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耳機 是用ier-z1r 跟sony的XM3
想入手一台桌上型dac接電腦主機
孔的話 3.5mm 或4.4mm,其他孔位可有可無
音樂目前是聽hi-res的動漫音樂 跟CD掃的無損
預算 希望是2萬~5萬間
----
還有 時鐘 的有無 差距會很大嗎
yuan! wrote:
目前耳機 是用ier(恕刪)
五萬元以內預算的《DAC+耳擴》還真不少,樓主可以網路搜尋相關文章,或者,逛逛幾個耳機專賣店,先做功課瞭解大概﹙譬如D/A、類比放大晶片類型…﹚並聚焦在某些範圍,如此會比較有效率,否則至少上千產品,可能會令人頭昏眼花。
﹙3.5mm 或4.4mm﹚耳機孔,或許可以做為篩選條件,但市場規格各有擁護,目前很難就此分辨優劣﹙意思也想表達「條件外」也有不錯的產品,如:雙XLR、6.35mm…﹚,且市面自﹙廠﹚製線+各種接頭的非常普遍,實在沒有必要設限制;其實此一規格隱藏背後真正的差別在「﹙非﹚平衡線路」,不知樓主所指是否為此,若然,要更注意,因為「假平衡」很多﹙尤其這個價位﹚。
yuan! wrote:
目前耳機 是用ier(恕刪)
DAC / 耳擴分開買 Stack Up 的話,選擇會更多。
只需要DAC的話, 拓品 Topping 的風評還不錯,價美物廉。
D系列中的入門機種 D10或D10S 就很夠用了。
你如果要一臺解決的話,應該是 DX3 Pro+ 比較適合;有DAC ES9038Q2M,耳機輸出還有藍牙 LDAC 對應。
TOPPING DX3 Pro+ ES9038Q2M Bluetooth 5.0 LDAC オーディオデコーダー DSD512 DAC AMP NFCA ヘッドフォンアンプ プリアンプ (ブラック)
日本Amazon 賣¥21,900 當地含運, 換算臺幣5,000多一點。
你預算的10%多一點就可以解決。
有興趣上淘寶或 shenzhenaudio 買可能比日本Amazon便宜一些。
Youtube 上有很多拓品的開箱與評論。
想看測試可以搜尋 L7Audiolab 還有 Audio Science Review
yuan! wrote:
目前耳機 是用ier-z1r 跟sony的XM3(恕刪)
補充一下,你目前持有的耳機規格都是高感度的 > 100dB/mW。
還有時鐘是類別電子時代轉數位才需要外加。
現在晶片内都有clocking了。
外加clocking。。。 對經濟有貢獻。 回正題!
高感度的耳機很容易聽到背景雜音。
最好是能實測試用之後再購買。
我爲了 SONY XM4 (目前用藍牙)還有 MDR 7506, 也換過幾臺耳擴。
Sony ier-z1r, 非常高級的 IEMs,真心不是一般的Earbuds。
那個高音的 Balanced Armature 極端的敏感。
基本上 IEMs 的設計基本上就是不需要耳擴去推動的。
Sony 真心想賣的是MP3 / Walkman。
感度 103dB/mW
再生周波数帯域 3 Hz - 100,000 Hz (JEITA)
インピーダンス 40Ω (1kHz)
Sony XM3, Headphone 高感度,低阻抗。。。
Sensitivities (dB/mW). 104.5 dB / mW (1 kHz) (when connecting via the headphone cable with the unit turned on), 101 dB / mW (1 kHz) (when connecting via the ...
Impedance 16 Ohms (Passive) 47 Ohms (Active)
英國官方網站, 你要的規格支援全部都有
https://ifi-audio.com/products/neo-idsd/
台灣代理商, iFi Taiwan, (在淡水坪頂路上) 可借回家試聽
https://www.ifi-audio.tw/
PCHOME商店街有擺攤, 價格透明
https://www.pcstore.com.tw/ifitw/
你在台北市區的話(在重慶南路二段), 也可以到授權經銷商 "音悅音響" 試聽
http://www.hifi.com.tw/
yuan! wrote:
目前耳機 是用ier-z1r 跟sony的XM3
想入手一台桌上型dac接電腦主機
孔的話 3.5mm 或4.4mm,其他孔位可有可無
音樂目前是聽hi-res的動漫音樂 跟CD掃的無損
預算 希望是2萬~5萬間
----
還有 時鐘 的有無 差距會很大嗎
1.DDC很重要,躁感降很多,最好再上線電,如果5萬預算我會一半放在DDC和線電上面。
2.電腦POWER、主機板換好一點的。
3.如果用廉價主板,USB最好用PCIE外接卡出,不要用主機板上的洞。
我沒聽過Z1R,不知道走向怎樣,身為拓品D90前用戶,解析好是好,但這牌調音真的不行,尤其不適合你的用途:聽動漫為主,你會感受到滿滿的響度戰爭的惡意。
教你一招簡單測法,耳機帶去音響店裡試DAC,聽「それは小さな光のような」
如果能舒服聽完大概大部分的動漫歌都能合格(如果你聽東京事変那就不好說了),覺得刺耳就不建議你買,就算當下覺得好聽,不耐聽也沒有用。
其他我調整過的部分還有以下:
4.Switch
5.USB線
6.濾波USB Hub
7.保險絲
8.電源線
9.PCIE濾波卡
其中有一部分確實很有感,也有些我沒感覺出差異,礙於這個「發燒音響」版的風氣,這部分我不是很有公開分享的慾望,樓主如有興趣可私訊問。
真心不騙, 既然要4.4平衡, 那日本SONY是始作蛹者( 不是啦, 是研創者啦 )耳擴就給他SONY敗下去, 直接就TA-ZH1ES ( 或同等級 )耳擴一體機吧 ( 算中高階機種, 有聽過, 但沒買, 因為我.有較舊型的TEAC一體機, 服役中 )
他這台有自家晶片支援PCM 32 位元/768 kHz 與 DSD 22.4 MHz , 音效格式至少3年不會落伍
有人批判說 32/768 目前用不到, 但使用電腦作業系統W10的, 會發現微軟在2018更新時, 就已把內附的WINDOW MEDIA原來灰屏遮蔽的64/768 開放給家用版電腦玩家使用了
3C產品用新不用舊, 十年前中華電信廣告吹噓 '' 我手機提供20個妹 '' 現在看來呢...超可笑
網路擴大機有DSD解碼, 也至少花錢聽KK等幾家網路音樂時, 聽的是正確DSD格式 ...
你會說超過一點預算, 秋葉原/ 亞馬遜的參考價格在那, 跟店家談談嘛...但最後真心話, 一定要試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