耶誕折扣,直接把Onkyo tx-rz70降一級到Onkyo tx-rz50刷下去.回來之後,利用筆電跑Sonarwork校正麥克風,比對一下DIRAC LIVE,原理是一樣的,效果也差不多.

聽懂我說的人,DIRAC LIVE是寶.要善用操控駕馭! 聲音就唯你所用!

聲音是乾淨剔透,就是少了那一份厚實.所以,廠商也滿厲害的,硬在低音部分切出"重"低音這一塊讓消費者覺得專業,創造特殊性就是創造市場創造利潤.前陣子,利用掏寶有特價活動,買了一顆Edifier T5回來驗證,看是不是我想的.果不其然,昨晚利用深更半夜馬路沒車路過跑校正,結果是那麼美好又自然.管它黑鷹計劃/捍衛戰士/極速快感/侏儸紀,通通可以達到該有的要求.

至於原先規劃的ACCUPHASE+B&W還要繼續執行嗎?看著那一大疊手書評估,我覺得隨緣啦! 只要我想我願意,飛一趟日本就有可能,但我寧可舒舒服服散步享受風光.

理解我上述的心得方法,最快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利用桌機或筆電,以及一副"好一點"的耳機,安裝並學習下列軟件的原理跟閱覽教學,你會進步的很快.還有一兩個網址我一時想不起來,等我找回再補上. Edifier Airplus A100+T5 就可以適用這條件,讓他更上層樓.

Sonarwork
https://www.sonarworks.com/
Equalizer APO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equalizerapo/
Peace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peace-equalizer-apo-extension/

結論:
不論硬體或軟體,或者理論應用,都有他的侷限性.無法究極,改善一定存在.
善用所有,利己澤他.希望對入門預算有限的人有助益.

P.S. 耳朵可以辨別的音頻是有限度的,調校DIRAC LIVE須注意可調範疇,入門的就去頭去尾就成,也可以拉頻調味.聽一下,記得適度關掉安靜片刻,感受你的聽感,多來回幾次找音感.不要過度超弄,傷了聽力就不好.
2024-03-30 14:01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