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自己房間放了三顆開孔式的低音喇叭
一直很想測試開孔+密閉是什麼聲音
感謝 唐文啟大分享他開孔+密閉的心路歷程


也感謝 漢怡國際-出借小弟一顆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來做測試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房間18坪,有床有客廳,有衣櫃,小孩玩樂區,電腦書桌空間等等,雜物很多

3顆超低音放在生活空間,擺放位置總是捉襟見肘,對岸稱我們這種客廳玩家為 「客廳黨」,意思就是空間擺位只能將就了😭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今天早上幫自己弟弟上了一堂minidsp+REW的課程,等於訓練好了人工Ai,以後調整minidsp就可以Ai自動化了🥳

客廳黨空間總是不規則,超低音塞牆角,容易某一頻率突出,造成某一頻段抵銷形成低谷

3顆低音放在空間還是無法把曲線補平,所以這次跟 Daniel 商借了KK DXD1000,來當第四顆補曲線低谷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以前目標很宏大以為超低音大顆,加上低管就可以把曲線拉平,結果並非如此…..「超低音擺放」還是占了絕對的因素,認清「客廳黨」的難處後把曲線目標放低,以圖片中人體共振頻率大約30-80HZ為拉平目標!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註:

低頻30hz以下是震空間:抖沙發,床,地板,牆,天花板等等

低頻30-80hz是推動空氣粒子衝擊人體:槌胸口、耳鳴、皮膚顫動等

這次調整目標就是增加「人體觸感」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吩咐自創的「人工Ai」,30hz以下凹谷都不管,80hz以上凹谷也無視,只專注在30-80hz拉平就好,然後智能Ai就開始自動跑minidsp了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DXD 1000有個優勢,體積是高立方體所以很好擺放,照片中有4個小滾輪跟小千斤頂,就是方便我在房間推著DXD 1000,到處找空間最好的擺位。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REW+minidsp靠人工Ai運算完成後,跑出來的曲線30-80hz果然平順許多,但是客廳黨的噪音還是被朋友們取笑了🤣🤣香腸圖長的陰毛特別多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KK DXD 1000屬於密閉式雙推挽設計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搭配原本的開孔式:JTR、雷鳴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曲線中30-70hz音壓都有達到100左右
30以下也是維持100左右
接著放了幾部測試片測聽感

很明顯聲音變乾淨了,正確的說是低頻的「質地」比較好,不像以往猛爆的一直狂轟空間,增壓空間的恐懼感,就順順的給正確的能量就好,感覺就是比較懂得「收」反而舒服好聽,觀看影片壓力沒那麼大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人體頻率共振圖真好用!專注30-80hz不要有凹谷,各種體感感受開始呈現了!!捶胸口也是快速收放自如


KK DXD1000旗艦超低音-測試開孔式+密閉式 超低音結合

以前全部開孔式超低音:震空間80%,人體體感20%

這次開孔+密閉:空間50%,人體50%

以前專注在超低音的下潛度,頻率越低波長就越長,相對空間殘響更難消散,即使加了minidsp處理還是有消散比較慢的空間殘響

這次就不去注重低頻下潛度,重點放在平順
空間殘響減少,其它頻段也有各自表現的機會,反而覺得順順的很好聽,相對「質地」也感覺更好

這次的超低音測試到這邊,感謝各位朋友的賞文
有疑問可至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
2022-12-01 1:36 發佈
tess2311 wrote:
壓空間的恐懼感,就順順的給正確的能量就好,感覺就是比較懂得「收」反而舒服好聽,觀看影片壓力沒那麼

越來越棒囉!要去朝聖!
您好,時常拜讀您的文章,獲益良多。想請教樓主一個問題,您調整完超低音後,AV環繞擴大機進行完等化(各聲道音量平衡)後,還會單獨加大超低音的音量(增加dB)嗎?如果有,是會加多少呢?謝謝
真是用心的分享,開孔式+密閉式的整合確實需費一點心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