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出以被我遺忘多年的CD片,兩個黑點有些透光,用了4種CDP都會嚴重跳針,這片是30年前在阿姆斯特丹機場USD11.9元買的,是少數買新唱片,還西德製的,其他更老的唱片也不會如此.不知還有救否?還是只能擺著當追憶?
應該是沒救了,很早就知道有這類問題。我最早發現的問題是早期的多 CD盒裡有很雞婆加放的海綿,這個海綿日久爛掉就吃了鋁鍍膜。這也是我及早檔案數位化的原因,因為這個及早,我的損失很小,只有兩張有問題,其餘全部過關。買了幾台的 NAS,用 PC/NB 做為轉盤,送給 DAC,不再為實體 CD、CDP 煩惱。資料是印壓在 PC 基底沒錯,自己燒錄的才是燒在染料層,蒸鍍上去的鋁層只是做為反射之用。
lingo1388 wrote:是沒試過,但接收到的資訊都說IO是在鋁片上,【修補反光塗層】說法正確嗎?(若然,電鍍就能解決) 剛剛估了一下,終於找到一篇30年前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雷射唱片——MIT
因為是量產型唱片……並不值得救援。若真的有需要,建議上《壓碼遜》、《握耳碼》之類的大型拍賣網站再買一張保存狀況較好的產品回來即可。……CD唱片反射層氧化確實可以救援(因為資料是在PC層並沒有受損)……但是工序及時間漫長且要價也不低,除非真的是限量唱片全世界只剩最後一張,不然都是網路上重新再買一套會比較划算。
CS_TANG wrote:有讀過MYAV有網友,提到早期的西德版常有此類問題,從邊緣鍍鋁層蝕落,西德工藝不是獨步全球?怎會如此落漆? 西德的工藝不錯, 但材質往往不耐久, 尤其是牽涉到塑膠部分的材質, 我覺得台灣的都勝過很多. 我想另一個問題是水土不服. 我有一些德國製的DG CD也不行了, 但別的國家做的反而都沒問題.德國合成材質到潮濕炎熱的台灣來通常都撐不久! 我姑丈有一台老賓士, 妥善率意外的好, 機械部分沒有什麼需要大修的, 但內裝部分零零落落, 好多飾板都掉下來, 橡膠硬化, 皮椅破裂, 天花板絨毛下垂, 大燈嚴重霧化....等等的. 我自己也有萊卡鏡片鍍膜損毀一大片的, 反而四,五十年的Nikon鏡片鍍膜都還很漂亮.至於夏伊這個版本其實沒什麼稀有的, 隨便找個串流服務像Apple Music就有了,而且是無損的, 不用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