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提升家裡的音響系統而買了顆地盒,附的地線卻又長且品質普通,想用萬隆切售的純銀機內配線來做做看地線
但線粗有12~24AWG,有單芯和多芯,買一股或兩股以上纏繞,想請問改怎麼選才好呢?
emptystring wrote:
對地盒沒有研究,純粹...(恕刪)
哈哈好專輯,每首都好聽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建議先徵一條農夫銀地...(恕刪)
農夫銀線大概二手價是在6k左右嗎?我剛看了一下現有的二手線在這個價位,但是有估了一下做一條只要3000多就可以了。
預算真的沒有想拉高那麼多,因為現在用地盒附的線已經讓音響聲音很好了,只想盡量便宜把銅換成個銀。
地盒價貴森森, 就是給高樓音響族沒法直接接地的一個方便, 商家給的線總是算過' 研究過的, 再給他換線? 還真是折騰...
想當年在新竹過溝做交流道拓寬, 挖土機施工要移一根電杆, 被屋主擋路, 他說錶前電杆和變壓器是他私人花錢跟台電申請給音響專用的, 院子裡還有地網, 三根接地棒, 別動...總算開了眼界, 甚麼才是正港狂人, 玩音響就是玩電 ...
2016看了mobile 01的一篇接地類似問題討論( 內容非常詳盡, 各位可自行考古一下 ), 本動心要為自己數位' 類比的音響設備各配一組地盒, 可惜店家姿態很高, 一組地盒比我一台前級還貴, 價談不攏, 終究還是放棄, 只自己DIY做了排插接地, 拉了根3.5銅線到屋外陽台邊角一支外露鋼筋上, 不要小看這簡單接地喔, 真的, 打開音響, 立馬感覺噪訊消失,背景乾淨許多' 許多....
不過當年的討論有幾個重點, 各派理論或經驗併未趨一致, 至今仍值得音響玩家探討...
1. 接地盒只是吸收 音響設備的電源雜波,降低雜訊, 不能取代真正地線。幸好台電在送電進入用戶電表箱前已做接地, 那才是防止設備漏電, 將他引入大地之用
2. 接地用銅線或銀線? 二者導電性' 電阻皆不同, 行家有用斷面計算' 有用質量計算, 但一般成品銀線都比較細, 所以許多玩家 建議接地用銀線時還是要用粗一點, 粗多少? 沒見再進一步計算出號數
3. 所謂純銀線? 一般是指最大最純到925 吧, 若不加銅' 鋅或鋁合金, 是拉不出線型的
4. 純銀' 鍍銀' 銅銀混絞...規格型號很多, 跑一趟新生南路十全, 摸一下實體也是受益良多, 同好說, 他國有廠牌用鋁粉浸鍍表面騙當銀, ( 很慘喔, 因為電流是跑線材表層的 ), 所以DIY時, 要去工科學校旁有信用的材料行買, 有廠牌的是很重要的, 再有, 用了純銀線, 那端子插銷呢?
5. 接地盒與系統接地要接在音響設備背後GND上, 不要接機殼, 功效不同, 喇叭(有些喇叭背後有綠色端子)和後級接一組, DAC和CD接一組, 也就是數位' 類比用電分開的意思, 也有把設備的GND串接再通過排插接地, 也有HI END玩家, 只接轉盤和擴大機...有用銅線' 銀線' 廢棄線接...五花八門, 以上皆對, 可惜也皆不對, 因為不完整...
接地乃是控制雜訊干擾(EMI)的最基本最有效最簡單方法,可惜人云己云, 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 長假窩在家, 有興趣DIY玩音響接地的, 可先考古一下2016那時段m 01上的接地討論篇喔...最後, 祝各位新年快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