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圓山大飯店
有聽到看到一對喇叭
很喜歡他的聲音
可是後來終於得到家人認可想下手的時候
想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當初太專心看那對喇叭
忘記注意一下訊緣來源綜擴等等
如果我真的找到這對喇叭
買回家了
我就能夠接近百分百[重建]當初我聽到的那份感動
那時候某董事長跟我們聊了好一陣子
一直很自信的說我這對喇叭比的上超過十萬以上的很多喇叭
不管任何訊源綜擴都可以??
反正我本來也是要重買一套二聲道??
願聞諸位高見??
本來就對音響這一領域不熟悉
以往的消費習慣都是多少預算開出來
直接請店家[推薦]
現在若我心有所屬
指定想找這對喇叭
那我要怎麼把這喇叭的效能[推到最好]??
這對喇叭好像不是音響店家推賣的
而是一家MIT專做電子零件似乎也有兼作音響組件成品的公司??
blueth wrote:
而是一家MIT專做電子零件似乎也有兼作音響組件成品的公司??
是圓山音響展3樓 332房 佑昇?? 佑昇我沒進去看,用什麼就沒法知道.
佑昇是專門進補品級音響用電子零件的商家,早年流行diy及改機愛好者必去地方,也有自行出套件,機殼等等.某某網紅出於此處.
除了祐昇(比較少看過自產喇叭),還有一家Hiton有自產套件及喇叭
hiton連結
blueth wrote:
一直很自信的說我這對喇叭比的上超過十萬以上的很多喇叭
不管任何訊源綜擴都可以
這種論述幾乎是可以忽略的,雖然歪打正著有時亂配也不一定不好聽。
是非常主觀的東西
當天一進房間聽到的音樂
應該就是 EAGLE 的 HOTEL CALIFORNIA
剛好從器樂到人聲都有聽到
只感覺 清揚 沉穩 飽滿 清亮
似乎連鼓掌聲的[臨場感]都有表現出來
小跟那個老先生聊天了一下
似乎是一個公司的主持人
那對書架型喇叭是他們今年都做出來的新品
應該是一間MIT的公司
因為忙著聊天
反而忘記要去仔細辨別[喇叭的諸元]
連喇叭的型號都忘記問了
是圓山大飯店的音響暨藝術展沒錯
以上會那樣形容我聽到的那套應該是中小型的書架喇叭
除了工作人員的自介以外
是當天逛展的時候
有無數房間都播放過HOTEL CALIFORNIA來展示過自己器材的[高性能]
但縱使人多吵雜聆聽環境不是很清淨
但聽過太多同一首歌曲的表現
其他隨便高達數十萬以上的喇叭播放出來的聲音
也未必[層次豐富/飽滿多樣]到哪裡去
同樣是一首歌曲
一對九萬的喇叭聽起來
似乎不會比隨便數十萬以上的喇叭
遜色到哪裡去
如果是不同歌曲就算了
相同一首歌曲
就相對能比較的出來了
從當初多次玩省賽玩過太多現場演奏到今天
音響聽過的不多因為很久才買一次新品
但音樂的表達的多樣性
還算稍有涉獵吧
不同地形地貌環境
不同器材間的搭配
都對於最後音效的表現
有著不同或大或小的差異影響
一直就是不熟悉音響
也不是個很勤勞會到處去比較試聽所有音響器材
更別提單一更動訊源/擴大機/喇叭單件
去試驗最後音色的變化與差異何在
A+甲+子組合成二聲道音響
但任一單件就有無數品牌型號等等
若對那些單純最簡單只掌握消費預算與聆聽空間尺寸大小的消費者
難道不是直接被問到的就是
這些[消費細節]嗎??
還是對那些不熟悉器材[規格差異]的人
對於音響要怎麼下手??
很久以前還有那種聽人聲就要聽哪些品牌
聽器樂就要聽哪些喇叭的最簡單的說法
WHY??
還不就是因為器材種類太多了
任意搭配組合起來的最多音色表現
有無數變化與呈現
如非是狂熱發燒器材玩家
恐怕不多人會對器材有多少認識??
卅年前要買音響
管弦樂社的學弟也只會問
你都聽哪種音樂??
你最在乎音色的哪種表現??
你環境空間大小??
你會放多大音量來聽??
會吵到鄰居嗎??
只記得學弟後來就直接說
若中低價位的擴大機就拿DENON/YAMAHA就算了
夠聽[鱒魚五重奏]綽綽有餘了
雖然後來我不是買這兩個品牌的擴大機
難道現在買音響有其他更多完全不一樣的[審視標準]??
那我倒是好奇想聽聽現在的思考點會變成怎樣了??
也許器材更進步了
音色更細膩了
會使用更多[新科技/新技術]去把音色的層次細膩度做得更好
或許能把[原音/原色呈現]做得更加完美吧??
NO PAIN , NO GAIN.
內文搜尋

X