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喜歡精簡劇院設備的朋友來說,兼具美感與劇院用途的聲霸的確值得投資啊!
今天翻出來的是2017年Chris Hall對SONY HT-ST5000這台旗艦7.1.2聲霸的評論。會選這一篇純粹是因為Chris Hall對聲霸獨到的洞悉力,當年為ST5000列出的優缺點,到現今仍能成為挑選聲霸的準則:

For
Atmos and DTS:X support
Spotify and Chomecast
3x HDMI inputs
Sound quality
4K HDR and Dolby Vision pass-through
Flexibility in setup
Against
It's expensive
There are no rear speakers separates
Display doesn't confirm the playback format
尤其是缺點的部份,誰家的產品能提供更好的價格,又能具備後環繞擴充性,顯示音訊規格簡單易懂,那麼新產品至少克服掉不少用戶的困擾(或者說更增滿意度吧?)
而優點部份,拿到現今來篩選也是非常適用,誰家的聲霸愈逼近這些好處,用戶玩起來就愈開心。
目前在聲霸中可以完整顯示音訊格式,而且使用OSD技術的,大概也就SONY高階系列的聲霸了,透過這個功能,可以完整掌握訊源的處理輸出方式,對於我這種「換換病」患者,真的非常有用。

比如說GOOGLETV連到電視,走ARC為何無法點燈(5.1/全景聲),這個按一下DISPLAY就可以在電視看到聲霸收到的是PCM2.0,我就可以知道電視的ARC應該不支援GOOGLETV輸出的DD+5.1造成。
下圖截自spare change(SC)頻道的HT-Z9F評測,SC的影片向來詳實專業,有興趣一窺OSD技術表現的朋友也可以直接點圖進YT收看。

另外就是有些電視只支援到DD5.1傳輸,那麼透過OSD也可以得知GOOGLETV的輸出被降級了。如果只是面板簡單的顯示DOLBY SURROUND,我們猜也猜不出來啊。
各位應該可以發現,當年的評析沒有將eARC/ARC納入優缺點的HIGH LIGHT之中,原因之一是當年電視的聲音回傳技術也才剛起步,2016年以前的電視能支援到DD5.1輸出就很了不起了,更遑論當時平價電視用的音效晶片超陽春,很多都是ARC支援到PCM2.0就草草了事。另外第二個原因,則是到現在各家電視大廠都難以面對的困境:HDMI CEC/ARC/ARC的相容度真的不太優啊!!就算買了同一品牌的電視與聲霸,ARC對接後連簡單的開關機連動都有問題,更不用說有些電視內建APP輸出的DD+訊號時有時無的問題了。

所以,最近有心想入手聲霸的朋友們,最好是多注意聲霸的HDMI輸入接口,透過串流盒子直接聲霸後,再將畫面傳給電視達成IMAX 4K HDR或者雙D點燈的野望,不必再受CEC/ARC相容問題之苦,也是不錯的做法喔。
另一個話題,就是dts:X這個規格感覺在串流普及之後反而式微了。雖然disney+(d+)是有支援imaxEnhanced(IMAXE),但目前僅限於畫質與解析度上的改進,dtsX的音訊還沒納入支援之列。

個人覺得d+是否提供完整的IMAXE支援,是DTS是否在串流戰場取得初步成就的里程碑。
(IMAXE的完整規範是包括DTSX優化的)目前聲霸在完整支援IMAXE上沒有幾家啊。另外就是片源也不多,價格也是偏高,就個人所知,也只有Philips FIDELIO新系列(B95/97以上)支援,當然飛利浦在歐洲跟DTS合作很緊密,所以這類產品推得比其他家快。

SONY則是先從電視方面著手支援IMAXE,目前HT-A9/A7000還不能明確知道是否完整支援IMAXE在DTSX上的規範,或許未來透過韌體更新,用戶也能享受到了?
市場是現實的,IMAXE的內容如果不夠普及,那麼聲霸要支援這完整規範也就成為不可能的期望。然而DISNEY+這次上線,並且初期戰績亮眼,對於IMAX市場而言,不啻是一劑強心針啊。

展望2022的聲霸發展,個人仍覺得非常樂觀,還有許多新的技術等待我們去體驗。Chris Hall這篇評論值得一看,因為他揭示了現今聲霸技術仍有待突破之處。
以下列出Chris Hall的相關文章超連結,供大家參考。
Chris Hall | Search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