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續開箱了EDIFIER公司高階品牌AIRPULSE的 A100與A80後,這次迎來的是EDIFIER定位為入門級監聽使用的『MR4』主動式喇叭。老實說,一開始看到這組『售價5000元不到』的喇叭時,心中還真有點『便宜沒好貨



在我小小的工作室裡,除了三間剪輯室外,還有一個開放空間是給來幫忙順剪的助理們使用。相對配備就簡化許多,一台iMac搭一顆27吋的螢幕,再加上一副耳機。會搭配耳機主因是不想太佔空間,但看著來一起工作的夥伴們,剪一剪時不時就會把耳機摘下,揉揉自己的耳朵,也是有點於心不忍。畢竟剪輯工作時間長,一直帶著耳機定會讓耳骨、耳道感到相當不適。此外,為了仔細處理素材的聲音細節,工作時耳機也必須開到一定的音量,若長時如此,聽力可能也會因此受到相當的損耗。所以,這組『MR4』就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缺:體積小不佔空間,輕巧移動方便。而至於『聲音的表現如何』,究竟這組小喇叭是否能擔當得起『監聽的重任』,那便是本文以下要分享的重點了


一、『合理的結構設計、自然平衡的音色表現』
多年前剛開始創業接案時,由於經費有限,起初便選擇以『入門級的監聽喇叭』為添購指標。當時聽了不少售價於一萬元上下的主動式喇叭。但大大小小牌子聽完一輪,結果卻讓人相當苦惱。不知是否預算實在太低
這組喇叭在工作室服役已屆滿一年,經歷了各種不同片型的聲音挑戰。就先天體質來說,我個人覺得『MR4』走的是一個紮實的路線,不譁眾取寵。以適當的木質箱體容積,搭配1寸的絲質振膜高音、4寸中低音單體,整體聲音表現相當滑順平穩,對於各頻率的解析、反應速度適中,低頻簡潔有力、卻不黏稠,即便在稍大音量的使用狀態下,也不會有像大部分入門級喇叭般:低頻糊成一團的窘境。且『MR4』採用絲質的高音單體本就有自然平滑的優勢,不擔心高頻過於冷硬或尖銳。人聲表現尤其清晰順耳。對於處理以人聲為主的剪輯工作來說,MR4確實能滿足大部分的工作需求。更細說,除了外觀可見的箱體,單體設計得宜之外,售價不到5000元的『MR4』竟還有內建DSP來控制音色的穩定輸出,這在同級產品的規格中更是及罕見的『誠意滿滿誠意,佛心十足』。所以,像是『MR4』這種在材質選用扎實,設計符合物理特性的喇叭,本著穩紮穩打、應有盡有的先天硬底子優勢,聲音表現當然也就令人感到安心可靠。

二、『齊全的擴展性&易於使用的便利性』
『MR4』雖然定位為入門級監聽的喇叭,但廠商還是將許多『專業級』的功能給整併進去了。像是喇叭背面除了+- 6db的高/低音調節選鈕與RCA(非平衡輸入)之外,更有符合廣播級常用的6.35 mm TRS 平衡輸入端口,以利於接收高等級的DAC音源或錄音IO盒。這對於初階與進階工作者來說,皆有益於未來升級器材的擴充性。
至於喇叭前方,則設有3.5 mm的AUX 輸入與耳機輸出孔,利於隨時在耳機與喇叭間切換,省去不必要插拔耳機與輸出音源的麻煩。與大多監聽喇叭不同的是,『MR4』的開關、音量控制與音場模式切換的功能『皆統合在右喇叭前方的一顆旋鈕』,讓使用者在觸手可及的位置上,即可控制大多平常會用到的喇叭功能,相當簡便輕鬆。『MR4』還很貼心的提供了雙音場模式:『監聽模式』、『音樂模式』,讓用戶可以自行選用喜歡的模式來聆聽。以使用習慣來說,我自己前仍偏愛以『監聽模式』為主要使用情境。若有喜歡不同口味音色的用戶,則可以自行選用『音樂模式』或搭配後方的高低音增益來滿足自己偏好的聽感。

當然,『MR4』也不是毫無缺點,像是原本輕巧箱體的優點在『極大音量』狀態下可能會共振失真的情形(這也是所有小型喇叭的通病),所幸極大音量也並非使用的常態(畢竟通常會先引來的是鄰居抗議= =”),所以對我來說,這並不算是什麼大問題。倘若真的偶遇此狀況時,我自己會拿幾本厚重書(差不多2~3公斤)分別來壓在兩隻喇叭上,如此也能獲得些改善

三、『超高性價比、入門監聽與自媒體工作者的首選』
相比於售價數倍、甚至數萬元等級的監聽喇叭來說,『MR4』依然是有其限制的。但若以聲論價,售價不到5000台幣的『MR4』確實有著『超越同級、越級打怪』的優秀實力。自然中性無染的音色、齊全便利的設計,與人聲清晰平順的表現亦是符合『監聽使用』的精神。對於以編輯人聲為主的剪輯工作或自媒體工作者,如Youtuber、Podcaster等創作者來說,『MR4』所提供的聲音參考性與划算的售價,確實會是個能讓你擺脫『耳機束縛』的好選擇。而對於一般小資族來說,若想便利享受音樂、不受一堆器材堆疊的苦惱;那麼,EDIFIER這款物超所值的『MR4』,也定會是可以放入你口袋名單中的超值小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