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中意Mbl的,但在店家聽到意外驚艷於這個稍嫌低調的品牌(dma 150搭Wilson audio喇叭跟mark levinson前級,勝過Mbl 8011s不少)。
查了資料發現這家的雙聲道後級,不同等級好像規格都差不太多,想請問有用過的前輩不同等級的後級聽感差異大嗎?(有網站建議買入門cp值最高)
另外店家有提到這家後級的平衡腳位是反相的,但具體腳位在網絡上查不到資料,也想請問有使用的前輩他的平衡腳位設定是什麼呢?謝謝
modoc wrote:
dma 150搭Wilson audio喇叭跟mark levinson前級,勝過Mbl 8011s不少
算是意料中的狀況, mbl 後級聲底屬較豐厚, 音樂中的中高頻細節中規矩,Wilson audio喇叭速度快,落地喇叭在縱深不足地方容易中低頻過多,甚至感覺像拖拍子.spectral 前後級表現音樂密度甚佳,控制力度好,速度也快不是豐厚軟慢型的機器,處理音樂末尾明確而直接,細節好而清楚,某種程度和德國burmester 很像(音質也類似但沒有那麼"華麗"), 和Wilson audio喇叭是很不錯搭配.
spectral 很早就引進台灣,但是賣的不很多,蠻可惜的.
modoc wrote:
Mbl 搭wilson
sonus Faber cremona 一般來說屬於"瘦"聲的喇叭,就連中音範圍也是稍有這樣傾向,低音量感少些,整體而言質感很好,所幸前級是arc R2 mk2,補掉了這個問題. Audia Flight 50就是50瓦的傢伙,A類後級並非猛力士型的,尤其連續連續強奏複雜樂段時,小功率A類後級會有力有未逮的情況,原因這裡不贅述.
可能你的空間稍大?讓這套系統是放得音樂能量無法輕鬆充滿空間, 那麼後級的確可以考慮更換功率更大的傢伙伺候. 我想 換上spectral會有驅動能量,細節上的助力,但是會不會低音部分仍然是一樣的沒那麼豐潤,但是至少速度感會差異不少.細膩度可能會遜於Audia Flight.
如果換上MBL 剛好與上述翻轉,從中音到低音會長大一截,場面也豐富厚實些,但是細節會覺得減損,主要是MBL後級音樂紋理線條較粗(不是粗糙,可以看做是較大條的絃). 以上是我的經驗和看法.
另外如果訊源輸出大小可以調整, 像是CD(DAC)輸出電壓可調至最大試試,簡單說,通常這樣聽感上動態會增大,驅動力增大,聽感上更飽滿有力.
或者找看看同好誰有 美國 MIT 的電源線 Z-CORD AC1或AC2試試,會像卜派吃波菜一樣.
BURMESTER 線材方面須注意搭,可免掉高音太沖的問題,但要顧及不要暗殺這顆了不起的JET高音(同樣用JET, ELAC不及BURMESTER) ,BURMESTER 唱那些女高音,高亢時可以連你的鼻腔都有感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